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帕金森病(颤病)

 一元堂中医张 2021-11-21

图片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的其他部分的震颤,肢体僵硬。相当于中医学“颤证”范畴。1991年,在第三届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老年脑病学术研讨会上,通过了“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标准”(试行草案),将本病病名确定为“颤证”,包括了原发性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

图片

    

 中医部分 

 颤 病 

 颤病的病因何在? 

  风性动荡,摇摆不宁。震颤、强直、拘痉为风邪内动之象,为虚风内动,内风暗煽。肝血亏虚,肾精不足,阴不敛阳,阳无所制,肝阳上亢,虚风内动。内风触动素有之死血顽痰,夹死血顽痰走窜四肢经脉。经脉不通,筋脉失养,而见肢体震颤,行走不利,强直拘急。虚风内动,扰逆窜动,影响气化、水运的正常进行,进一步加重瘀血内生,痰浊阻滞。瘀血阻脉,留滞不去,经气受阻,瘀血日久化热生风。风动愈烈,瘀阻痰凝愈深,内风、瘀血、痰浊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使病情逐渐加重。内风是颤病病变过程贯穿始终的因素之一,且为震颤、强直发作的主要动因。颤病患者中,邪实有以瘀血表现为重者,有以痰浊表现为重者,但无论何种情况,均应与“内风”并重。颤病有以震颤为主症者,也有以僵硬、少动为主症而不见震颤者,还有以震颤与僵硬、少动并存者。内风旋动在本病患者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方式:一为内风旋动之象外露,显示出明确的风象,而见震颤不止之症;一为“内风暗煽”,不显露明确的风“动”之象,不见震颤,而以肢体僵硬、拘痉,甚则言语发紧之症为主。不同的临床表现,相同的病机,内风旋动是发病的动因。

  颤病患者震颤、强直等症多为非持续性。放松、平卧、睡眠时可消失,静止性震颤在睡眠时亦可消失。情绪激动、劳累等因素可使症状加重,非持续性的发作特点说明内风旋动的重要作用。有肝肾不足、脑髓受损的根本,有死血、顽痰的存在,内风时时而动,表现出颤病的一系列症状,同时病情在反复发作过程中逐渐加重。培本祛邪,消除内风旋动产生的基础,调畅情志,减少情志不遂、气机不畅而诱发的内风旋动,以期减少震颤、强直的持续时间,是治疗颤病的重要方法。

 颤病的病机转化特点是什么? 

  颤病常因年老体虚、情志过极、久病脏腑受损或劳逸失当,致使肝肾、气血不足,髓海失充,肢体失主,并与肝阳、痰热、瘀血等互阻络道;其病虽在筋脉,但为脑髓与肝、肾、脾、肺等脏器受损有关;本病病性为本虚标实。

  颤病慢性起病,病程较长,逐渐加重,在长期的病变过程中产生复杂的病理机制,因精血不足,脑髓不充,阴不制阳,阴虚阳动,阳动化风,虚风内动,脏腑之气衰减,气化不利,血运不畅,各种“实邪”内生。或邪实为主,或本虚为重,多种“实邪”同时并存,相互作用,“正虚”涉及多脏腑功能的减退。正虚邪恋不去,进而复伤肝肾,肝肾更亏,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逐渐加重,难以逆转。病机的根本改变在脏腑之气渐衰,使病情加重的恶性循环关键在“本虚”。虽然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可出现痰浊、火热、腑实等邪实症状,但均有不同程度的本虚之征。标本之间相互影响,风、火、痰、瘀之邪因虚而生,诸邪又进一步耗伤阴津气血,如:风因阴虚、血虚而生,也有阳亢动风或痰热化风者;痰因脾虚不运化水湿而成,或热邪煎熬津液所致,痰又与肝风、热邪兼夹为患;火有实火、虚火之分,虚火为阴虚生热化火,实火为五志过极化火;久病多瘀,瘀血常与痰浊并病;故单一或复合因素导致了颤病的发生。

 颤病如何与痉证、疭、中风之牵动鉴别? 

