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扎心的事,一年已接近尾声,你今年的目标完成得怎么样了? 有研究发现,在那些做出新年目标的人中,88% 的人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尽管其中一半的人,在刚开始曾信誓旦旦觉得示自己一定能实现。 每次进入新的一年,我们总会给自己一个全新的开始,我今年要读书、学习、健身、写作……可是,最后往往是要学习的课程一拖再拖,要用的健身卡没去过几次,要读的书落了一层灰。 为什么你的新年计划总是落空?有没有办法让计划更容易落实? 聚焦“一个原则,两种方法,三件事”。 一个原则,两种方法,三件事 > > > > 一个原则 想想看, 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CEO,你会怎么做公司的年度计划呢? 你不会上来就列一个清单,写上一大堆事务,干这干那的吧?你的 第一步一定是“ 制定公司整 体 战略”。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这家公司的小小CEO, 个人制定年度计划的原则也是一样:先定战略,把一整年的核心目标和大方向定下来。 我们很多人写年度计划喜欢怎么样,事无巨细,比如我要一年要读50本书,一周读一本,每天下班后8点准时读1小时,我又要每天学习课程提升自己,一天看一节管理课程,我又要坚持健身减肥多少斤…… 2021年的年度计划,你要是这么列,到时候就会发现,根本执行不下去。 因为你没搞清楚2021年,你的一个核心目标是什么? 举个例子,你的核心目标可以是这样: 2021年,我决定持续学习管理知识并实践,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从而取得加薪或升职。 > > > > 两种方法 方法一:从结果导向到过程导向 你之前定的计划,是不是这样的:
…… 很多人说目标要可量化具体,但过于聚焦结果,往往会让你无法坚持,因为你每天都会想着我这周的书还没读完、我还差8斤肉没减掉……再去做这些事,对你来说是被迫的,很痛苦。 更好的方式,是从结果导向到过程导向,把行为培养成习惯,享受行为本身,而非制造一个巨石般的目标压在自己头顶上。 方法二:减少行动的阻力 很多人说,我的计划执行不下去,是因为执行力不够,一回到家就想躺床上刷刷手机,一晃时间就过去了。 教你一个小技巧:制造最小阻力的环境。 先说一个例子,心理学家大卫·哈尔彭(David Halpern)发现:当人们拿到广告传单时,如果地上到处都是散落传单,人们把它扔到地上的几率,是干净地面条件下的 8 倍。 所以说,永远不要忽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我们可以如何实践这个方法呢? 比如,如果你想多学习一会课程,给自己充电,那么就写在便条上提醒自己今天几点要学哪个课,也可加入线上学习社群,参与讨论并学习,在群体环境的氛围下,你会更有动力。 > > > > 三件事 当你通过前面两步,明白了大方向,也知道怎么去做,接下来就是"做什么"的问题,对我们职场人来说,做哪些事情,长期来看最有价值? 我们就以上面的战略目标为例:“ 2021年,我决定持续学习管理知识并实践,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从而取得加薪或升职。” 首先,学习管理课程并实践。 知识拓宽眼界,眼界决定格局。 想要获得职场晋升,你必须把自己变成一块海绵,不断吸收行业内的知识,打开自己的格局。 比如在MBA智库的平台上,就有非常多管理领域的体系课程:领导力、目标管理、时间管理、授权激励…… 学习课程的同时,用学习手册做好笔记,并在工作中实践,5年内,这将快速提高你的职场核心竞争力,让你变成一个无法轻易被替代之人。 其实,有目标地阅读书籍 你是否曾买过很多书,兴致冲冲翻了几页,从此就在书架上吃灰? 很多时候,读不下去,不是因为我们意志力不够,而是因为方法不对。 有两点建议: ——先有目标再读书。 有多少人是"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觉得不错就买买买,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读? 首先要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如果你的目标是解决某个工作、生活上的问题,那么就找对应的方法论类书籍来读,并付诸实践。 ——追求读书质量而不是数量。 一年读100本书好,还是一年读10本书好?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阅读不应该追求数量,而是该多问问自己看懂了多少、理解了多少、应用了多少? 读书再多,没有理解也只是蜻蜓点水,没有思考应用更是枉然。 在8小时的空余时间,少刷点朋友圈、微博、抖音,把这几十分钟,用来读一读好书,日积月累,你一定也会完成素质和学识的蜕变。 最后,别忘了放松自己。 · 下班回家,身心俱疲,就想躺着什么也不做 · 有时感觉脑子 像生了锈,转不动,碰到棘手的问题也懒得去想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善这种情况? 首先是心理上,累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5分钟,放空大脑,什么也不要想,喝口茶,甚至把弄一下减压玩具,都可以缓解疲惫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