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专稿】徐新武 :回归纯粹美学语言

 上海文化资讯 2021-11-22

《一种禁锢空间的美学语言》

文/宋振熙

艺术家徐新武

站在当下去看待绘画和绘画性的问题,可谓是复杂而充满疑惑。因为在当代艺术之中,各种艺术形式语言的并存,让绘画走向了一条难以自我证明的道路,我们时常将它放在当代的角落里。然而,暂且不谈当下绘画之中的当代性问题以及绘画的未来,就一个问题来说是公认的,那就是作为艺术家的思维形式与宣读这个世界的方式,绘画从来就是与文字一样不可被取代的。有些艺术家选择回到绘画语言本身去绘画,有些则是为了所谓的“先锋”破局,有些毅然决定割舍所谓的绘画性,而选择自我本身的经验倾诉,也有些人选择用绘画去思考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美学的、视觉的、社会学的或者是哲学的,我想徐新武的绘画就是这样一类人里走的相对纯粹的一位。

在徐新武的艺术之中,他常常运用具象的语言以及抽象的几何符号关联在一起,让画面成为穿插多元视觉的一个空间平面,这样以来,他仿佛在提醒观者我们存在着一种观看方式是在我们眼睛背后一种用思维去构建的视觉场景,这种场景的显现存在自身独特的美学标准。而常态的视觉感官之所以能够让我们忘却思维性的经验,是因为它与时间几乎同步,而思维性的经验显像存在着滞后性。如果说存在一种空间,在那里时间被禁锢,那么作为纯理性视觉的世界的美学经验将被表达的淋漓尽致。

如果时间静止,那么一切他所表现的图像将成为“现实”。徐新武大量的去除了传统绘画中观看的习惯设置,而是大胆的突出造型的规整,表现一种特殊的冷酷,这种冷酷并不是某种阴霾情绪的表达,而是时刻提醒观者保持客观与中立的视觉态度,让我们从细节与符号关系之中着手建立一种持久的愉悦。说到细节我们不得不提到徐新武绘画之中对绘画层次的建构,他用心的经营着每一方寸画面,让空间与空间碰撞出意想不到的感官快感。虽然他的画无颜色惊艳的刺激、无突出创造性的母题设置、无细腻精致的技法炫耀,但是这些对于他用绘画来解决视觉问题来说远远不能有所帮助,思维性的经验呈现才是富有理性主义绘画风格的徐新武想要讲述的个人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