  (1)痉证(风痉) 痉证常发病较急,可因感受外邪、出汗过多、热盛伤阴、气血亏虚、痰瘀内阻而发病,发病年龄以儿童多见;病性以实证者居多;临床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特征,其四肢抽搐动作较大、力量较猛,即使神志昏迷、人事不省,也仍抽动不停;其病情较重,但治疗得当,常可痊愈。而颤病多因风气内动,筋脉失养所致,以老年人发病为多,以虚或虚实夹杂证居多,以头部或肢体颇抖、摇动为主要表现,其病程绵延,渐进加重难以治愈。

  (2)瘛疭 两者虽均为风动所致,病位多以肝为主。但瘛疭发病较急,多有原发病,多见于急性热病或某些慢性疾病急性发作,且以儿童多见,病性以实证居多,临床症状筋脉拘急与弛纵交替而见手足屈伸牵引,常伴见发热、神昏、两目窜视等症状,若治疗得当,常可痊愈;而颤病则为慢性疾患,发病较缓,少有原发病,以中老年多见,病性以虚证居多,临床症状以头、肢体的颤动、震摇为特征,一般病程较长,治疗亦较难痊愈。

  (3)中风之牵动 中风多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所致,发病急剧,变化迅速,病性多虚实夹杂,临床以卒然昏仆、口舌㖞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亦有未见昏仆,仅见㖞僻不遂者,其局部肢体或肌肉动,常与㖞斜不遂同时出现,牵动较为重迟,病情多较急重;颤病则多因摄生不慎或他病所伤而致风动颤生,其发病较缓,病性以虚为主,临床表现不伴㖞僻不遂。

 颤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颤病是指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仅有头摇或限于手足或单一肢体的轻微颤动,尚能坚持工作,生活自理;重者全身颤动、头部震摇大动,甚则扭转痉挛,手足及四肢颤动不止,筋肉僵硬,颈项强直,四肢拘急,甚者卧床不起。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某些锥体外系疾病所致不随意运动,如震颤麻痹、舞蹈病、手足徐动症等,凡出现以头部及四肢震颤、抖动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均可按本病论洽。对本病的治疗,应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和标本兼治的原则。若病人颤震剧烈,其风火、痰热、瘀血症状明显者先宜平息风火、清化痰热、活血化瘀;若颤震无力,表现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者,则重在填精益髓或补气养血;若本虚标实者,又当补虚泻实,攻补兼施,以填精补髓、息风解痉,健脾益气、化痰散结为其治疗大法。综上所述,本病多由年老体衰,或先天禀赋不足,加之七情不遂,饮食不节,房劳过度,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受损,气血乏源,髓海空虚,筋脉失司所致。病位在脑髓、筋脉,病理性质当属本虚标实,本于肝肾、气血亏虚,标属风(内风)、火(肝火)、痰(湿痰、热痰)、瘀(瘀血)四端为患。临床多见虚实夹杂之证。发病之初,以肝风、痰浊、瘀血等标实相互兼见;病久则肝、脾、肾三脏亏损,正虚与邪实并见,此时病势转重,缠绵难愈,且易变生他证。因此,以预防为主,并积极防止中毒、中风、颅脑外伤等的发生,对颤病防治有重要意义。此外,颤病病程绵延,治疗难取速效,当攻则攻,当补则补,或重攻轻补,治疗均应攻补兼施,最终应归到以补为主,长期坚持治疗,缓缓图之。病情可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病根难去,病势难转,治疗有很大困难。

 颤证的中医用药特点是什么? 

