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汉诸侯第十五篇·维天有汉·汉王刘邦

 金色年华554 2021-11-21
文章图片1

汉,在建国之初时,其实并无多大深意,只是因为这里面牵扯到了一桩公案,才最终命名为汉。

按《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

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

当时项羽只给了刘邦巴蜀地,而后则是在张良的斡旋之下,才使得最终项羽封刘邦为汉王,领汉中、巴蜀地。

其实上述记载还是有点问题,因为若是刘邦只领巴蜀地的话,那就没有道理叫做汉王,而是应该叫做巴王,或者蜀王。虽然看似很可笑,但是按照当时项羽分封诸侯的取名习惯来说,要么沿袭故有国名,要么就是以地名称之。因此在当时刘邦只有巴蜀地的情况下,无论如何都是扯不到汉这个名称身上的。而只有当刘邦拿到了汉中地后,才真正有了叫做汉王的理由。

所以说很多历史或许真就是一个偶然,说不定当时如果刘邦真的被封为了蜀王,或者巴王,那么未来的帝国会不会就是蜀帝国,或者巴帝国呢?当然,在没有汉中的情况下,刘邦还能那么快打出去吗?恐怕也不尽然。

其实这里笔者更想探讨的就是,为什么项羽在本身已经给予刘邦巴蜀地的情况上,又会再次给予汉中呢?

当然,史书中也是有充足解释的。也就是上述《留侯世家》中记载的,张良贿赂了项伯,然后项伯再去求项羽,于是便有了“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

对于这样的历史,也不能说就一定有问题,但这种记载,怎么看都好像是在小孩子过家家。而且汉中是什么地方?即使项羽不清楚,但是项羽麾下的那些人呢?他们也不清楚吗?

汉中乃是故楚之地,是当年秦国人从楚国手上夺走的,而正是从汉中失陷的那天开始,楚国才一步步走入深渊的。因此即使项羽再犯傻,也绝对不会对如此关键的枢纽之地儿戏对待。

再说刘邦,他对于获取到汉中地又是一个什么看法呢?

羽遂屠烧咸阳,与范增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民皆居蜀。”乃曰:“蜀汉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汉书·萧何传》

如上,这里又记载了另外一个分封刘邦为汉中的版本。而且这里记载的很清楚,一开始项羽分封给刘邦的地方就是汉中巴蜀地,又因为“蜀汉亦关中地也”(这里主要还是在强调汉中),所以最终项羽才封的刘邦为汉王。

另外这里还强调了刘邦的态度,也就是“汉王怒,欲谋攻项羽”。说白了,在项羽已经分封给刘邦汉中巴蜀地的情况下,照之前《留侯世家》中的记载,项羽已经做出很大让步了,但刘邦却明显不接受,甚至还要立刻就反攻项羽。

同时我们再看当时刘邦麾下大臣的意见:

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何谏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汉书·萧何传》

包括周勃、灌婴还有樊哙等三人都在劝诫刘邦不要轻举妄动,其实这里记载的这三个人虽然在后来个个地位尊崇,但在当时地位确实不高。而这里史家之所以这么记载,恐怕主要还是为了形容当时大部分人都不赞同立刻反楚。

而既然大家不愿意,那就要有理由,因此这里史家就记载了当时真正能够说得上话的人的意见,也就是萧何的意见。如萧何所说,汉中虽然恶劣,注意这里说的是“恶”字,那就说明对于汉中巴蜀地的情况刘邦麾下那些人是都清楚的,所以大家其实也不想去。但不去又没办法,因为不去就是死路一条。

其实怎么说呢?要是真打开,也不见得就死路一条,但萧何作为刘邦麾下真正的重臣,他都这么说了,试问其他人还会怎么想呢?说白了,汉中巴蜀地确实很糟糕,但为了活下去,那也只能去了。因此在大部分人都没有战心的情况下,就算此时刘邦麾下实力真的不弱,但恐怕也很难有胜利的可能,所以刘邦在萧何的劝说下,只能乖乖去汉中。

对于上述这两种关于项羽封刘邦汉中地的不同记载,也不能说其中一个就推翻了另外一个,只能说当时的斗争确实很激烈。

这里我们可以把这两种记载融合在一起:

也就是说,一开始项羽确实只封了刘邦巴蜀地,而且估计也就是叫什么巴王或者蜀王之类的名号。由此,这就彻底激恼了刘邦和刘邦麾下的那些人,甚至笔者猜测,这次估计连萧何在内都准备反楚了。同时这里还需要说明一点,虽然有所谓的巴蜀粮仓的说法,但至少在秦末,巴蜀粮仓的供应还是很有限的,而且那时候道路交通也远不如后来汉末三国时期,因此只要进去了,那就真的很难再出来了。所以没办法,这次刘邦集团确实是被逼到了绝路上了。

然后,可能就是在这期间,张良应该是作为刘邦集团的特使去和项羽方进行接触,想看看还有没有挽回的余地。而因为张良和项伯有故交,毕竟鸿门宴也是他们二人促成的,所以这次张良应该不仅贿赂了项伯,还向项伯说明了刘邦集团的态度,那就是如果项羽方还依然坚持先前的封地方式,那就开打吧。并且这不光是刘邦一个人的态度,也是整个刘邦集团大部分人的态度。

