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在有东西了,才叫内家拳

 tjboyue 2021-11-22

2016.12.29日 晴

下午去王师家学拳,两个多小时,获益多多。其实,也没有教新东西,只是把以往所练又细化了一下,但是真功夫往往就存在于细节当中。

“内家拳顾名思义,是内在有东西了,才叫内家拳,其与招式外形无关。而这种内在的东西只能靠放松与慢练,循序渐进地冶炼出来。你能松一分,内劲就出一分;若能松十分,内劲就能出来十分。”

王道长边讲,边随意出掌,掌劲沉闷,下下如气锤。“多年不练,现在大不如以前了。当年练时,隔壁邻居只认为我在拿大铁锤砸墙。其实,你看,只要彻底放松了,内劲从脚传到手上,就是’咕咚'一声。”

“这声音咋产生的?是掌与空气产生的摩擦吗?”我问道。

“不太清楚,应该是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出的爆破。”

”后人记叙当年郭云深每天清晨在院子里半步冲拳,也是声若闷雷,相比是真的。“

”对,绝对没假。“王道长轻声应道。

我摆好架子,也应声出掌,”嗯,不错。你以前练过大成拳的冲拳,内劲有一点,但只出来三分,另外七分锁在胸膛中,如此练法,内脏必伤无疑。“

”那咋办?“

”这样,你冲拳时要寻那种吊儿郎当的感觉,但要注意形松意紧,你的意要保持住双手拉皮筋的感觉,勿忘勿助。“

我缓缓出掌,”对,不能带一点肌肉力,就像马老师常说的,'手与胳膊的力只须保持住不掉下来即可。“

王道长微微俯身,用手指着我的脚,绕了一个8字,”注意双脚也是转一个8字,和太极八卦意揉球一样。还有,出掌到尽头时,要把气吸足了“

道长又作了一个示范,我观察到吸气时前手引领身子微微一沉,旋即后掌才缓缓推出。

”哎!我总结发现,各家各派,说到底都是在练一个抓劲,再说白一点,就是抓丹田劲呀!包括八门站功,都是在训练这个。从三国时赵云算起,经唐到宋,名将们都是终生在习练这个抓劲。“王道长从前方,从左右各抓了几把,收回丹田,而后又似推一座小山一般很吃力地向外推。

”那咱们练的武当大力掌,怎么不见抓劲呢?“

”哈哈……“,道长一乐,”你看,注意观察我的手型。“

只见双掌回收时,掌心微微内涵,外推时微微外鼓,”奥,原来武当派把这个抓劲的训练微细化了。唉,真是大道至简,殊途同归呀!“

”一定要注意,把气吸足了。意气力三位一体,人们一看内三合这几个字,都会讲,但真正做到不容易。“

我练了几下大力掌,道长微微颔首。”你可以把动作进一步细微,微细到别人难以察觉。“

我试了试,反而更费劲了,很快就全身发热。”这是直奔主题的抻筋拔骨呀,十大形与之相比,还是稍微拐了个弯。不过十大形前脚内扣的步法设计很好,容易把腰胯打开。“我由衷地叹道。

”前脚内扣更多的是一种打法。“道长起身到客厅,”来,随便你攻击。“

不管我如何出步,道长的脚总是后发先至,先我半拍,瞬间就封住了我的膝盖。

“这是武当八卦掌的一绝,几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伤于这两掌之下,这是冷兵器时代成千上万次厮杀得出的。”道长幽幽叹道,“你也可以不先外摆,直接身子一抖,接着滚身而进,掌与手臂就劈下去了。”

掌落在我的手臂上,立马就麻了,“这就是松沉劲,要练出此劲,还是刚才讲的,完全放松着去练习。”道长又道。

我看到茶几上放着一本《绿野仙踪》,师傅见我目光所及,没等我疑问,便问道,”看过吗?“

”没看过,只听说过。“

”我以前跟随青城道人练功时,这部小说是师傅指定的必读教材。“道长哈哈笑道。

”听说全真教有一派每月必读一章《西游记》,看来真有此事。“

”哈哈,你读读便知,都是练过的人写的,没有练过功,是写不出来的。“

随后,又练太极揉球,”要松,松到手和胳膊都没有了,只有双脚来回踩八字。千万记住,是你的身子在揉球而非双手,是身子领着胳膊在转。如此练法,就是拳与功并练。“

临走时,师傅再三嘱咐,平衡功可千万不要间断。

”记住,你就想着自己只剩下一副骨架,如此一来,你的肌肉自然就放松了。“

”脚不动,手也不动。“

”平衡功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血质和骨质,拉树后,最好当场练默运五行以收功。若来不及收功,可回家静坐默运五行收功,但一定要注意把当时树下的磁场和气场带回来,就好像在树下默运五行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