  1)养肝健脾益肾是治本之法 颤证病位在筋脉,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肝风内动,筋脉失养是其基本病机。肝藏血主筋,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肾藏精生髓,年老体衰,摄生不慎,房事过度或他病所伤,可使肝肾阴虚,精血亏少,筋脉失养而致肢体拘急强直。肝肾阴亏,肝阳偏亢,风从阳化,则震颤。因此,养肝健脾益肾是治本之法。常选用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桑寄生、何首乌、龟甲、续断、杜仲等。若病久肾阳亦虚者,可加肉桂、肉苁蓉,若脾胃功能尚可,也常选用阿胶、紫河车、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以填精补髓。

  2)颤证属“风病”范畴,平肝息风是贯穿始终的治疗大法 中医学认为,凡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因为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出现动摇、抽搐、震颤等病理反映,是“内风”的具体表现。由于“内风”与肝关系密切,故又称为肝风内动。因此,临床对各证型的治疗均可在辨证的基础上配合平肝息风之法。常用药物有:重镇潜阳类,如珍珠母、生龙齿、生龙骨、生牡蛎等;息风解痉类,如钩藤、羚羊角粉、天麻、刺蒺藜、僵蚕等,其中羚羊角粉、钩藤、珍珠母为首选药物,羚羊角粉常以1.53g冲服,钩藤入汤剂要后下,防止久煎破坏有效成分;珍珠母宜重用至60g,先入久煎方能发挥最佳药效。

  3)重视祛瘀涤痰药物的运用 颤证总属本虚标实,标实除风外,可夹痰、瘀等邪。而无论表现为何种病证,日久均有痰浊瘀血阻滞经脉,气血不畅,筋脉失养的表现。据“血行风自灭”之理,重用祛瘀活血养血之品对减轻震颤疗效较显著,常选用当归、白芍、赤芍、鸡血藤、川芎、桃仁、红花、毛冬青、丹参等,其中白芍是养血濡筋、缓急止颤的良药,宜重用至1530g。涤痰药常选用石菖蒲、天竺黄、胆南星、海藻、白僵蚕等以消解顽痰。

  (4)注重虫类药物 虫类药物兼具有活血化瘀、搜风通络、息风定痉等作用。故有“虫类搜风”之说。常用虫类药各有特点,如地龙咸寒,能息风止痉,又善清热;蜈蚣辛温,长于息风止痉,散结通络;全蝎辛平,功擅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僵蚕咸辛平,能息风止痉,并兼有化痰之效。运用虫类药物,以焙研为末吞服为佳,入煎剂效逊。另外,虫类药物多有毒性,易出现过敏反应,故用量宜从小量开始,用时应密切观察。

  (5)强调通腑法的应用 由于本病以肝肾阴虚为主要病机,阴虚则津亏,易出现肠燥便结。在这方面,当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运用通腑法,腑气通则浊气降,清气得升,脑窍清利,临床症状也可改善。根据常见的三种证候,采用不同的治法:热结肠道之热秘,治以养血润燥,选大黄、厚朴、枳实、秦艽、虎杖等,通便而不伤正;阴血亏虚之虚秘,治宜养血润燥,选生地、首乌、当归、桑葚、麻仁、桃仁等;若阳虚内寒之冷秘,治宜温补肾阳,润肠通便,选济川煎或肉苁蓉、怀牛膝、肉桂等。此外,还应根据兼证灵活加减:若阴虚内热,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知母之类以养阴生津;若兼肝阳亢旺,可另服更衣丸(芦荟、朱砂)以清肝通便;若津液已复,便仍干燥,可用五仁丸(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橘皮)以润肠通便。另有年老下元虚损之便秘,大便虽数日不解,却无脘腹明显不适,伴见形体消瘦,精神不振,肌肤欠润者,除用温润之品外,可加用黄芪、当归等益气养血,使气血流畅,则大便自调。

  (6)用药禁忌 本病属风证范畴,常见肝风内动、痰热动风等表现者,镇肝、息风、化痰为常用治法。然而,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由于铜代谢障碍,每日铜摄入量应限制在1.5mg以下,故在避免进食含铜量高的饮食之外,尚需注意用药禁忌,贝类、虫类息风之品如全蝎、僵蚕、蜈蚣、地龙、珍珠母、牡蛎等含铜量较高,故不宜使用。而黄连、萆薢属低铜高锌之品;半枝莲、大黄、萆薢、黄芩等均有利尿、通腑之功,有利于促使体内排铜。据报道,中药肝豆汤大黄、黄连、黄芩、穿心莲、半枝莲、萆薢)治疗本病,疗效较好。

 颤证的转归和预后是怎样的? 

