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集论选讲》四种慧

 timtxu 2021-11-22

图片

《集论选讲》042·3

这些阿毗达摩的文字我们是必须要过的。你要是说你想要学佛,但是又不想过这个,我不能说这样完全不可以,但是你肯定是少了一个我们这个时代最合适的工具。如果你说“我一定不需要这个,直接就打坐修行,行不行”,那你最终能够得到的结果就像江湖上绝大多数人那种的情况——坐了个寂寞……

好,这个就是“无贪”,对轮回和轮回的环境等等都“无著”——其实还是“无贪”,或者说不贪。

然后是“无嗔”。

无瞋者,于诸有情,苦及苦具,无恚为体,恶行不转所依为业。

嗔恨心其实不仅仅是针对人的,所以对有情是可能的,对苦也是可能的——觉得忍受不了,或者对“苦具”——就是苦的环境、苦的因,都可以产生恨。那么反过来呢,你可以不恨,“于诸有情,苦及苦具,无恚为体”,对这些都不产生嗔恨心。“恶行不转所依为业”,“转”就是生起,就是在这个上面恶行就不生起了。“无贪”、“无嗔”、“无痴”都是一样。

无痴者,由报智,决择为体,恶行不转所依为业。惭等易了,故不再释。报、教、证、智者,谓生得、闻、思、修所生慧,如次应知。决择者,谓慧勇勤俱。

“恶行不转所依为业”,和前面一样。

“由报、教、证、智,决择为体”,“决择”就是智慧,“报教证智”是什么呢?“报”就是报得的,“教”是教得、学得的,“证”是证得的,(“智”怎么说?智得的吗?)

“报教证智”是分别针对佛教所讲的四种智慧。一般我们都讲三慧,就是“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前面再加上一个“生得慧”,就是四个。

“生得慧”就是报得的,是你前世造的业所感得的果报,生下来就懂的,或者说生下来很容易就懂的——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大家领会精神。还不至于一生下来就懂,简单来说,就是上辈子带来的。确实我们看到,人还是有天赋的,真的是有“生得慧”。

“闻所成慧”,听闻以后记下来的。“思所成慧”,思维决择择以后记下来的。“修所成慧”,之前所学的内容和禅定等等结合起来——简单讲就这样,更复杂的就不讲了。

那么,“生得慧”、“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分别对应的是“报”、“教”、“证”、“智”。“生得慧”就是报得的;“闻所成慧”是教学来的;“思所成慧”是通达的;“修所成慧”是智,就是证得的。藏传佛教在这里的讲法正好相反,最后两个倒一倒,变成“报、教、智、证”,我觉得也有道理。把“智”作为“思所成慧”,而“证”作为“修所成慧”,也有道理。不过,这只是文字上的对应,大的方向上来讲无所谓的,内容都是四种慧。

在《杂集论》里面有讲“决择”:“决择者,谓慧勇勤俱”。“决择”就是智慧,我们可以理解为“慧”心所,“慧”就是智慧,“勇勤”就是精进。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也是《成唯识论》一直要和《集论》进行探讨的:如果是“决择”为体,“抉择”又是“慧勇勤俱”,是“慧”和“精进”一起的,那么“无痴”就不是一个有自体的心所,它不是独立的存在,它是由其他东西拼合而成的。对一些实有论的人来说,这是很难接受的。所以,《成唯识论》一定要把“无痴”和“慧”心所分开。

很多部派都是把“无痴”和“慧”心所放在一起的,有这样的理解——就是“无痴”其实就是“慧”。但是在《成唯识论》系统,“无痴”和“慧”还是有差别的,它们是两个各别独立的心所。如果说“无痴”就是“决择”的话,那么“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都是慧,“勤勇俱”,再加上精进。所以在后期的《成唯识论》里面,这还是要继续讨论的。也就是说,到了公元六世纪以后的唯识师,和公元四、五世纪的唯识师,对于“无痴”的理解,还是很有差别的。

好,今天就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