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用型大学、职业本科、高职的特点!职业大...

 wwhhyy7277 2021-11-23
应用型大学、职业本科、高职的特点!

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就在于校企联合培养的双元制教育(有的叫订单班),培养出高技能人才,既会动脑又会动手。像德国的高职,校企距离很近的,一周学校上3天课,2天在企业实训。

我们市的职业技术学院,60~70%的专业是校企订单班。有本市的3家百亿级的大型企业,还有多家十亿级的企业。有本市本省的企业,也有沿海城市的企业。本市的企业,基本上可以都可以在企业实训一周(工厂就建了实训室),现场教学(比如数控技术班、机电一体化班、电子信息工程班、大数据与会计、跨境电子商务等)。

而沿海城市的企业订单班(比如三甲医院的护理班,五星级酒店的酒店管理班,农业企业的现代农业班,建筑企业的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班,新能源汽车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班,通信类公司的计算机应用班等),则是集中最后一个学期实训。

德国比较小,很多企业零零散散分布在村里,所以一些学校可以做到一周3天在学校上课,2天在企业实训。中国面积比较大,像我们市的高职,一般学校离企业比较近的(本市本省的),则一个月在企业实训一周,或一个学期在企业实训一个月。而跨省的,就集中在最后一个学期实训。这个具体看学校与企业的距离而定。

像我们本市几家企业订单班的学生,毕业后,如果加入这几家企业,一般给予技术员或助理工程师职位,毕业月薪4000~6000,大学学费分3年报销。

所以,职业本科、高职是应用型大学,职业本科、高职的老师,和普通学术研究型大学的老师不同,职本高职的老师,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又得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双师型人才更受职本高职欢迎。在职本高职,一个硕士学历+3年工作经验的老师,大概率比一个应届博士毕业生强。在中职,一个本科学历+3年工作经验的老师,大概率比一个应届硕士生强。

而学术研究型大学,老师的学历则是越高越好,一个博士毕业的老师,大概率比一个硕士+3年工作经验的学术研究能力强。

所以,职业本科、高职与普通大学,一个侧重应用教学,一个侧重学术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决定了对老师的要求也不同。假如职业本科、高职的老师,也像普通大学一样,一味追求博士,而忽视实践技能,也追求于发论文,那职业本科、高职最后就会和普通大学同质化,没差异。

所以,应用型大学、职业本科、高职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普通大学是培养学术研究型、理论型人才。应用型大学、职业本科、高职的特点在于:双元制、技能型的定位。定位不清楚,最后就会变得和普通大学同质化,最后演变成为三本、四本。

看一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招聘的拟录取人员中,几乎都是985/211博士。很少看到硕士+三五年工作经验的老师。所以,感觉职业本科、高职,有和普通学术型大学同质化,沦为三本、四本的趋势。

总之,按照职业教育的定位,其特点就是:双元制、技能型,一切以就业为导向。如果一个应用型大学、职业本科、高职,双元制的比例50%都不到,对老师的招聘标准是唯学历至上,而非学历+技能(或经验)综合考虑,那这个职业本科、高职和普通的大学不知有何本质区别?

国际上公认比较权威的四个大学排行榜:USNEWS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和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排名的绝大部分评价指标都和学术有关。与就业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而应用型大学、职业本科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如果也要搞应用型大学排行榜,那最主要的指标就是就业率、就业质量(薪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奖项等指标了。

所以,应用型大学、职业本科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别与学术型大学搞成同质化。德国企业的CEO,25%出身于高等职业教育,可供思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