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作家‖【邂逅桑树林】◆魏俊

 齐鲁文学 2021-11-20

作者简介

魏俊,笔名三月,1993年,女,山东济南人。其作品见于各网络平台及《金陵晚报》《中国乡村》等各类纸质刊物。

  

邂逅桑树林


二十多年前,我还在穿开裆裤,为了生计,母亲养了几十页蚕,种了几亩桑树,每天穿梭在桑树地,采桑喂蚕成为了头等大事,我也被母亲背着来回奔波在桑树地。

母亲会把我放在竹篓里,这种竹篓类似于南方阿婆背着上街的菜篓,这在北方几乎见不到,母亲是跟着贵州来的新娘学习编织的,经过改良,我能安安稳稳的坐着里面,虽然那时我已经蹒跚学步了。每到桑树地,母亲会把我轻轻的放在地头,自己拿着尼龙袋子到一侧摘桑叶,摘一会便会喊我一声,我若没有回应,母亲则会慌慌张张的跑来,看到我后才松一口气。

桑树上会有很多不知名的小虫子,蚂蚁居多,大蚂蚁会携带一群蚂蚁搬走我吃饼干掉落的碎屑,我会用我胖乎乎的小手把它们分成两派,也会把饼干碎屑放在它们的洞口,想让它们饱餐一顿,不用来回奔波。蜜蜂和飞蚁谁的“剑”更具杀伤力,毫无疑问,答案肯定是飞蚁。我自以为和蚂蚁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却还是被它们的同门师兄所误伤,飞蚁曾悄悄爬到我的脖颈里,肆意妄为的咬上一口,而我却只能手足无措,嚎啕大哭,惹得母亲飞奔而来,将飞蚁狠狠的踩在脚下,并大声恐吓着,直到我发出咯咯的笑声。

别人都说,小孩子只知道和尿玩,果不其然,桑树地里的泥巴成为了最为珍贵的玩具。赶上桑树浇水后,地里的泥巴可以轻松的捏成小狗、小兔,母亲会教我“先团个圆,像西瓜,再擀个面条是尾巴,还有两只小耳朵,画上眼睛和嘴巴,小狗就会旺旺旺”,母亲像变魔术一般将泥巴小狗放在我的手心,我会摘下一片桑树叶,将小狗放在上面,等着太阳晒干。

当桑树长出桑葚时,那将是我最为欢喜的时候,我会兴致冲冲的拿着塑料袋,一棵树一棵树的寻找美味。青色的,暗红色的,紫色的,一棵树瞬间变得姹紫嫣红,青色的最酸,紫色的最甜,有时来不及摘,果实落了一地,为土地泼墨作画。桑树一颗颗整齐的排列着,沿着每一道垅,从南边摘到北边,再从北边摘到南边,桑树不高,像士兵一样排列,我站在里面像是迷宫,只能跳着看看母亲,跳着看看走到了哪里,一旦走远,我会小跑回来,顾不得前面桑树上悬挂的桑葚,即便都是紫色的果实,也不敌大灰狼在我心中的恐怖地位。桑葚吃多了,俨然会成为一个“小鬼”,手上、嘴上满是紫药水的颜色,如同当代少男少女在欲望面前互亲后的场面,不同是一个像是偷偷喝掉了半瓶紫药水,一个像是偷偷吃掉了死兔子。桑葚染色的手和嘴,会在持续一周后消失,但吃桑葚过多而导致的胃痛却伴随着我到了中年,以致于现在每当胃痛,母亲总会数落几句。

桑树地里睡觉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光影打在脸上,像是桑叶在抚摸,母亲采摘桑叶时,玩累的我会随着喜鹊的喳喳声进入梦乡,在梦里,我看到长大后的自己奔跑在桑树林里,追着蝴蝶,我梦到母亲摘着桑叶哈哈大笑,笑我摔倒,笑我满脸的桑葚汁,但每次都会从颠簸中醒来,醒来发现自己在背篓里,贴着母亲的后背,温暖有力。母亲载着采摘的桑叶与我,回家喂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