文 / 子玉 储位之争是历史上的一个顽疾,多少帝王在这个问题上面剪不断理还乱。 愁。 李渊入主长安建立大唐绝对是事业上的大成功,但同时他也失去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家庭。 曾经何时,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兄友弟恭一团和气,可当他们老爸由地方官变为大唐皇帝之后一切都变了。 对,作为李渊的儿子他们都想成为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 李建成和李世民是两个阵营的代表。 李建成以嫡长子的身份顺利被立为了太子,他的身后是弟弟李元吉和广大的朝中大臣。如果再加上一个人那就是唐高祖李渊,说李建成是李渊的附庸其实更为准确。 李世民在多年的戎马倥偬中积累了巨大的军功,他的身后是浴血奋战战功累累的将军、关东的官员、诸侯的降臣。 两人都代表着一大群人的利益。 而现实是,坐在长安城里的李建成一系明显处于优势,李世民一系除了他自己其他人都没有在朝廷担任要职。 李世民个人有问鼎的野心,他手下的那帮人更有出人头地的想法,种种条件都促使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迟早得有一战。 ▲李建成 图源/剧照 侵删 而且,李世民绝对有这个实力。 首先,他有巨大的军功加持。其次,他有天策上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的身份。利用这些身份,李世民组建了一个文武兼备的强大班底。房玄龄、杜如晦就是“秦府十八学士”中的佼佼者。 这个时候李渊的态度就最重要了。 打天下时,李渊鼓励李世民:“老二,好好干,将来我立你为太子。” 李渊是为了鼓励李世民能够为了大唐的江山浴血奋战攻城略地,而李世民听了那感觉自然就不一样了。 那是一粒种子,这粒种子后来慢慢在他内心里生根,就差破土而出了。 天下平定之后,李建成感觉呼吸越来越困难,那压迫感都是来自于弟弟李世民。 李世民有巨大的军功而他没有,李世民经过多年的锻造个人能力已经无人匹敌这让他害怕,李世民手底下那帮人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斗力惊人这让他感到威胁。 而且,李世民的各种举动都表现出了对太子之位的强烈兴趣。他派专人以洛阳为辐射点大肆收买关东的人心,他在建立以洛阳为根据地的个人势力,他秘密培养了800名死士。 李元吉也给大哥加了把柴火:“当年二哥打进洛阳城的时候见人就发钱,明显是为了给今天做准备嘛。” 李建成明白李世民要干什么,李渊更明白他这个二儿子内心在想什么。 ▲李元吉(左) 图源/剧照 侵删 心烦的时候,李渊向宰相裴寂吐槽:“我这个老二呀,他已经不是我的儿子了。” 实在喘不过气了,他甚至对李世民说:“要不你去洛阳做个二皇帝吧。” 他比谁心里都清楚,洛阳事实上已经是李世民的地盘了,进可攻退可守。 李渊没有想到隋朝储位之争的糟心事会在他的儿子们中间上演。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都是他和正妻窦氏所生的呀,他们又都这么优秀,他真不想伤害其中的任何一方。 是,遇到问题他都是先以父亲的角度考虑分析问题。他使尽浑身解数在几个儿子们中间搞平衡。 可矛盾还是在玄武门爆发了。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玄武门以迅雷之势诛杀了他的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 同天,李建成的五个儿子还有李元吉的五个儿子也被斩草。 李渊自己呢? 李世民派属下尉迟敬德去护驾。李渊内心清楚,这是来逼宫了。 局面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了,李渊也只好认了,索性把军政大权都交给了李世民。三天后,他立了李世民为皇太子,两个多月后又将皇位禅让给了儿子。 一点也不体面。 早知如今的局面,相信李渊当时会果断采取措施牺牲掉李世民。因为种种史料表明,李建成的个人素质也是相当高。只是,李世民比他更狠。 李渊为什么不挣扎一下,因为他还是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他不想再失去一个儿子了。 所幸,李世民登基后勤政爱民将大唐帝国带入了一个让众人仰望的新高度,史称“贞观之治”。 但从理性的角度来分析,玄武门之变是李渊犹犹豫豫左右徘徊的态度所导致的。与其说是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斗争倒不如说是李世民和父亲之间的决战。 ▲李世民 图源/剧照 侵删 再来看另一位君王处理问题的态度。 汉景帝刘启的第一任太子是长子刘荣。 长公主刘嫖想让自家的富贵荣华在下一代能够继续,于是就想将女儿阿娇许配给刘荣。 可刘荣的母亲栗姬果断拒绝了刘嫖。原因是刘嫖总是给皇帝找各种漂亮女人,害得她经常独守空房。 刘嫖是窦太后的宝贝女儿,当今皇帝的姐姐,这面子被摔在了地上当然得想办法捡起来。 于是,刘嫖和极其识时务的王美人结成了同盟。 经过各种角逐,栗姬在汉景帝心目中的形象彻底毁了,儿子刘荣也不受皇帝的重视了。只剩被后边那个以刘嫖为代表的强势集团推倒。 其实栗姬和儿子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毁俱毁。栗姬困在单纯的儿女情长的围城里白白毁了儿子的前程。 太子刘荣被废,贬为临江王。 王美人和儿子成功上位,她自己被立为了皇后,儿子胶东王刘彻成了太子。 事情到这一步并没有结束。 汉景帝趁自己活着的时候给未来的皇帝刘彻清除了一切障碍。 栗姬家族的势力被清洗,太子刘荣曾经的老师周亚夫被杀,就连刘荣也被汉景帝召到京城最后落了个自杀的结局。 难道汉景帝不心疼自己的儿子吗? 怎么可能,刘彻是他的儿子刘荣也是呀。况且他老妈窦太后还在世呢,杀了她孙子怎么给老人家交代。 但汉景帝首先是一个皇帝。他明白,自己百年之后前太子刘荣就是一颗雷,说不定哪天就爆了。 为了避免帝国可能出现的动荡,他狠心将刘荣以及刘荣所关联的一切势力统统绞杀。 同时,汉景帝还通过种种改革措施限制了其他那些已经被封了王的儿子们的权利。 所以,你看,刘彻有好些兄弟,但从来没有出现过家族内部因为权力问题而导致的各种明争暗斗。 都是汉景帝的狠心所换来的局面呀。 如果唐高祖李渊能学习一下汉景帝的处理方式可能就会避免玄武门的那场惨剧。 ▲汉景帝 图源/剧照 侵删 作为那场政变的总导演,李世民比谁都更明白储位之争的血腥。为了让儿子李治将来的江山能够坐稳他可是把那位野心勃勃的魏王李泰(李世民第四子)一杆子打压到底,不给他任何翻盘的可能。 对,历史的惨剧不能在下一代身上重演。 同时,李世民还给大臣徐茂公出了一道难题,将他贬官外放。他的用心是,如果徐茂公乖乖去上任,说明他听话,将来李治再将他召回来予以重任。如果徐茂公有一丝的迟疑,那就给儿子果断解决掉将来可能出现的麻烦。 徐茂公当然知道皇帝的用意,家都没回直接就去地方上任。在李治的时代,他给大唐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后,储位之争的戏份还将在历史上断断续续上演,直到雍正经历了“九子夺嫡”的纷扰后发明了秘密立储制度。 大家终于不再那么争了。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和“在看”。谢谢! / 推荐阅读: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