  颤证多见于中老年,隐袭起病,慢性进展,多属原发,亦可由温热病、痹证、中毒、颅脑外伤等引起。一般治疗不易,或取决于原发病本身的治疗进展。颤证日久可导致气血不足,络脉瘀阻,出现肢体僵硬,动作迟滞乏力等现象。病情较难逆转,运用中医治疗部分病例能缓解症状,延缓自然加重过程,若能通过治疗控制病情,并在平日注重生活调摄,坚持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望恢复。若失治或调摄治疗不当,则逐年加重,可致使生活不能自理,甚则痴呆,不能活动,当避免继发感染而加重病情,预后不良。

  颤证之脉,以小弱缓滑为佳,虚大急疾者预后欠佳;若久病而脉反实大,暴病脉反弱小,皆为难治之象。

  本病主要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有关,故本病以虚为主,由虚生风;脏腑气衰,水运不畅,痰浊内停;运化无力,血行阻滞,瘀血内停;风阳夹痰瘀扰动,脑髓、肢体、筋骨、经脉失养;日久累及他脏,出现变证、坏证;肾虚及脾,脾胃失和,见胃脘不适,纳呆,便秘等;肾水亏耗,不能上济心见失眠心烦等;肾水亏耗,肺金亦损,不闻香臭;病位在肝、肾、脑髓,涉及脾、胃、心等脏腑。使病情加重的恶性循环的关键在本虚,故应不拘泥于缓解期和进展期,保持标本兼治、补泻并进之法,延缓病情进展,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图片

 2 

 西医结合部分 

 帕金森病 

 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病的区别是什么?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缓慢进展性运动障碍疾病。1817年,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报道了六个病例,首次提出“震颤麻痹”这一名词,之后这一疾病就以他的姓氏来命名。该病病因不明,若某些家庭中有多个成员患病,遗传因素则可能在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另外,环境因素如除草剂、杀虫剂等化学物质也可能诱发该病。患者脑内一些神经核团,包括黑质、蓝斑和迷走神经背核等部位的色素细胞发生变性,导致多巴胺递质生成障碍,造成多巴胺能系统与胆碱能系统的不平衡,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典型帕金森病具有四大症状: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患者表现为面部表情减少,称为“面具脸”;手指节律性震颤,形成所谓“搓丸样动作”;站立时特殊姿势——头部前倾,躯干俯屈;行走呈慌张步态,即“小碎步”;字迹改变,字体变小,出现“小写征”。除此之外,患者还会出现一些非运动症状,如个性改变、认知障碍、感觉异常、睡眠障碍等。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帕金森病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55岁以上人群中约有170万人患有该病。

  很多疾病或因素可以产生类似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称之为帕金森综合征。其中有明确病因者称为继发性帕金森病,如感染、药物(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等)、毒物(MPTP、一氧化碳、锰等)、血管性(多发性脑梗塞)和头部外伤等因素所致的帕金森病。另外,有些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可伴有帕金森病症状,称为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包括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质基底节变性、路易体痴呆。这些疾病除了帕金森病表现之外,还具有其他特征,用左旋多巴治疗效果不明显。多系统萎缩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异常,该病患者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大小便障碍、出汗异常等自主神经受损特征,其中的帕金森型需要与帕金森病进行鉴别。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表现为头颈部和躯干肌肉明显僵直,患者具有颈部过伸、仰脸、下颏突出的特殊姿势,眼球垂直运动障碍,易向后倾倒,智力减退,情感淡漠。皮质基底节变性表现为首发一侧上肢笨拙、僵硬、阵挛和感觉异常,患者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患肢,称为失用症。路易体痴呆患者除了帕金森病表现之外,还会出现明显的记忆减退和认知障碍,80%患者可有幻觉,且该病症状往往呈波动性。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病的鉴别? 

