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反消费主义》:为什么我们喜欢买买买

 流浪痴人 2021-11-23

本书作者梳理了凡伯伦、齐美尔、马克斯·韦伯、约翰·德·格拉夫等不同的反消费主义思想,并加以分析和反思,倡导可持续的、生态的新的消费方式。

消费主义以消费作为人生的终极目的,注重对名牌商品、时尚商品、奢侈商品的购买、占有和使用,倡导过度消费,是一种以消费构建身份认同、彰显社会地位、实现自我价值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我们现在正处于物欲横流,提倡消费主义的社会里。

为什么我们喜欢消费、过度消费?

1

当然人活着就需要消费。

衣食住行,这是人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满足这些需求,我们就要消费,也是最基本的消费。

但是人都是有欲望的,是不会满足于这些基本的需求的。

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求比喻为一个金字塔,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等级。

人们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就会向更高的需求追逐。

人是社会性动物,活着不仅仅只是为了吃喝拉撒,还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自身的归属感以及彰显自己的价值。

可是归属、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比较难以实现的,不是说你努力了就能得到的。

许多人背井离乡,去到别的城市工作打拼,可能最后还是无处可归,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2

网络时代,通信发达,信息爆炸。人们每天都会主动或被动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识。

我们每天也会接收到很多产品和广告,它们无处不在。

那些产品都是请那些明星偶像来代言,广告里把产品说得不是商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态度,一种价值观,一个概念。好像告诉人,只要你买了这个产品,你就拥有了和现在不一样的生活,比现在更好的生活。

人们想拥有比现在更好的东西和生活,想通过拥有和别人一样的东西来实现,于是就买买买。什么明星、网红同款,看现在流行什么就买什么,而不管自己是不是需要,也不管自己买来的东西是否实用。

看到自己的喜欢的明星在用什么手机,自己也要买一样的;看到网上直播带货,大家都在买,于是自己也买;现在流行什么服饰,自己也要穿。

好像觉得自己穿着明星同款的衣服,背着网红一样的包,去了网红地打过卡,就能得到了别人的羡慕与尊重,自己就是个有身份的人,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同。

人们总是想通过外在的东西,衣服包包化妆品鞋子手机,来获取到别人对自己的认同与尊重,证明自身的价值。

可那是不实在,很虚无的东西。衣服包包很快就过时了,明星又代言了新的化妆品,鞋子买来没有穿过,电子产品又出新的了。

商品在被购买之后,按照经济学的规律,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的现象,但消费者总是幻想通过增加购买商品的种类和数量来弥补这种递减的收益。这就出现了购买得越多,越不满意,越要购买的怪圈。

买买买一时爽,一直买火葬场。

人们会买来很多用不到的东西,甚至有些连快递袋子都没有拆,等要清理的时候才发觉,不知道当时自己为什么会买。

3

广告告诉你穿上这些鞋,跑步都会轻松许多;时尚模特说你的衣柜里少一件衣服,买了这一件,你就会拥有了时尚;那些商家网站,把什么节日都当成了购物节,告诉你节日到了,买我们的东西送亲人、送爱人、送自己,不要辜负了别人,不要亏待了自己。让你觉得好像不买东西就对不起别人,对不起自己了。

总之,我们是很难避免买买买的,但是我们所需要的社会归属、价值认同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是难以通过买买买来实现、满足的。

所以,当下次再想买东西时,首先要问问自己:我买这个东西是为了什么,它是否实用,对我是否有用,是不是现在就需要买?这样,或者会少买很多没有用的东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