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内蒙古|张会敏:我所亲历的抗“疫”之——“明星”偶遇记

 阿拉善文学 2021-11-22

原创作者:张会敏|内蒙古阿拉善盟

我所亲历的抗“疫”之

——“明星”偶遇记

初冬的阿拉善,天越来越短,太阳一不留神就一溜烟儿地滑下了地平线,天边最后的一点点光亮也开始渐渐地隐退,连带着那一丝丝微薄的温暖也开始渐渐地消散,一阵阵寒气从脚底下慢慢地升上来,呼出的气开始慢慢凝结成一团团的白雾……

小区门口,下班回家的、接孩子放学的、买菜采购的、遛弯闲逛的男女老幼、美女帅哥、大人小孩们,都不由得加快了回家的步伐,连街上行驶的车辆也不由得加大了油门、加快了车速。
巴彦浩特镇绿色之光北区南门,盟纪委监委疫情防控值班点上,我和盟纪委监委宣传部副部长吉日格勒、社区志愿者王学平(我的初中同学),每人手里拿着一张“健康阿拉善”公众号的二维码牌,兜里或怀里揣着一个红外线额温枪(天气太冷了,额温枪总是“罢工”,出现失温、失控、失灵,无法正常使用),一边不停地提醒进入小区大爷大妈、大叔大婶、大哥大姐和司机师傅们——“请戴好(上)口罩!”“请出示一下小区通行证和健康码”“请把口罩戴好!”“请到那边'党员先锋岗’桌子上,做一下外来人员信息登记”;一边进行测温、查验小区通行证和健康码;一边协助不太会操作智能手机、不太会扫码、看不清楚验证码的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码扫码;一边督促和帮助没有小区通行证的外来人员进行信息登记;一边疏导驶入小区道口的车辆停车,进行测温、扫码、查验证……三个小区“守门员”忙得晕头转向、不亦乐乎!