  帕金森病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为继发性病变,又称为动脉硬化性假性帕金森综合征。是有别于帕金森病且由脑血管病及相关因素引起的一类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常合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形成脑血管障碍危险因素的疾病。此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发病早期多以双下肢僵直、疼痛、步态障碍、表情呆板为其特点,较少出现肢体震颤。常留有痴呆、失语等严重后遗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明显,心脑血管疾病的逐渐上升,此病的发病率亦日趋上升。典型的帕金森病病理改变主要累及大脑黑质苍白球及纹状体等部位,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损伤部位主要在大脑白质和基底核,呈弥散性改变,反复发作的脑部小梗死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原因。由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治疗使用左旋多巴几乎无效,抑制病情进展的关键在于预防脑梗死的再次发生。另外,运动康复锻炼也是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重要手段,对缓解肌张力过高有较好作用。因此加强对此病诊治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医师必须根据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做出正确诊断。

  目前中医仍将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同归颤证范畴,属异病同证,实际上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病皆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多出现脾肾两虚、痰瘀内蕴和气虚血瘀;而帕金森病患者多表现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和血虚生风,可以认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标实为痰浊,瘀血。可能因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年老五脏功能衰减,其中脾肾虚弱尤甚。依据中医舌、脉、症状的观察,吴松鹰等发现大部分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74%)患者皆伴有瘀证,提示血瘀阻络是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发病的重要病机。也有人主张治疗本病无论辨属何型,均应重视活血化瘀,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帕金森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是什么? 

  西医治疗可直接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不能改变疾病的进程,并且长期的西医治疗,不良反应较多,部分患者难以坚持治疗,影响疗效。长期治疗过程中,还会出现耗损现象、开关现象等不良反应,对治疗影响较大。中药治疗在缓解症状方面虽不如西药生效快,但仍有缓解主症作用,对减轻僵硬感较为明显,配合西药可增强疗效,长期服用无明显不良反应。中药治疗还可以减轻服用西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可以延长患者的有效治疗时间。中西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可充分发挥两方面的优势,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

  发病早期患者症状较轻,以单侧肢体震颤或强直为主,不影响基本日常生活能力。这一阶段应以中医治疗为主,控制症状,尽量不用或少用西药,西药应用苯海索、金刚烷胺等作用较为缓和、不良反应较小的药物,以尽可能延长这一阶段的治疗时间,减缓病情的发展。

  病情中晚期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受限,震颤、强直累及多肢体,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时,应选用左旋多巴、复方左旋多巴等药物治疗,以补充脑内多巴胺含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此期间积极采用中医药配合治疗,可减少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利于患者坚持用药。尽可能延长西药的有效时间,减缓西药加量的过程,增加每单位西药的治疗效果。

  病情晚期或症状较重的患者,部分应用西药效果衰减,难以服用西药治疗,可选择手术,但仍可配合使用中药治疗以改善患者全身功能,减少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减轻患者痛苦。此时常与头痛、郁证、心悸、水肿、阳痿、耳鸣等病证合病,各证型交杂出现,使病情更为复杂化,故临证须知常达变。

图片

 小结部分 

 王永炎院士是如何认识和治疗颤振病的? 

  王教授认为颤振病病程绵延,治疗难取速效,当攻则攻,当补则补,或重攻轻补,或重补轻攻,攻补兼施。最终应归到以补为主,长期坚持治疗,缓缓图之。

  1)病机复杂,本虚标实,本虚为发病基础 本病起病隐袭,病程较长,病理机制复杂。或邪实为主,或本虚为重,多种“实邪”同时并存,相互作用。但基本病机为肝肾不足,主病在肝在肾,可涉及脾、胃、心等脏腑。颤振病病损及脑,伤在泥丸宫,仅以部位而言,病深难及,病重难治。因精血不足,脑髓不充,阴不制阳,阴虚阳动,阳动化风,虚风内动。脏腑之气衰减,气化不利,血运不畅,各种“实邪”内生。邪恋而不去,进而伤及肝肾,肝肾更亏,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逐渐加重,难以逆转。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可表现痰浊、火热、腑实等邪实症状,但均有不同程度的本虚之证。治疗均应攻补兼施,或邪实去后,以补为主。

