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一生气就打自己:找出这4个深层原因,才能制止孩子自残行为

 闲云a7ua0rusqq 2021-11-22

“孩子最近不知怎么了,像变了个人似的,只要一不高兴,就用手打自己的头。”

“我家宝宝一直都很乖,可是最近脾气变得很坏,只要一生气,就打自己,咬自己,有一次还拿头撞墙。这该如何是好?”

经常收到家长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喜欢打自己,难道这孩子天生喜欢自虐吗?

在《爸爸去哪儿》中,王诗龄Angela的可爱圈了不少粉丝,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她有一个问题,就是生气会脱衣服。在皮影戏游戏中,王诗龄因为将自己手中的道具砸别人的道具被爸爸喝止,王诗龄就生气了,而且一边生气一边脱掉身上的衣服扔地上。

文章图片2

打自己,咬自己,脱衣服、撞墙,甚至有的孩子会用刀片划为什么孩子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会选择伤害自己的行为?

儿童心理研究表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早在两岁之前就已经出现,并且在整个0到6岁的年龄期间迅速增加。其中4到5岁的学龄前儿童是攻击性行为的高发年龄。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统计,在过去的五年里,英国3-9岁的儿童伤害自己并入院治疗的人数上升了27%,。

在中国也一样。经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出现的比例大概是11%,男宝宝的攻击性强度是明显高于女孩的。

文章图片3

其实孩子最初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时候,攻击对象并不是自己,而是他人。可是为什么孩子后来会发展为现攻击自己的情况呢?

1、孩子通过打自己来控制父母。

有的孩子通过撒泼哭闹的方式威胁家长,而有的孩子则通过打自己的方式让父母妥协。

他们发现只要一打自己,父母马上会向自己“投降”。

“只要你们不听,我就一直打自己,你们一定会害怕。”

他们无法辨认这种行为是否恰当,在他们眼中,只要能控制父母,让父母答应自己的要求,关心自己,向自己妥协,他们就会不断复制这种行为。

其实这孩子的这种行为就是在利用父母的爱来威胁父母。

2、表达能力不足,于是用这种错误的方式表达愤怒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1-3岁左右的孩子,如果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比如你没有及时抱他,回应他等等,他就会使劲哭闹,甚至打自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已经逐渐萌发自我意识,但是却不具备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他无法清晰地表达他的思想,导致父母无法理解自己的情绪,满足自己的需求,。

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产生挫折感的时候,孩子就会选择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发生打自己的自我攻击现象。

有时候,我们认为这个孩子的性格暴躁,一言不合就伤害自己,实际上,他只是因为无法清楚表达,而选择了错误的行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3、当孩子对他人的“攻击行为”被阻止,攻击目标就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有一种父母是“绝对权威”型父母,他们会对孩子控制的非常严,在教育中,也很容易通过责骂暴力等方式来明确自己的权威地位,他们通过打骂孩子解决问题,不允许孩子辩解,反驳,在父母面前不能有任何情绪,你的所有悲伤、郁闷、愤怒都要憋回去。

《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指出:

一个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是由他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事情及他所学到的思考模式决定的。

“绝对权威型父母”的多度控制,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比较强,反映出的行为表现就是喜欢攻击他人。

然而一旦对他人实行攻击性行为,孩子就会被父母责骂后,与此同时,父母又没给出正确的情绪宣泄通道,于是孩子就会另找出口,将这种攻击性转向自身!