一辆轿车驶入小区的道口,我一边提醒准备进小区的一位小伙子出示小区通行证、扫健康码,一边示意驶入的轿车停车。
“师傅,麻烦你把口罩戴一下,出示一下小区通行证和健康码。”我站在副驾驶侧,一边往跟前走、一边示意司机把车窗往下放,然后把手里的“健康阿拉善”公众号二维码牌往车窗前伸了伸。
“我早上才从这里出去的,你不知道吗?你没盯下我的?啊?”开车的是一个男人,放下车窗,既没有拿小区通行证、也没有拿手机扫健康码,反而突然大声地呵斥我。
面对这突如其来大声呵斥,我一下子有点蒙圈了,仔细看了一眼,好像也不认识啊。
“不好意思,我们是包联单位到小区疫情防控值班的,单位都是轮流排班到绿色之光北区南门的这个点上值班的,班次和人员都不固定,早上不是我的班。而且小区外出车辆和人员是没有进行查验证的,进入车辆和人员才需查验,所以,我们真不清楚你啥时候出去的,也没盯下你的。麻烦你出示一下小区通行证和健康码。”我又往前走了一步,把手里的二维码牌往车窗口伸了一下。
“我天天从这里过,天天开的这辆车,你没盯下这辆车的?你没盯下我的?你不认识啊?”开车的男人更加不耐烦了、嗓门也提高了、声音也更大了,边说还边用手拍打着方向盘。
“师傅,不好意思,你看绿色之光北区,有45栋楼、2000多住户、6000多人,办理居民和车辆出入通行证的有4300多张,每天出入小区有1000多辆车、2-3000多人,小区这么大、有这么多的住户、这么多居民,每天进进出出的车和人这么多,我们确定盯不过来。”
“我天天都开这个车,天天从这儿进进出出的,你们盯不下?你盯不下车,你人总能认下呢吧?啊?”男人更大声地质问着我。
我再一次仔细地、认真打量了一下车内,驾驶位上开车的男人,大约四十岁左右,穿一件深色棉衣,微胖、短发、圆脸,正瞪着一双圆圆的眼睛,眼睛稍稍有一点儿外突,一副难以置信、不可思议的表情怒瞪着我。靠近我的副驾驶位上,还坐着一位女士,长头发、戴着口罩和眼镜,大约有三、四十岁的年纪,看不太清楚相貌。
“师傅,真不好意思,进入的车太多了,我真没盯下你的车,也没盯下你。而且,就算我盯得下你的车、我认识你,不好意思,进入小区也一样得出示通行证和健康码。”我一边说,一边又向车窗举了一下二维码牌,“所以,师傅,麻烦你出示一下小区的通行证,扫一下健康码或者今天的健康码截图。”
“唉呀,我就这个小区的,我天天都开的这个车,我天天都开车从这里过,还出示什么通行证、扫什么码,你想干嘛呢?”男人又狠狠地瞪了一我眼,重重地拍了两下方向盘。这时,副驾驶的女士拿出了手机,边扫二维码牌,边劝说这个男人“让你扫,你扫不就行了嘛,发什么火呀?”
“不好意思,疫情防控小区管控的要求,请你配合一下!”我又把二维码牌向前伸了一下。
“给!给你看!这是通行证!”男人低下头,不知从哪里取出了小区通行证,冲着我挥了挥,“你看清楚了吧!行了吧!”然后把手放在档位上,准备挂档、开车离开。
“不行!”我也没有示弱,边说边伸开胳膊,把手里的二维码牌伸在前挡风玻璃前面。“不好意思,麻烦你出示一下健康码或者今天的健康码截图。”我往前走了几步,站在车前方。
“哎,把你个小区看大门的,还厉害的不行行了?你想咋呀?”男人的眼睛瞪得更圆了、声音更高了,边喊着边推开车门、走下车。
“麻烦你出示一下健康码!”我一边说一边向他举了一下手里的二维码牌,一边查看了刚才扫码的那位小伙子的健康码和通行证,“谢谢,慢走!”
“健康花园都解封了,阿左旗都低风险了,你们还查啥呀查的,一天天吃饱了撑得是不是?啊?”男人的火气更大了、声音也更大了,边说边把小区通行证往车引擎盖上摔了一下,原来是一辆灰色现代。
“健康花园能这么快解封,阿左旗之后再没有出现一例新增确诊病例,能这么快降为低风险地区,你知道这是有多少党员干部、医生护士、公安干警和志愿者们,深入到抗'疫’一线、'疫’无反顾、没白天没黑夜的辛苦和努力才得来的吗?你知道这是有多少盟、旗单位、多少党员干部下沉到各街道和小区,天寒地冻、'吃饱了没事干’为大家站岗守门,才把小区管控好、把人员管控好、把社区传播链阻断,辛辛苦苦才换来的吗?降为低风险,是不是等于没风险了?你知不知道现在有2000多名额济纳旗滞留自驾游游客,转运到了阿左旗,正在巴彦浩特镇20多家宾馆进行集中隔离健康监测?”

