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形成了类似强迫症一样的习惯,每天必须要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阅读的自驱力更强了。因为,如果不阅读,我会感觉写出的东西将会枯燥无味,毫无创意。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现在已经摆脱了这一点,写的有多么好,我只是想说明,我在努力避免枯燥无味的写作。 我把这称之为输出式阅读——为了写作而阅读。 我一直在试图说服自己,可以不用每天写一篇,因为,毕竟不是每天都有创作的灵感。但是,我担心一旦做不到每天一篇,我会变回以前那种日子——很少阅读,缺乏思考,没有及时反省。 于是,我至今没有说服自己。 虽然有些时候确实没有写作冲动,我也告诉自己,总要写一点东西,即使写的差一点。 当然,这样做会感觉对不起信任自己的读者,虽然信任自己的读者不多。那一天,因为有特殊原因发公众号晚了些,有位读者在后台留言问为什么没发公众号,我就觉得很感动,这是一种受到重视的感动,这也汇入了我继续每日一更的动力。 这几年,我真的比人生任何阶段读书都多,我自认为也改变了很多,不仅是认知,还包括我的体重。 我真的需要感谢科技高度发展的这个时代,让我可以成为一个自媒体作者,让我可以和更多人及时分享自己的阅读与思考,还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更让我受益的是,我因为公众号这个媒介,认识了更多优秀的志同道合者。 一个人探求知识的好奇,与其他好奇不同,我越来越感到自己的认知好奇变得更加强烈了,我想探寻这个世界更多的奥秘,尤其是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或者以家庭教育作为主旋律,辐射到其他领域。 在读书的过程中,满足了我的认知好奇,也让我明白了以前困扰自己的很多疑惑,当然,阅读也让我生发了更多疑惑,也越来越发现了自己的幼稚与不成熟,这是一种让人愉悦的感受。 每当我看到书上有让我豁然开朗的道理,有令人茅塞顿开的段落,我就像看到宝贝一样,把它记录下来,于是,这几年我的读书笔记越来越多。平时没事的时候,我会经常翻看我的读书笔记,再次咀嚼那些令人觉醒的句子,忽然又有新的感悟,于是,美好的感觉又一次降临。 我一方面庆幸自己可以找到这种感觉,另一方面,也有些痛悔之前的虚度。 我在思维枯竭时阅读,在冥思苦想时阅读,在心头存疑时阅读,在情绪低落时阅读,在遭遇挫折时阅读,在闲暇时阅读,无聊时阅读……而这一切,都要感谢输出式阅读带来的自身改变。 尤其是,每当遇到不好的事情,我就会想,这会不会是一篇很好的文章素材呢?每当遇到没有回报的付出时,我能够让这种付出给我写作的灵感,于是,也就有了得到回报的心理平衡。 其实,我知道,这一切可能都与我确立的使命感有关,那就是,我应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更多家长成长,为家庭教育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不管怎样,我想继续这样的阅读生活,继续这种输出式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