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动力的高手-傻瓜式践行

 兰山书童 2021-11-23
我是一个收藏狂,别人都爱买衣服、包包,我却爱购买课程,什么提升思维方式、怎么写作、怎么剪辑等等,想学的东西太多了,每次看到那些课程介绍就忍不住自己蠢蠢欲动的心,想象着学完这十几节的课就可以像老师一样的牛。

我是挺好学的,也挺贪心的,可是看了很多,而且还认真做笔记,怎么还是老样子,啥技能也没掌握,高深的思想和方法也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长期下来,再次回顾之前学习的笔记,就像刚刚认识它,没有什么印象了。

我之所以购买这么多课程,是期待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我构想好了自己要成长的方向,而且有一个宏大的目标,比如成为一名作家,整日沉浸在这种幻想里,嗨!读完这几本书就学会写作了,写几篇文章就出名了,影响力大了就成作家了……现在想来真是太天真了,可是这是我真实的遐想,而且觉得来日方长,只要自己不停成长,有一颗向上的心,一切都不是问题,想了这么多,这么长时间,可是我却一篇文章也没有发过,看了这么多课程,做了这么多笔记,我却一个利用上的实际技能也没有,我才意识到我的成长出问题了。

一个人该怎么斩断幻想,踏实行动呢?

其中一个阻碍了行动的步伐的想法就是:要看到结果再行动,如果结果不明朗,或者存在不确定性,我就只在观望,不愿付出实际行动,做出付出和努力。

都说写作有用,我也喜欢,具体说你写到什么程度能赚多少钱,写多久能赚钱都不知道,谁也无法保证,那我就吝啬付出,好像惜墨如金,同时还幻想不止。

现实是只有努力了目标才更清晰,才会离目标更近一步,思考很重要,但光想不做,贻害无穷。

人人都说学好英语很重要,但是这个理由不足以激起行动的热情,在有些人看来,学好英语无非是跟外国人聊聊天,之所以他们认为学英语没用,是因为他们没看到要用英语的地方和机会。

这个世界是有认知层次的。处在下一个认知层次的人往往看不到上一个认知层次的风景,因而只能用狭隘的视角来判断:学这个东西没用。

阻碍行动力的另一个想法就是:总会以为做成一件事很容易,特别是当自己从来没有主动做成过一件事情的时候,于是生出很多不切实际的欲望和想法,而欲望越多,就越做不成事。

我因为想成长而焦虑,焦虑的去学习更多东西,每次学习因为浮躁的内心无法投入时间做到深入,于是获得很少,更加焦虑,形成恶性循环,却没有实质改变。

当你真正尝试去做成一件事才会发现做成一件事的不容易,才会知道自己能做的事很少,认清现实,结合现实,就能减少很多欲望,焦虑消减,面对一件事也更专注了。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像某某年纪轻轻年入百万的消息经常在身边听说,这样的环境下静心做事更加难得,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不要焦虑和贪多,因为成长的规律就是一步一个脚印,不如低头看路,慢慢成长。

以上两个不对的想法要及时认清,当不计得失的行动起来,事情更趋向成功。

在努力的过程中,还需审视一下自己的行动量,看它是否突破了发生改变的阈值。努力程度低于这个阈值,你的行动就会收效甚微。所谓量变引发质变,量没达到,就无法达到顿悟。

就像我原来在学习中接触到的一个概念,以自己之前的认知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直到某一天突然理解了,而且特别透彻,这是经过了一次次的深究和思考,尝试和练习,才最终得以掌握,幸亏当时的自己没有放弃。

养成一个习惯亦是如此,总有特别动摇很难度过的时候,这时如果度过了就成功养成了新的习惯,坚持下去就不太难了。

我们要专注、要持续行动,直到突破阈值,这样才能看到更高层次的风景。

苦苦坚持源于理智,做一个有理有据的“傻瓜”,不是别人说好就好,还有自己的判断,科学的认知。比如我之前不知道一些大脑科学,精力的管理,大脑的习惯等,知道之后就能更加理智,并能运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