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禹锡(772~842)常临池有论书一文

 香山梦艺术馆 2021-11-20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他是匈奴族后裔,七世祖刘亮随魏孝文帝迁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刘禹锡出生在嘉兴。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再道贬朗州司马,居十年。置之郎署,复出刺播州。裴度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被贬官后,开始走上“穷愁着书”的道路。在贬所,他除了写诗抒发胸中的愤懑;还研习书法,常临池以遣闷,惜其墨迹罕存,但笔者尚能从其酬唱间可见一斑。如他在《酬柳柳州家鸡之赠》咏道“日日临池弄小雏,还思写论付官奴。柳家新样元和脚,且尽姜芽敛手徒。”又在《答前篇》有论:“小儿弄笔不能嗔,涴壁书窗且当勤。闻彼梦熊犹未兆,女中谁是卫夫人。”犹有《答后篇》可见其更喜临池“昔日慵工记姓名,远劳辛苦写西京。近来渐有临池兴,为报元常欲抗行。”然成就主要呈现在其书论《论书》一文上,意在论述书法的地位问题,言书法“艺者何?礼、乐、射、御、书、数之谓。是则艺居三德之后,而士必游之也,书居数之上,而六艺之一也。”又云:“所谓中道而言书者何?处文学之下,六博之上。材鈞而善者得以加誉,遇鈞而善者得以议能。”以拨正当世日渐轻薄书法之时风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