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顿饭吃出了人生满汉全席的味道--李文静(于乐淇妈妈)

 四方斋文坊 2021-11-21
续鸡蛋行动之后,这周迎来了miya班级的新活动—《我的餐桌我做主》
要求:
1.亲自上市场购买食材。
2.亲自加工食材。
3.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整个菜品食品的制作。
4.要记录下来每一个菜品的制作成本,询问父母估算在饭店的价格。
5.不要做西餐,不能做快餐,皆为中式餐饮。
6.过程家长照相,最后与成品一起合影。
有的家长可能不太理解,为什么每周都要有这种活动,耗时耗力,有功夫让孩子多做做题看看书不好吗?我开始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但是几次活动完成下来,就有了全新的认识。
比如这次的活动,就真的只是做一餐饭这么简单吗?
首先,孩子要有个整体的计划性,我想做什么菜,家里几口人几个菜合适?荤菜是什么?素菜是什么?主食准备什么?再根据计划好的菜列出需要采购的清单,其实这个过程对于一个初一没怎么做过饭的孩子来说,就不比做一份数学题简单。
接下来要去买菜,我没有选择超市,而是带miya去的菜市场,因为菜市场是个比超市更具备市井气,更需要沟通的地方。这个菜多少钱一斤,我需要买几斤,这些对于大人来说很简单的对话,其实对孩子来说还是需要条理性和生活常识的。miya别看平时是话痨,其实并不擅长和陌生人打交道,很容易胆怯,这次活动她壮着胆子尝试,克服内心的社恐心理,对抗内心的胆怯,比自己预计的要顺利很多。

再到做饭环节,不光是考验孩子的动手能力,其实还有统筹能力,如何分配时间,先后顺序,怎么能保证菜品上桌时间差不多,而不是做好一个,放凉了下个菜才能出锅。这些内容都是课本上所学不到,但又对于以后学习生活非常重要的。
做完饭就是如何完善,怎么收尾了。能不能在做完一顿饭以后厨房也收拾干净,而不是锅朝天碗朝地的,我想这也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对于自己的工作能不能做到善始善终。

最后,核算一顿饭中每道菜的成本,与实际饭馆中菜品价格进行对比分析,这不就是一道成本核算应用题吗?同时还能让孩子更直观深刻地了解物价,我还顺便给miya讲了一下目前妈妈的工资是多少,如果一天三餐的费用这么核算,那伙食费占工资总额的多少。我们又继续深入算了一下如何在外面饭馆吃,同样的菜大概需要多少钱,那么成本利润率是多少呢?这题够复杂吧?她之前对金钱没什么概念,以为妈妈挣钱很多,这一题算下来,才发现原来吃饭这么贵。
  吃完饭我采访了一下miya,她的第一感觉就是累,一大早还没睡醒就起床买菜做饭,到十一点多才吃上,头一直晕乎乎的。第二感觉就是要好好学习,以后要找好工作,挣大钱,才能一直吃得好。最后的感想就是父母很辛苦,又要挣钱又要做饭,天天如此,太不容易了。

 通过这一次次的活动,我越发能深刻理解到,好的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课本上,很多内容并不是反复做题就能教会孩子的。一次活动看似费时费力,比自己做一次饭还要累很多,但是却让孩子看见了父母平时的辛苦,了解了金钱的概念,同时又教会孩子的却是以后面对学习、生活的方式方法。
我觉得,这次的活动,绝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