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发了一篇名为《师傅传我快速出功夫的秘法》文章后,引起了不少的反响,纷纷向我咨询练习方法,我应该是写了练习方法的,怎么还有那么多人在咨询? 于是,我又重看了那篇文章,方法的确是写了,可能大家没发现,文章开篇那张图片就标明了练习方法,可能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但大道至简,至简即至深,简单的是练功方法,深奥的是其中的练功体会,但这些练功体会是因人而异的,只能作为参考之用,它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因此,在那篇文章上我也谈了一下我的练功体会。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一点,我试着描述清楚一点练功方法,其实看懂了那张示意图,以下说的这些细节就没必要太在乎了。 坐盘抱极式练习方法: 一、调形: 1.两脚与肩同宽,不能太窄或太宽,可以参考立定跳远将跳未跳那个站立宽度为准,按照自己起跳的宽度为准。2.两脚微微弯曲,开始练习时曲度不必太大,可以站高一点,随着日久功深再慢慢增加曲度,也就是说可以蹲低一点,这个是自然而然的下蹲,不要一开始就蹲得太低,这样会造成腿脚的僵硬和紧张,不利于自然的“抻筋拔骨”,千万记住,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你主动去撑拉的。 3.身板稍微向前倾,不能后仰,不能垂直于地面,何解?人体结构和重心问题,向前倾有利于身心放松,以及气血通畅。4.头部轻轻领起。5.眼睛可以闭上或者放在双手意象处。6.特别注意的是肩膀要放松,端起则容易气满填胸,不利气沉丹田。 二、调心: 1.形体做好后,需要用心去调整好自己呼吸,千万记住不能主张主动去玩弄自己的呼吸,自然呼吸即可,万万要注意这个。2.把自己的心意,叫注意力吧,把注意力转移到身上来,找个自己认为舒服的地方放着即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就可以放在双手虚抱的“意象”上。 3.意象:以意作象,意想双手抱球,球是想象出来的,想象得越真实越好,球的大小不重要,球的轻重不重要,叫做“虚实相生,无中生有”,但不能用意太过,慢慢来有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三、大原则:松静自然。 1.周身要放松。这个刚开始很难做出来,需要自我去调节,把身心紧张僵硬的地方调节好松开来。 2.阴阳调和了(身与心),就松松静静的等着身与心给你的系列反应,一开始肯定是紧张僵硬,腿难受,心很煎熬,站不了多久。原因是自己没调整好身心,出现了就自己调整过来。这个阶段过了,可能就会有“气感”出现了,气感是“八景十六触”(一动、二痒、三凉、四暖、五轻、六重、七涩、八滑,复有八触为:一掉、二猗、三冷、四热、五浮、六沉、七坚、八软),气感来了会有种身心舒畅感,有种“体酥”感。记住这些气感是可遇不可求的,也不能留恋它,出现了就出现了,不必留恋,来者不拒去者不留。 3.也会有前文所说的“松长、松沉、松空”的阶段出现。体感各异,因人而异。 坐盘抱极式练习方法已描写详尽,其实按照那上面这么细节来实践是很难放松开来的,容易造成紧张僵硬,不如就按照那个示意图来练更加容易放松,更加容易进入状态,两者都可以,随大家各人喜欢吧。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是,练这个功法是轻松自然慢慢增加难度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练功期间身体如有不适,请停下练习,再对照练功方法理解正确再去练习即可。祝学有所成! 阅读须知: 欢迎大家关注本公众号, 太极人都是修身养性之人, 千万不要以单篇文章观点来以偏概全, 千万不要只以技击来衡量彼此功夫境界, 千万不要偏执己见阻碍自我功夫进步, 我们以武汇友, 我们以太极为缘, 一起在太极拳的时光里慢慢变老, 一起在太极拳的岁月里悠然静好, 一起在太极拳的研习中感悟身心至宝, 一起在太极拳的进步中完善自我, 一起在太极拳的境界中超越自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