4、这是一种自我“救赎”的变态体现。

儿童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中说:

小孩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心理学认为,孩子早期对自我的评价主要来源于父母对他的评价,而且他很认同这种评价。

特别是敏感型的孩子,他们会很执拗地认同:“我就是个坏孩子。”于是孩子会认为这种孩子并不受大人的喜欢,他就会选择攻击自己,通过伤害自己,来讨好大人,他认为通过这种“自我救赎”的惩罚,父母就会原谅自己,爱自己。

如果父母不重视孩子打自己的不当行为,任其发展,时间久了,有可能孩子会质变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这种自我攻击性行为会变成“自虐型人格”,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因为不顺心的事伤害自己,甚至会出现轻生的举动。

纪录片《镜子》中,一男孩威胁父母说他要跳楼,孩子爸爸的反应是“我不信他有这个胆子,他就是说说,他经常这样威胁我们”。

孩子双眼通红,声音颤抖而激动地对记者说“我并不是说说,父母从来都不尊重我,被逼急了我真的会选择跳下去”。

文章图片8

2017年,江苏一10岁女童因为成绩不好服药自杀。她在遗书中说“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可能不在世了,因为我学习不好,我死不是因为爸妈,也不是因为老师,是因为我自己……”

她还说:“我走了你们也不用天天打我骂我了,虽然爸爸妈妈打我骂我,但我知道都是为了我好。”

从遗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在不停地责怪自己,她认为自己是无能的,是没有用的,是一切痛苦的根源,而结束痛苦的唯一方式就是杀死自己。

孩子的不当情绪得不到家长重视,得不到正确的纾解后,最终就会爆发为悲剧。

文章图片9

孩子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的幕后主导者都是不负责任的父母。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改变孩子打自己的不当行为呢?

1、理解和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

作为父母需要第一时间接纳孩子愤怒的情绪。而不是指责孩子的行为,要求孩子停止。

和孩子保持同水平线,目光直视孩子,或者拉着孩子的手,或者拥抱孩子,温柔地问孩子“宝贝,你现在是不是很生气?是因为玩具汽车坏掉了吗?”

家长要做到和孩子共情首先要让孩子意识到“妈妈是懂我的,是理解我的。”只有接纳孩子的情绪,才能获得孩子的认同,才可以得到孩子的倾诉,从而找到问题所在,纠正不当行为。

2、回应孩子的情绪和要求 ,帮助孩子梳理情绪

不要让孩子将不良情绪憋回去,而是应该鼓励孩子将坏情绪抒发出来。对于还不会语言表达的孩子,允许孩子将情绪通过转移到物体上发泄出来。

孩子拥有语言表达能力之后,,要引导孩子用语言把心理的不痛快说出来:,家长认真倾听。当孩子情绪抒发出后,孩子也会变得冷静下来,这个时候再进行下一步的引导。

让孩子明白拥有不良情绪是很正常的事情,谁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是情绪的宣泄渠道并不是只有暴力这一条,抒发情绪应该以不应该伤害他人,伤害自己为前提。

3、明确地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不当的,并制定规矩

在教育孩子上,不是嗓门大,暴力指数高就能赢得胜利的。而是要会用方法。暴力责骂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

正面管教提出要温柔而坚定地对待孩子。温柔是理解,坚定是底线,在理解孩子,接纳孩子情绪的基础上,明确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告诉孩子界限在哪里,告诉孩子打自己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是错误的。

英国心理教育学家马格特·桑德兰曾说:界限和规则是一门艺术,如果用好了,将会让孩子的社会能力、道德以及情感能力得到发展。

父母给孩子的爱,不应该是无条件的溺爱和无限制的宠爱,而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规则之下,所以要给孩子制定一定的规矩。要让孩子知道规矩的底线爱那里。

同时家长们要注意,如果孩子打自己的行为非常频繁,甚至出现比较严重的自残,譬如用刀片割伤自己,家长就一定要引起重视,求助心理医生。

戈尔丁在《蝇王》中写道:

一个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制止,在没有制度约束、惩罚机制的情况下,很容易做出野蛮举动。生物性中的恶便倾泻而出,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孩子打自己,貌似小问题,但是可以积累成为孩子人生中的定时炸弹,作为父母千万不可轻视,及时纠错孩子的行为,才能让这棵小树苗成长的更为笔直茁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