我一边向男人解释,一边向另外一个准备进小区的大姐说:“大姐,麻烦出示一下小区通行证和健康码,谢谢。”
这位大姐一边拿手机扫码,一边抬头看了我一眼。然后,竟然上上下下地打量着我,有点疑惑地问:“你是不是张会敏啊?”
我也有点疑惑和纳闷,这是咋回事儿了——不是要我认识的、就是要认识我的?于是对这位穿着长款的羽绒服,戴着帽子、眼镜和口罩,捂得严严实实的大姐,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是啊,我是张会敏,你是……?”
“哎,还真是你啊,刚才听说话的声音感觉有点像,我都不敢认。”她很热络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我是萍娘啊!你不好好地上班,这么冷的天,咋跑到小区门口站岗来了?”
仔细一看,眼前这位“武装”得严严实实的“大姐”,还真是邱家的萍萍姑姑,我也有点不好意思了。“哎呀,萍娘娘好!这是我们纪委监委包联的小区,单位除了去额旗支援'疫’线的23名党员干部,在家的党员干部都轮流排班,到小区疫情防控值班,今天轮到我值班。嘿嘿,人太多了,也没顾上细看,没认出来。”
“我前几天去采核酸,远远地还看到你在那里搞监督呢,这监督完还得来小区值班呀?真辛苦!”萍萍姑姑出示了一下小区通行证和健康码,又拍了拍我的肩膀,叮嘱着,“行了,你赶紧忙去吧,等疫情过去了,来家玩啊!穿得是不是有点太单薄了,这天大冷的,多穿点儿,自己也注意防护。”
刚想和萍萍姑姑说一声,我穿的挺厚实的。
这时,站车边的男人哽着脖子,又冲我大声喊了一句,“扫不上,今天的健康码扫不上。”
“师傅,今天下午三点到四点之间,大约有一个小时左右,可能因为系统原因,扫码确实有点卡、不太好扫,但之后就已经恢复正常了,现在可以正常扫码。”
“我不会扫!我不想扫!你还能把我咋的啊?你还不让我走了?”男人有点恼羞成怒,边掏出手机边冲我嚷了一句。
然后,这个男人走到了值守点路边“党员先锋岗”的桌子旁,居然一下子蹲到了马路牙子上,大有一副“我就不走了”的架势。
“唉,你咋这么个人?人家都放着好好的班不上、暖暖和和的家里不呆着,天寒地冻的跑到咱们小区门口值班站岗来了,那为的谁呀?还不是为了咱们小区的居民!不是为了大家!不是为了你呀?疫情防控、小区管控了这么多天了,你还不知道相关规定和要求?要你出示一下通行证和健康码,那不都是应该的吗?你还不想扫,你还不想走,那你想咋地啊?”正准备进小区的萍萍姑姑,回过头冲这个男子说了一句。
一个正在扫码的大叔也说:“你也不看看,现在有多少车进进出出的?一天得有多少人来来往往的?还让人家把你的车盯下、把你认下,你以为你是谁啊?你是明星啊?”
“咋了?盯下你的车、认下你,就不用扫码、不用验证了?你咋那么特殊呢?刚那个还是她亲戚呢,不一样得扫码、验证呀?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人人平等,那就是真的明星来了,也得验证、扫码吧?哪有那么多特殊?人人都特殊了,还咋防控啊?那还不得全乱套了?”另一个扫码的大姐也忍不住说了一句。
“就是,人人都想特殊,疫情防控还能防得住、控得住吗?再说,你看你一个大老爷们,人家说啥了?咋厉害你了?让你出示一下证、扫一下码,看就把你给歪的不行行了!高呼小叫的,我看你才是真厉害!你这么厉害、这么威风,你咋不去支援一下额旗抗'疫’呢?咋不去打病毒呢?到时候你要成了'抗疫明星’,保准大伙都认识你!都盯得下你!”准备进小区的一位大妈也插了一嘴。
“唉,你走不走啊?那你要是不想走,把车停到一边去啊,别挡着道啊!进小区就这么一条道,你看看后边挡了多少车?你不想走,别人还要着急回家呢,你把车停在路中间,像话吗?”后面车上的司机师傅,从车窗探出头喊了一嗓子。
“大哥,你要不想走,欢迎你和我一样,也来小区当当志愿者,来小区门口值值班、为大伙站站岗,向她们这些党员干部一样,体验一下'为人民服务’,咋样?”前来接夜班的社区志愿者大姐(我都没来得及问问她的名字)走过来,她边戴志愿者的红袖章、边打趣着说。
“师傅,你是不是不会扫健康码?您把手机打开,我帮你扫。”和我一起值班的盟纪委监委宣传部副部长吉日格勒走过来。
“师傅,你先把车开到前面的空旷处,把进小区的道给让开,让后面的车先过。然后,你把手机打开,我们帮你扫。”社区志愿者王学平也从后面走过来。
小区群众、志愿者们你一言、我一语正说着,副驾驶位上的女士打开车门、走下了车,拉了一把蹲在地上的男人,“让你扫个码,你就扫呗,咋那么多事儿呢?”然后,帮着男人一起扫了码。
男人气呼呼、理不直气也壮、悻悻地冲着我们扬了一下手机,“你看!你看!码在这儿呢!证也有呢!我可以走了吧!”。
我看了这位“明星”的“绿码”,往边上走了两步,站到马路牙子上,对他说了声,“谢谢!谢谢配合,慢走啊。”
这位“明星”一言不发、扭头上车,“啪”地一声关上车门,一脚油门,绝尘而去。 

