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故事之故乡“找媳妇”变迁记

 胡之杨 2021-11-22

在八九十年代的农村,父母面临的极其艰巨使命就是给娃找媳妇。

一对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既然求不得升官发财, 那就只好传宗接代了。

那时候,没什么爱情,在当时的农村不是爱情死了,而是爱情从来就没活过。

模糊记得,邻居二叔找对象时,二奶奶和二爷爷是夜夜叹息,几夜白头。

孩子多,长相磕碜,老实巴交,收入少,又穷又白,更要命的是,见了女方就打哆嗦,严重了还抽搐翻白眼,到医院一检查,各方面指标还过硬。

你说气死人不?

那时候,实在没办法了就去找“老姑娘”掐掐、算算。

在农村“老姑娘”俗称“神婆”。有阴阳眼,能通阴阳两界。

“神婆”买卖很好,远近闻名,看病的往往排队等候;

要是在周末能排出他家门口两公里之外。

那天我们排在了两公里之外,拜赐找了个熟人才早早看上了病。

神婆的屋子里云烟雾罩,几尊大神隐约列位肃立。

居于房子北墙中间摆放的大神是主管事的,前面的桌子上堆满了10元、5元和零零散散的硬币,因为桌子上钱堆积的太多,向上囤成了尖,地上还散落着一大片。

求教好什么事情后,神婆跪在大神面前,打上一柱高香,双目双手紧闭紧合,开始阴阳通灵。

只见她口中喃喃自语,并伴有各种声响和动作。

肢体和语言很是夸张,给索命似的,张牙舞爪,有时嘴边汩汩不断吐出白沫,嗤嗤作响,哭诉一般。

有时,又忽然两脚从凳子上并向垂直向上挑起,声音尖利,杀机四伏,直凉脊背。

那神婆长得也和普通人不一样,眼神幽深含怨,阴森飘忽,无情无理,不食人烟。

二叔这一次没白去,一下子扔了200多元。如果折合物价上涨指数的话,得相当于现在的2万元。

那次二叔患的病很奇特,说是爱情给大仙“锁”上了。

“锁上咋办?”二奶奶几乎哭腔。

“可开可不开”

“啥意思,大神?”

“有钱就开,没钱就不开”。

“多少?”

“200元”

“有,有,有”

二奶奶和二爷爷开始嘀咕。

先是二奶奶翻兜找钱,后是二爷爷往腰以下深掏(怕钱被盗,在内衣里缝个钱包装钱)。

二人找了一大会,终于凑齐钱交给神婆。

后来,又置办了些给神上供的祭品、红头绳、纸线之类的等等。

但实践证明没管用,二叔遇见女人还是紧张,过几天后,还更严重了,见了女人就哭,哭天抢地,声势浩大,给女人欠他几辈子冤债似的。

二奶奶又去找神婆了,神婆一阵子舞弄后,唱答:“病太深,钱又少,锁又没开好!”......

这事让在外读书的三叔知道了,他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听说哥哥这样了,直接请假回了老家。

据说,生性耿直的三叔当时直接冲到神婆家去了,逮住神婆先“你妈里个把子的,违法骗人”的一阵狂骂,后接着就是一阵子拳脚乱揍,揍得神婆抱着神像满街跑。三叔还硬是要回了那200元钱。

那次三叔和二叔一共度过了一周,三叔从各个方面开导他,鼓励他,还给他留下一本书,让他没事的时候看。知识就是力量,经过一番感怀后,二叔真的开了窍,不但不怕见女人,还逢人就央人给说媳妇,不到二个月的时间,二叔就找到了媳妇并在年底结了婚。

那时爱情就是一场买卖,双方基本就是物质的对接和长相衡量,只要孩子对眼,老人同意,不会进一步的了解、接触,更不会产生什么初恋情愫,一般见面后不到一年便谈婚论嫁,再不到一年便生儿育女。没给爱情和心跳时间和空间。

那时谈恋爱的时间都去种地或者打工了,哪像现在,爱情都谱成歌曲;那像现在,谈恋爱谈上10年照样散伙。

那时候婚配的指向很明确,就是以结婚为目的,以传宗接代为归宿。但娶媳妇是一笔很大的负担,父母给孩子娶一个媳妇往往熬得心力交瘁,付出半辈子的积蓄。

“光棍汉”曾经是当时农村的一道独特风景,每个村都有,就像地里的茅草一样,你村有,我村也有,几乎村村都有。他们一般都有共性特点:家里穷, 个性老实,不笨不傻,长相不差,是老年人眼里的好孩子。因为成为当时的普遍现象,他们也不自卑,过着安详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反而那些地痞小混混,游手好闲之辈,即使长相不好也没有打光棍的,找的媳妇还挺漂亮。社会有时就是这样,不能单纯以公平和不公平来论,有时是以是否适应时代、适应社会而论。

有需求就有市场,找媳妇的现实催生了农村一些专业说媒人。这些人口舌如簧,能说会道,有真功夫的,眼光独到精准;混吃混喝的,瞎编乱造,蒙混过关。

他们俗称“民间婚姻介绍员”,一般都是借工作之便,认识人多,又处于热心、爱发点小财等,干起穿针引线、帮人说媒的活。这往往是一本万利的活,但是有时也极其费心费神,遇见难找的,也是苦口婆心,跑断双腿;遇见悔婚的,也是左右斡旋,两边挨骂;心术不正,以忽悠财产为主的,还往往遭遇棍棒袭击和拳头伺候。

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在农村,爱情开始来了,人们逐渐从物质中解脱出来,开始寻求爱情的真谛和模样,老人和女孩开始从前途考虑、从人品考虑婚配,爱情开始真的萌芽和成长。


这时候就考验男孩子的赚钱能力和个人前途了。考上大学的,自然都是抢着找;有能力的,搞买卖、会经营的也往往成为“香饽饽”。

当然,负责任的父母也越来越多了,女儿也是自己的儿。女儿过不好更是自己一生牵挂。人们也越来越多的从女儿那里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幸福,女儿的体贴入微几乎成为他们的心理依赖。此刻,女儿找对象,父母都是满大街满村的打听,打听人品,打听能力,打听家庭和睦情况,打听家庭负担等等,生怕一不小心害了女儿的婚姻大事。此刻,无形中淘汰了一些徒有本事,没有人品的小地痞、小混混,激励了正义青年为爱情奋斗、为家庭努力。

到了二十一世纪,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使中国爆发出巨大的能力和能量,祖国农村也变得片片勃勃生机。众多的女孩从农村涌向城市打工赚钱,也大部分留在了当地婚配生子;回到农村的, 因为见多识广,对择偶的要求变得更高。此刻,农村女孩奇缺且要求提高,给男孩的择偶造成严峻考验。

此刻农村的男孩也没闲着,也都涌向了城市打工谋生。但是,打工的男孩很难留在当地找到城里女孩,打工的女孩也往往不愿意回到农村再找一个打工的男孩,这样给农村男孩找对象带来很大困难。但此时仍然没有打光棍的,他们往往降格以求,娶妻生子。但是严峻的形势迫使农村孩子们为了追求更好幸福而更加努力,更加奋发了!

声明;图片系转载网络,文中仅表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