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唐诗》和扬州|“诗城扬州”之“诗城史话”第001期

 wfchengyzzs 2021-11-22

图片

图片

《全唐诗》,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扬州的文化标杆。

唐代,是让我们每个中国人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时代。她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繁荣、最强盛的时代,而且是一个最开放、最浪漫的时代。而唐诗,则是记录这个浪漫时代最华美的文字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图片


    
我国是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五七言古今体诗的高峰。唐诗为何有如此成就?因唐诗的繁荣不仅仅是文学现象,而且与科举紧密相连。科举对诗文的要求促成了社会对诗文的重视,因而推动了唐代文学的发展,使诗歌创作达到了巅峰。

      但是,经过千年磨洗,唐诗传到明代已散佚严重,被称为“吴中四士”的扬州人张若虚,此时仅剩两首诗流传于世,幸好,其中一首是《春江花月夜》!

图片



其实,历史上已有众多文人在为抢救唐诗而努力。明代胡震亨放着五品大员不当,却要回到家乡,用剩余的岁月去完成一件更重要的事——编撰一本全唐诗。这一干,竟是整整十年。他终于编成一部巨著,取名为《唐音统签》,这部超级大书有一千零三十三卷,按天干之数分为十签,不但有当时最完整的唐诗,还有极其珍贵的文学评论、传记史料,堪称中国古代私人编书的超级王中王。

但全唐诗的编撰伟业并未完成,于是明末风流大才子钱谦益登场了,他决心编一本全唐诗,并且轰轰烈烈地搞了很多年,但天不假年,壮志未酬身先死。

钱谦益去了,留下一堆残稿,飘散在晚明的凄风苦雨中。

突然有一天,一个叫季振宜的人发现了钱谦益手稿,这位扬州府泰兴人,出生于藏书之家,是清初著名大才子、藏书家、文学家,他的藏书以及其所编的《季沧苇藏书目》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季振宜抱着钱谦益的残稿,一干又是十年,编出了一部宏伟的唐诗集,共七百十七卷。可是,在书稿编成的第二年,季振宜撒手人寰。

胡震亨、钱谦益、季振宜,三位前辈留下了两部庞大的书稿,只差最后一项工作——修补完善,合并归整。

图片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五月,在康熙皇帝亲自部署下,由两淮盐运御使曹寅,即《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主持,编修《全唐诗》在扬州开局修书,参加校刊编修的有赋闲江南的在籍翰林官员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綋,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俞梅等十人。于是,扬州天宁寺的晨钟暮鼓声里,每天又多了一道文人们吟诵唐诗的风景。


图片


      
       扬州天宁寺是清代扬州八大名刹之一,康熙帝南巡曾驻跸于此。乾隆帝二次南巡前,于寺西建行宫、御花园和御码头,御花园内建有御书楼——文汇阁。文汇阁和北京紫禁城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盛京皇宫的文溯阁、避暑山庄的文津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杭州圣因寺的文澜阁并称为七大藏书阁。

图片

       一帮学富五车的文坛宿将,朝廷元老,齐聚于扬州天宁寺中,焚膏继晷,昼夜不舍。在曹寅留下的诗文中,有一首《九夏将尽,台风至扬州,西院校书偶题》,颇能反映当时的工作状态:

                       海云吹不断,
                       廨宇日风凉。
                       策策抽新笋,
                       行行绕画廊。
                       好时无酒伴,
                       随处入诗乡。
                       略似休禅老,
                       长悬结夏床。

      这是集全功于一役的最后一战,可谓行云流水,水到渠成。仅仅一年后,曹寅等人就完成了《全唐诗》编撰工作。将书呈于皇上时,面对这部中国所有大一统王朝中唯一的断代诗歌总集,康熙很激动,很兴奋,大赞道,“刻的书很好!”并亲自给这部书写下了骄傲的序言:

图片

  “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厘为九百卷。

   “唐三百年诗人之菁华,咸采荟萃于一编之内,亦可云大备矣!”

      皇皇唐诗,首次以全书的形式流传于世,扬州天宁寺也因此而永载史册。

图片

     扬州与诗歌究竟有多大的关联?一部《全唐诗》就足以奠定扬州的“诗城”地位。扬州是《全唐诗》的刊刻之地,诗局地点是清代扬州八大古刹之首、至今尚在的天宁寺,《全唐诗》的校刊底本是清代扬州著名的藏书家季振宜整理的《唐诗》,《全唐诗》所采用的是,始于唐代比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多年,为世界印刷史重要组成部分的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全唐诗》收录了唐代158位诗人吟咏扬州诗作435首,其中扬州本土诗人张若虚所作的《春江花月夜》,更堪称唐诗中的冠顶明珠。

图片

图片

 唐诗咏扬州选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李白的一首送别诗,广陵是扬州的旧称。老朋友(指孟浩然)离开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繁花似锦的三月前往扬州。孤独的小帆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只看见长江之水在天边不尽地奔流。


纵游淮南
唐 张祜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绝诗,诗题中的淮南指的就是扬州。十里(约数)多长的街道和市场互相连接,月明之夜伫立在桥头欣赏美女神仙。人活一世,要死就应该死在扬州,禅智寺和山光寺就是两块风景绝佳的墓田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青山隐约,绿水悠长。秋天已经接近尾声,但是江南的草木还没有凋零。深夜的明月映照着二十四桥,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图片

忆扬州
唐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头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这是一首怀人的七绝诗。萧娘(爱慕的女子,或女子的泛称)娇嫩的脸藏不住眼泪,桃叶(这里泛指女子,或爱慕的人)的眉毛容易让人看出忧愁。(如果说)明月的光华有三分的话,扬州绝对占据了两分。

                            

夜看扬州市
唐 王建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扬州城里,通明的灯火映照夜空。高楼上下到处是盛装打扮的美丽女子,前来寻欢的客人也是络绎不绝。如今不是四海升平的时节,没想到这里依然处处是欢歌笑语,通宵不散。


题扬州禅智寺

唐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雨后,一只蝉在鸣叫。摇摆的松枝和桂枝,显露出了萧瑟的秋意。青翠的苔藓长满了石阶,白色的鸟儿迟迟不肯飞走。浓密的树林间升起暮霭,斜阳的余晖渐渐从小楼上消失。谁知道这条安静的竹西路,通向的是歌舞升平的扬州呢?

          (据华干林、潘宝明、饭团文学相关文章)
图片
图片
END

策划|王群

审核|庄晓明


特邀校对 | 孙凯歌
编辑 | 徐乐 焦长春 吴幼萍 崔成鹏 盛树东 郭建宇 顾凌凌
图片

转载是动力 分享是美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