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26)一波三折(附音频)

 沉映香 2021-11-22
激荡四百年(26)一波三折
公元305十月十八,司马颙颁下诏书,痛斥刘舆兄弟胁迫司马虓叛乱,并让镇南大将军刘弘、平南将军彭城王司马释、征东大将军刘准,汇合刘乔,一起前往讨伐。
檄文终究是檄文,真正上阵还得靠自己人,司马颙将心腹大将张方任为大都督,让他统兵十万,和之前驻扎在洛阳的吕朗共会许昌。
不出所料,司马颙诏书上提到的那三个封疆大吏全都没有出兵,包括一向忠于王室的刘弘。不仅不出兵,他还加入了司马越的阵营。
刘弘为何如此?难道他也不看好司马颙吗?事情当然不是这么简单。
平定张昌叛乱时,刘弘和刘乔曾通力合作,一个在荆州指挥作战,一个扼守豫州要道,让张昌北进的企图破灭。
身为一个负责任的封疆大吏,刘弘不愿意豫州和荆州卷入战乱,也不想看到曾经的战友走上不归路。为此,他分别给司马越和刘乔写信,让他们放下往日的仇怨,共尊王室,维护天下太平。
然而,积怨已深的司马越和刘乔都不愿罢手。深感忧虑的刘弘又向司马颙上书,言辞恳切的劝说他以大局为重,充当调停人。
得到刘乔相助的司马颙自以为胜券在握,也不听刘弘的逆耳忠言,执意以武力解决。
眼见战事无法避免,刘弘很痛苦,到底该站在哪一边呢?深思熟虑之下,他决定站在司马越一边。
为何选择司马越呢?因为刘弘觉得张方过于残暴,一旦他和司马颙获胜,必将又是一片尸横遍野,百姓遭殃。
两害相权取其轻,刘弘的选择很无奈,却是最负责任的选择。
这些年来,在刘弘的悉心治理下,荆州的局面一片向好,但凡谋事有成,归功于部下,若有不成,则揽于己身,他的威望也达到了顶峰,从江汉直到岭南,莫不令行禁止,流民纷纷归附。
尽管如此,刘弘对晋朝却没有任何异心,对于野心家更是深恶痛绝。
李雄占据益州后,广汉太守辛冉走投无路之下投奔了刘弘,眼见刘弘得荆州人心,他动起了歪心思,劝说刘弘割据称霸。刘弘一怒之下将其斩杀,从此再也没人敢说类似的话。
国家昏乱之时,有人选择维护一己之私利,也有人选择护佑一方之安宁。批评刘乔或许是一种苛责,但我更钦佩刘弘的选择。
这时,趁着司马虓的主力刘琨驻扎在荥阳,刘乔突然出兵,进攻他的老巢许昌,猝不及防下,司马虓被杀得大败。
得到消息的刘琨回师救援,但城池已破,只得和刘舆、司马虓一起逃往河北,走得太匆忙,竟连父母都落入了刘乔之手。
幸好,刘乔还算有点底线,没有为难刘琨的父母。
皇甫昌在洛阳的复辟闹剧,虽以失败告终,但也启发了一些野心家,你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或许是一条终南捷径呢。
十一月,一个名叫周权的立节将军按捺不住内心的投机欲望,诈称收到司马越的檄文,自称平西将军,恢复了羊献容的皇后之位。
羊献容是被张方所废,她的废立代表了政治立场,洛阳令何乔是支持司马颙的,立马起兵杀了周权,再度废黜羊献容。
这是羊献容的第四次被立和第四次被废,持续时间不过几日,魔幻、荒诞得有些不真实。
听说羊献容再次被歹人所立,司马颙非常恼火,想要杀了她,免得日后又有人将她抬出来讨伐自己。
赐死羊献容的诏书送到洛阳后,司隶校尉刘暾不同意。他认为,羊献容是个孤家寡人,无权无势,她之废立完全是身不由己,杀这么一个可怜、无辜之人,只会让天下人同情她,于社会安定没有好处。
司马颙很生气,你一个徒有虚名的司隶校尉,凭什么跟我说三道四?让驻扎在洛阳的吕朗拘捕刘暾。
没有一兵一卒的刘暾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逃往青州,投奔高密王司马略,羊献容却也因此躲过一劫。
之后,羊献容一直待在洛阳,等待着一个真正的英雄骑着高头大马,手握十万雄兵,将她立为名副其实的皇后。
十二月,吕朗进抵荥阳,司马颖进据洛阳,形势完全倒向了司马颙。
当所有人都以为司马越可能再次争霸失败时,一个惊才绝艳的人物改变了这一切,他是刘琨。
刘乔偷袭司马虓成功后,逃到冀州的刘琨重整旗鼓,他先劝说温羡将冀州刺史让给了司马虓,然后亲赴幽州向王浚借兵。
