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引用《道德经》的时候,我为什么总是要强...

 菌心说 2021-11-22
在引用《道德经》的时候,我为什么总是要强调我引用的是马王堆版本呢?因为马王堆版本才是真正的原版。是最接近老子原意的经文。

我们现在所通行的版本,其实都是被王弼修改过的删改版。其中,不但删除掉了几乎所有的语气词。而且字也改了不少。你如果读王弼的通行版,一部道德经,你能读出一大堆思想。而如果你读的是马王堆版本的《道德经》那么一部道德经,你只会读出一个道,一个理!而且,都是那么的至真至纯!

大家看看下面被王弼篡改过的经文: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然后再看看马王堆版本:
道. 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 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两篇经文,最明显的地方就是被王弼篡改过的经文,少了很多语气词。而字,则有少量被改动。

大家不要小看这些语气词。在古代,语气词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极其重要!因为古代词汇严重缺乏,很多字都是一字多义。而且还是难以完全精准地表达意思。这个时候,就需要语气词来加以辅助,以提升表达的意境。所谓诗歌诗歌,字少而成诗。吟唱而成歌。都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意思。

因此,将语气词删掉之后的道德经。你已经很难跟老子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意境产生共鸣了。

我为什么曾经会背诵道德经呢。就是因为我发现马王堆版本的道德经必须在大量语气词的辅助下,不断地诵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慢慢地,才能跟经文中要表达的意境产生共鸣。所以,我为了寻求理解经文而不断诵读。在诵读中,慢慢地记住了经文。并不是刻意地想要去背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