于是,当项羽通过项伯得知那个消息后,应该是又与范增进行了商谈。项、范二人深知,之前分封诸侯已经引起了很多诸侯的不满了,要是此时刘邦真的反了,那么其他诸侯会不会趁机作乱呢?这一点谁都无法保证,并且也绝对不是项、范二人愿意看到的。因此,项、范二人便通过项伯传达出了他们的最终意见,那就是同意再分封汉中地给刘邦,以抚平刘邦集团的愤怒。

最后,当张良带着项羽方给出的答复回到汉营后,便发生了《汉书·萧何传》中记载的那一幕。刘邦虽然还是很愤怒,但毕竟已经换来了汉中地,因此包括萧何等人便不再强求了,毕竟汉中已经好很多了。之前确实到绝路上了,但现在不一样,因此萧何等人便一同再劝说刘邦停止反楚。

以上论述,是结合《史记·留侯世家》(这里与《汉书·张良》传中的记载一致)和《汉书·萧何传》的记载后得出的观点,虽然细节方面可能有问题,但大体上应该就是这样。

而刘、项双方针对汉中地的博弈,虽然最终是以项羽方作出了让步而结束。但正如刘邦所气愤的,本来给予刘邦的应该就是整个关中,但现在却只得了一个小小的汉中,至于巴蜀地,有和没有有区别吗?难不成要让刘邦去当成都王吗?所以这还是项羽让步的结果,什么是让步?本来就是人家的,到最后也才给了一丁点,这也叫让步吗?

下面再看当时刘邦成为汉王后,名义上能够控制的疆土。按《项羽本纪》中的记载:

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如上,刘邦为汉王,领巴蜀汉中地,定都南郑。

那么在地图上就是这样的:

文章图片2

如上,汉国看起来确实挺大的。但问题就在于,汉国的都城南郑却在整个国家的最北部,而这里的南郑就是汉中郡的郡治。都城在最北部,那么汉廷对于中部和南部的控制显然就会有点鞭长莫及的感觉。

同时再看这里的地形:

文章图片3

以南郑为核心,刚好形成了一个小的盆地;而下方以成都为核心,则又形成了另外一个更大的盆地地区。然而南郑到成都之间,从地图上就能很直观的感受到,那里的山区分布是有多么密集。

再加上刘邦是四月才去的南郑,八月就反攻三秦了,试问短短的几个月里,刘邦有多大的可能接管整个巴蜀地区呢?再加上巴蜀地区还有旧秦军队驻守,毕竟秦末之乱可从未涉及过巴蜀地,所以对于当时的刘邦来说,巴蜀地真的就是他的助力吗?

当然,后来在刘邦彻底掌控关中后,那又是后话了,可即使是在那个时候,汉廷也一直都是以关中为主的。所以说,巴蜀地对于刘邦来说,说好听点也就是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不过按照史书中记载,刘邦也确实曾派遣将领带兵进入巴蜀地平定叛乱。如《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记录的:“平棘侯林挚,斩章邯所署蜀守。”但这样显然就进一步分散了刘邦集团的军事力量,所以说巴蜀地对于刘邦而言,至少在反攻三秦期间,有和没有其实意义不大。而最终刘邦能够反攻三秦成功,显然也是完全靠的汉中地区的人力物力做支撑。

再说汉国的人口,因为巴蜀地在汉帝国时期是重要发展时期,导致西汉末时巴蜀地区人口少说都在三四百万以上,至少汉廷官府记录中的数字确实有这么多。而当时刘邦反攻三秦期间对于巴蜀地的控制又非常有限,所以这里就不计算巴蜀地的人口了。

汉中郡,秦置。莽曰新成。属益州。户十万一千五百七十,口三十万六百一十四。县十二。《汉书·地理志》

至于汉中地,因为在秦末也是一处重要交通枢纽,所以人口不会太少。因此结合上述记载,则汉中地当时人口应该也有二十多万。


下面说汉国的具体构成:

汉国重要人物:

文章图片4

汉王:

刘邦(—前195年6月)

基本事迹:初为泗水亭长,后沦为盗贼。秦二世元年其攻入沛县起兵反秦,称沛公。秦二世二年九月其以战功受封楚国武安侯。秦二世三年其率先攻入关中,灭秦。汉元年,其被项羽封为汉王。汉五年,其击败项羽,登基称帝。汉十二年四月,其病逝于长乐宫,汉廷为其上尊号太祖高皇帝。

汉国国家制度构建:

初为秦制。

汉国占据故秦疆土:

秦汉中郡、巴郡、蜀郡(约等于今天陕西省一部和四川省一部)

汉国军备情况:

按实际控制人口二十余万数,外加其自身带入到汉中的军队,则实际军事武装应在五万以上。(此处纯属猜测)

汉国存在时间:

成立时间:汉元年二月。

灭亡时间:汉孝献帝延康元年。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