幸好,念在是同盟的面子上,王浚借给了他一部分兵力。
谁能想到,凭借这借来的兵力,刘琨竟接连击败了司马颙派来追击的王阐和石超,并斩之。紧随其后的刘乔不敢撄其锋,主动退军。
士气正盛的刘琨挟战胜之势,先在廪丘击败司马楙,逼迫司马楙回到自己的封国,然后前往萧县迎接司马越。
前往萧县的过程中,刘琨和刘乔之子刘祐相遇,一番激战,刘祐兵败身死。刘祐既死,刘乔的部众就此崩溃,逃往南阳。
这是一次不可思议的逆转,刘琨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扭转了战局,由此名扬天下。
刘乔溃败,司马越得以继续西进,进军至阳武。眼看盟军形势大好,王浚不甘落于人后,派出麾下大将祁弘率领鲜卑和乌桓骑兵作为司马越的前驱。
得知刘乔惨败的消息,司马颙傻眼了,继而是惊慌失措。短短数月之间,局势如此跌宕起伏,远远超过了他的心理承受范围。
心烦意乱之下,和谈的想法再次浮上司马颙的心头。
其实,开战之初,司马越就曾派人前往长安劝说司马颙,让他将司马衷送回洛阳,两人分陕而居。
前往劝和的两个人一个叫缪播,一个叫缪胤,缪播是司马越的心腹,也是缪胤的堂兄,而缪胤是司马颙前妻的弟弟。
司马颙对前妻的感情很深,爱屋及乌之下,对缪胤也怀有特殊的感情,一度想要同意与司马越和解。
得知司马颙要与司马越和解,张方慌了,因为司马衷是他胁迫来的,如果司马颙接受和解,意味着要有人承担之前的罪责。
为了自保,张方对司马颙道:“长安形胜之地,国富兵强,奉天子以令诸侯,谁敢不从?何苦拱手让出受制于人!”
恰逢公师藩起兵、刘乔反正,司马颙暂时放弃了和解的想法。
如今,公师藩下落不明,刘乔大败而逃,形势急转直下。司马颙再次动起了和解的念头,却又担心手握重兵的张方不同意,犹豫不决。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人的心理防线也是如此,一旦心中出现了一个念头,就如同一个癌细胞在慢慢扩散,如果再有一个外部因素,那就将彻底冲破理性的闸门。
司马颙麾下有一个名叫毕垣的参军,曾经受到张方的侮辱而怀恨在心,他看出了报仇的机会,对司马颙道:“张方屯兵霸上,却盘桓不前,应该防备他生出异心。他的亲信郅辅知道他的图谋,可以召来问问。”
缪播和缪胤也趁机进言道:“只要杀了张方向天下谢罪,山东可不劳而定。”司马颙动摇了,遂派人将郅辅召到长安。
郅辅,本是长安富豪,和张方关系亲密,被任为帐下督。
公元306年春,当郅辅回到长安时,毕垣提前找到他,问道:“张方欲反,人人都说你知道这件事。大王若问你,你该怎么回答?”
这句话问得很艺术,一开始就将郅辅置于谋反的罪名之下,让郅辅方寸大乱,也就可以乘虚说动他。
果然,郅辅慌了,惊道:“我真不知道这事儿啊,我该怎么办?”
看着惊慌失措的郅辅,毕垣笑了,有钱人就是好说话。在他的蛊惑下,郅辅决定背叛张方,张方的命运就此注定。
接着,郅辅入见司马颙,司马颙开门见山道:“张方谋反,你知道吗?”
“知道,知道。”郅辅连连点头。
“让你去杀了他,可以吗?”
“好,好。我一定将功折罪。”
于是,郅辅拿着司马颙的信回到霸上面见张方。趁着张方在灯下拆看时,郅辅忽然动手,一刀砍下他的脑袋,一代悍将黯然谢幕。
论打仗,张方或许是位优秀的将领,若论人品和所作所为,他早就该死了。
回到长安后,郅辅被任为安定太守,张方的头颅则送到了司马越面前。
看着张方的头颅,司马越哈哈大笑,没了张方,我为何要跟你讲和?打,继续打,狠狠的打,给我打到长安去!
司马越断然拒绝了司马颙的求和,让司马模率领部将宋胄、冯嵩等人向洛阳推进。首当其冲的司马颖害怕了,想要回到长安,但听说张方已经被杀,他连长安也不敢回,躲在华阴瑟瑟发抖。
屯驻荥阳的吕朗看到张方的头颅后,也心无斗志,向刘琨投降。
随后,司马越派祁弘、宋胄、司马纂等人率领鲜卑骑兵前往长安迎接司马衷的圣驾,以周馥为司隶校尉、假节,都督诸军,屯渑池。
短短半年,司马越和司马颙之间的局势一波三折,是他们棋逢对手、势均力敌吗?不是,是菜鸡遇上了菜鸡,局势跟着运气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