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动神经元你了解多少?

 360小科普 2021-11-20
图片

运动神经元小科普

                                每天一个科普小知识


运动神经元病 (motor neuron diseases),是人体运动神经元被破坏的一种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免疫、遗传、营养障碍等有关,这些因素导致神经系统中有毒物质堆积,从而损伤运动神经元,引发疾病[

图片



图片

图片

那么常见症状有什么呢

运动神经元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很多人没有察觉到患病。症状通常缓慢加重,有些患者的症状进展稍快。根据损害部位的不同,患者可以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吞咽困难等症状。

运动神经元病有哪些症状?
运动神经元病分为四种类型: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性肌萎缩、进行性延髓麻痹和原发性侧索硬化。不同类型患者的症状和疾病发展不同[2][4]:

肌萎缩侧索硬化[2]:
运动神经元病变中最常见的类型。患者发病年龄一般在 30 ~ 60 岁,多数在 45 岁以上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上运动神经元(大脑、脑干、脊髓)、下运动神经元(颅神经核、脊髓前角细胞)同时受损。
发病时最常见的表现是,一侧或两侧手指活动笨拙、无力;之后出现手部肌肉萎缩,逐渐发展到双臂和肩胛部的肌肉。随着患病时间延长,肌无力和肌肉萎缩扩展到躯干和颈部,最后影响到面部和咽喉部肌肉。
少数患者首先出现下肢或躯干肌肉的萎缩和无力,之后再影响其他部位的肌肉。受影响的肌肉常常出现明显的肌束颤动(肉眼可见的肌肉跳动)。
患者的意识状态始终保持清醒。
在疾病晚期,患者出现伸舌无力、舌肌萎缩、吞咽困难、咀嚼无力、发音不清。患者多在 3~5 年内死于呼吸肌麻痹或肺部感染。
进行性肌萎缩[2]:
患者发病年龄在 20 ~50 岁,大多数在 30 岁左右,男性较多。
疾病损害了下运动神经元。
首先出现的症状为单手或双手的小肌肉萎缩、无力,逐渐向双臂和肩胛部肌肉发展。
少数病人肌萎缩从下肢开始,逐渐向其他部位肌肉发展。
病情进展较慢,患者存活可以达到 10 年或以上。
晚期表现为全身肌肉萎缩、无力,生活不能自理,最后常因肺部感染而死亡。
进行性延髓麻痹
较为少见,多在 40~50 岁以后发病。
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发音不清、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咀嚼无力。
舌肌明显萎缩,并有颤动。
有时患者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哭笑(强哭强笑)。
本型进展较快,大多数患者在 1~2 年内,因为呼吸肌麻痹或肺部感染而死亡。
原发性侧索硬化[2]:
此型罕见,多在中年以后发病。
首先出现双下肢僵硬、无力,行走时出现剪刀步(两腿的步伐像剪刀一样)。
缓慢进展,逐渐影响到双侧上肢。
一般没有肌萎缩。
本型进展慢,患者可以存活较长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