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一个人的心,保持处中时,最好的事情会自己发生

 读思行666 2021-11-22

《易经》的规则,很多人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要灵活运用,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本文分享一条实践《易经》的心法:一个人的心,保持处中时,最好的事情会自己发生

文章图片1

1、保持心处中。

《易经》贵中正。“允执厥中”的中。

后来儒家发展成中庸之道,道家说“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都是一种“中”的状态。

当一个人的心,保持处中的时候,就是高手之境界。

比方说,

大喜和大悲,就是一组阴阳的两个极端。我们知道,情绪大悲,伤心伤身;懂中医的人,也都知道,大喜也伤心伤身。

凡事都不要走极端,保持处中,不喜不悲,那是高手的境界。

这种处中的境界,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像太极一样,圆圆转转,随机而发。

当自己的情绪高涨了,收敛一点;当自己的情绪低落了,积极一点;如老子所言“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以此保持“中”的状态。

文章图片2

2、不主观,不抗拒。

《小窗幽记》言:“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这是一种“中”的心境。

怎样保持处中的心境?

常用的做法是:不主观,不抗拒。

尽量去掉自己的主观判断,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不抗拒,顺其自然即可。

文章图片3

《庄子》和《列子》里,皆记载有同一个典故:

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从卫国到鲁国去,路过一个瀑布水潭。“有悬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鳖弗能游,鼋鼍弗能居。”

大约50米高的瀑布,垂直冲进深水潭里,形成90里的圜流,水势之大、之急,鱼鳖都游不过去,乌龟类也没法居留。

(注:周朝时,一仞等于八丈,一丈约20厘米,以此折算。)

文章图片4

有一个人,却跳进深水漩涡里,孔子担心他的安危,赶紧派弟子过去看。

没想到那人却有惊无险地游出来了。

孔子惊叹他的水性,问他有什么绝招?

他回道:“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忠信错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用私,所以能入而复出者,以此也。”

“忠”,本来的意思,是心处在中,完全信任。

这个善于游水的人说,他完全信任水性。当他跳进水里时,身心和水合一,不抗拒,顺其水性,水怎么转,他就怎么转。顺着水性,他能游进圜流中,又顺着水性,游出圜流。

简单地说他是到达了一种忘我的境界,没有主观的妄念,完全信任和顺应水性,心、身、水合一,才成为高手。

文章图片5

3、当你持中,最好的事情会自己发生。

我以前遇到困难,会自己使劲想办法,积极寻找出路,和大多数人一样。

后来有一天,我突然悟到,原来自己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办法,是主观的,并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只要我保持内心持中,没有妄念,没有主观,让自己的身、心和意识,和当下的一切融合,最好的出路,会自然呈现出来。

文章图片6

我实践过,的确是这样。

人要放下自己的主观执念,完全信任自然规律,顺应规律,对规律保持“忠信”,就像上文精通水性的人说的那样,“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

这个时候,规律会发挥它的力量和作用,把最适合你的,最好的方法和出路,呈现到你眼前。最好的事情,会自己发生。

以上,就是《易经》的运用——存乎一心之妙。我已经尽自己所能,写清楚了。

关键要自己实践,自己觉悟。能学以致用,才是你的,否则,只是读死书,不如不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