  2)死血顽痰,实邪难去,标实为发病依据 颤振病患者临床多见口角流涎、脘闷纳呆、或神情呆钝、舌苔白腻或黄腻,临床表现痰浊为患。因脏腑气衰,水运不畅,痰浊内停,病程漫长,痰湿胶着,凝结不化。脏腑气衰,运化无力,血行迟滞,瘀血内停。颤振病患者多数见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为瘀血内停之表现。瘀血久留不去而成死血,死血留滞新血难生,浊邪不化,运化难复。又兼老人脏腑之气渐衰,无力抗争,邪盛正亏,进而伤及肝肾,使本已衰弱的脏腑之气进一步耗损,正不胜邪,病情逐渐加重。死血、顽痰留滞,是老年颤证症状产生的直接原因。瘀血之象明显,一般活血化瘀之药难以奏效,所以选用破血逐瘀之品。随舌质、舌底脉络瘀象的逐渐减轻,临床症状也可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3)虚风触动,挟瘀挟痰,内风为发病动因 风性动荡,摇摆不宁。震颤、强直、拘痉为风邪内动之象,为虚风内动,为内风暗煽。经脉不通,筋脉失养,而见肢体震颤,行走不利,强直拘急。瘀血阻脉,留滞不去,经气受阻,瘀血生风。风动愈烈,瘀阻痰凝愈深。颤振病患者震颤、强直等症多为非持续性。放松、平卧、睡眠时可消失,静止性震颤在睡眠时亦可消失。情绪激动、劳累等因素可使症状加重。非持续性的发作特点说明内风旋动的重要作用。有肝肾不足、脑髓受损的根本,有死血、顽痰的存在,内风时时而动,表现出颤振病的一系列症状,同时病情在反复发作过程中逐渐加重。培本祛邪,消除内风旋动产生的基础,调畅情志,减少情志不遂、气机不畅而诱发的内风旋动,以期减少震颤、强直的持续时间,是治疗颤振病的重要方法。

  4)平肝息风、活血化瘀为治疗通则 平息内风主治在肝,治可以镇肝息风,养血柔肝息风,滋阴潜阳息风。应辨证论治,但无论何法,均可加入息风药物羚羊角,以平肝息风。阳亢明显,重用金石类药物以重镇息风,如生龙骨、生牡砺、生石决明、珍珠母等。颤振病慢性起病,治疗过程较长,病难骤去,风难速息,平肝息风应坚持不懈,可合用养血柔肝息风之法,药用当归、赤芍、白芍等;以及息风化痰通络之法,药用天麻、钩藤等,以上诸药,均可作为治疗颤振病常用之药。瘀滞之血为死血,为干血,治当破血逐瘀,搜风通络。临床选用虫类药物,如水蛭、虻虫等,但虫类药物作用峻猛,耗气伤阴,不能单独使用,应配以益气养血,滋补肝肾之法,攻补兼施。

  (5)扶正培本,缓图其功 息风、活血、化痰为治疗通则,但治疗颤振病的根本在于固本培原。调理脾胃以助后天之本。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气得升,浊气得降,则中焦转枢通利,运化有度,气血生化有源,散布精微,滋养五脏,延缓脏腑功能的衰退。治以调补、清补为主,药物选用太子参、西洋参、黄芪、茯苓、白术、淮山药等。肝藏血,主濡润筋脉,肾为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老年性退行性改变都以肝肾不足为根本因素。治疗药物选用制首乌、生地、熟地、山萸肉、杜仲、川断、枸杞子等。若病久肾阳亦虚者,可加肉桂、肉苁蓉。若脾胃功能尚可,也常选用阿胶、紫河车、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以填精补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