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教育只要这样才能搞好。。。

 胡之杨 2021-11-22

记得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钱学森曾经问过总理:“我们的学校为什么教育不出杰出人才?”这因此也被冠之于“钱学森之问”。

实际上,即便是现在“钱学森之问”依然没有解决。

为什么? 

我们的教育没有真正抓住教育的本质,或者说没有找到学生天性的激发与教育方式的切合点。

笔者觉得,我们的教育宜做到以下几点:

一个是将博览群书放在首位。大力的弘扬和真正做到将中国的国学精华发扬过大,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内在影响力,只要内在影响力足够强大了才能更有效的向外扩散中华五千年文化。这一点上,笔者觉得,必须极大压减孩子课堂作业时间,以为补给博览群书时间。

1.无限增大社会实践课。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通过动手起到动脑和进一步激发探索欲的目的。因为科学只是理论层面,只有变成生动的实践才能作用于社会。

2.学校尤其大学的宽容、包容、自由氛围。当然在坚持无限热爱祖国的前提下,体制上完全可以灵活,方式方法上完全可以灵活。这一点笔者觉得外国的东西尤其发达国家的先进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完全可以学习借鉴,并结合本土予以转化。

3.产学研必须真正结合起来。要真正重视,包括经费保障、机制保障、领导保障等因素出发,形成全面合力将产学研真正结合起来。

4.一个是大师或者杰出教授、专家甚至科学家应当走进学校,走进学生,走进管理。让他们成为身边的典型,传授治学、治教、树人、甚至杰出人才管理方面的经验。对于名教师,打破固化学校管理,让其流动起来,在某一地域甚至全国范围内游学讲解,洒拨知识和智慧。

5.重视教育素质提高,重视名老师、名校长培养选拔。教育工作者在持证上岗的同时,必须提高门槛,注意三点,一个是提高进入门槛,必须是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双过硬;一个是管理的门槛,必须严格管理,严谨出现一个害群之马;三是真正将教育工作者塑造成为各阶层的“高贵群体”,在国家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比较高档次真正提高他们的地位和待遇。

6.对学有专长的孩子及时发现并及时培养。对某一学科、某一方面有特殊天赋的孩子及时发现,并及时推荐到专门机构进行重点培养,形成专家库,避免人才白白浪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