“谢谢!谢谢大家的理解和配合!虽然左旗已经降为低风险了,但也不等于没风险,额旗昨天还有新增的确诊病例,疫情防控的形势还不容盲目乐观。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但说到底防控措施落实还得靠大家,谢谢大家的理解和配合。
我和吉日格勒、王学平、社区志愿的大姐,一边向这些可爱可亲、古道热肠、仗义执言的社区群众们道谢,一边赶紧分头向准备进小区的居民和后面排队的车辆走。
“就是,这疫情防控也不光是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事儿,说到底也是为了咱们老百姓,也是咱们大伙自己的事儿,只有大家都积极配合,真正地管实了、管严了,等把疫情都防控好了,咱们小区应该很快就会解封了。”
“就是,众人划桨开大船,只有咱们党员干部和群众心连心、社会各界齐努力,大家都把口罩戴好、措施做好、小区管好、病毒防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才能打赢!”
“就是,你看看,这些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们,都到小区来站岗、值班,还不都是为了咱们老百姓,我们老百姓也看都在眼里呢,哪还能不理解、不配合呢?还谢谢我们,我们应该谢谢你们啊,你们辛苦啦!”
——听到社区群众们的话,让我们这些“守门员”的心,在冬日严寒里变得暖暖的、热热的!

……  ……
“师傅,不好意思,久等了,麻烦出示一下通行证和健康码”。
车上的司机,一边出示通行证和健康码,一边说,“你们大冷的天,都跑小区门口为为我们站岗,我们出示个证、扫个码也是应该的,这么冷的天,你们辛苦啦!”。
“谢谢!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疫’不容辞,要知道逆行'疫’线驰援额济纳抗'疫’一线的党员干部肯定比我们更辛苦,只要大家众志成城、同心抗'疫’,阻断社会传播、实现'清零’,就会取得抗'疫’的胜利了,咱们就都可以破防、解封啦!”
…… ……
“大爷,请把口罩戴好,出示一下小区通行证和健康码。”
…… ……
“大姐,请出示一下小区通行证和健康码……你没有小区通行证?那先看一下你的健康码,然后你到旁边红色'党员先锋岗’那儿,做一下人员信息登记,谢谢!”
…… ……
“小朋友,你的口罩呢?又丢了?”
…… ……
“小伙子,把口罩戴好,出示一下小区通行证和健康码。”
…… …… 

夜越来越黑了,气温越来越低了,寒意越来越浓了,路过的行人们都不由得拉高了衣领、缩紧了脖子、加快了脚步,急切地奔向家的方向,去找寻家的温暖和舒适!
此时此刻,还有多少党员干部、医生护士、专家学者、公安干警、公路执法、纪检监察、社区志愿者们,奔波在交通卡口、街道社区、宾馆工地、隔离小区……在寒风黑夜、冰天雪地中“疫”无反顾、“疫”不容辞地坚守着战“疫”一线,守护着疫情防控的“安全线”?
街上的人和车越来越少了,夜空里的星和月越来越亮了,小区里的灯和光越来越多了……
最黑的夜过去,就是最新的黎明!
战“疫”已经取得了最艰难的阶段性成果,距离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最终清零、破防、解封的胜利,一定会越来越近!

张会敏,纪检监察干部。





联系编辑投稿

请扫描二维码

1524883005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