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屏风散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通润山水 2021-11-23

玉屏风散

一、古方简介

【来源】《医方类聚》。

【组成】防风9g,蜜炙黄芪9g,白术9g。

【功用】益气固表。

【主治】肺卫气虚证。汗出恶风,面色皖白,易感风邪,舌淡苔薄白,脉浮虚。

二、临床新用

(一)内科疾病

1.咳喘

【案例】某女,63岁,教师。患气喘病多年,平时反复咳嗽,声弱不显,短气,喉间有痰,动则气喘,自汗畏风,胸闷,逢感冒上述症状加重,甚则夜间不能平卧。舌质淡红,脉细数。证属久咳伤肺,肺气虚弱。治宜补肺益气定喘。处方:炙黄芪30g,炒防风、生白术、人参、麦冬、炙紫菀、炙款冬花、炒苏子各10g,五味子5g,北沙参15g,服7剂。

二诊:服前方诸症获愈,惟活动后气喘明显,嘱继服原方20剂,后服玉屏风散以固疗效[刘利鸣.玉屏风散临床新用.吉林中医药,1994,(5):32]。

【按语】肺为气之主,肺虚则气失所主,故见气短而急,语言无力,咳声低弱等症状。可见本病以虚证为主,补肺益气固本是治疗本病的首则,酌情配合化痰降气之品。《医宗必读·喘》云“治虚喘者补之未必即效,须悠久成功”,所以本例需长时期投药方可奏效。

2.冠心病

【案例】某男,53岁,工程师。患者近1月来时感心悸,心慌,左胸发闷,出微汗,乏力,头晕,寐差,四肢时有发抖,逢感冒时症状明显。舌淡,苔薄白,脉缓结。血压正常,心电图提示:隐性冠心病。证属气血亏耗,心失所养,心阳不振,气血失于调畅。治宜补益心气,兼通心阳,佐以理气活血。处方:生炙黄芪各50g,炒白术、炒防风、麦冬、瓜蒌皮各10g,丹参、炒枣仁、人参各20g,桂枝、檀香各5g,服7剂。

二诊:药后体复,症状反复不稳定,夜寐不佳。治宜原方再加远志、老薤白各10g。服15剂后自感症状消失,嘱每月定期服本方10剂,注意休息[刘利鸣.玉屏风散临床新用.吉林中医药,1994,(5):32]。

【按语】《证治汇补·惊悸怔忡》云“人之所亢者心,心之所养者血。”患者平日劳心思虑过度,损耗心血,血虚不能养心而致发病。方中玉屏风散、人参益气养心,健脾固表;佐以檀香、丹参、桂枝、薤白等通心阳,活血化瘀,以达气旺血生之目的。

3.胃黏膜脱垂征

【案例】某男,44岁。因上腹疼痛曾入某医院拟诊为“慢性胃炎”,服碱性药后疼痛无缓解,故转院医治。诊见:胃脘胀痛,进食痛甚,右侧卧位痛剧,左侧卧位痛减,呕血,嗳气,腹胀,少气懒言,乏力,面色比白。舌质淡,脉细弱。X线胃肠钡剂检查:幽门管增宽,其中可见脱垂黏膜皱纹,球部呈“覃状”变形,球底部呈现残缺阴影,胃蠕动增强。诊断为胃黏膜脱垂征。证属中气下陷,治以益气升陷止血。处方:黄芪30g,白术15g,防风10g,水煎冲服大黄粉4g。

二诊:3剂呕血止,胃胀痛好转,原方去大黄粉,继服1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X线复查:球底部残缺阴影消除,幽门管恢复正常。故出院调理。随访1年未复发[毛新宽.玉屏风散新用举隅.浙江中医杂志,2003,(1):53]。

【按语】此案是中焦之气下陷,气虚则摄纳无力,引起组织器官功能异常,气机失调为其主要病机。依据“虚则补之”、“异病同治”、“陷则举之”的原则,选玉屏风散加味施治。方中黄芪、白术并用,重在益气以抹正治本,正气盛,则推动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正常运行,使之气机调畅,气陷之证得以改善或转愈。防风取其镇痛作用以治其标。根据兼症,加大黄止血,药证合拍,病症得除。

4.慢性结肠炎

【案例】某男,33岁,已婚,干部。主诉:泄泻频作(10~20次/日),泻下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腹痛月余。患者1月前,出差外地,饮食不洁,归途腹痛腹泻,自服土霉素不效,回单位后泄泻无度,夹黏液、脓血,腹痛,里急后重。曾在某医院住院治疗,拟诊痢疾、结肠炎,用过多种抗生素和中药白头翁汤等药物治疗,疗效欠佳。诊见:患者体胖面白,无寒热,胃纳一般,口不渴,腹痛尤以右下腹明显,大便稀烂,夹黏液和少量脓血,日8次,量少,双手有散在性红痕,瘙痒,双肺可闻干啰音。舌淡红质嫩,苔黄厚腻而润,脉弦缓。大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黏液(+++)。大便培养3次无菌生长。血、尿常规、肝功能检查均正常,心肺透视正常。胃镜见:慢性浅表性胃炎。肠镜见:慢性结肠炎。病理活检报告:结肠黏膜呈慢性炎症改变。中医诊为泄泻(脾虚湿困)。治拟益气健脾,行气化湿。方选玉屏风散合平胃散加减,处方:黄芪、白术各30g,苍术20g,防风、广木香(后下)各10g,云茯苓25g,3剂。停用西药。

二诊:服上药后,大便每日减至4次,里急后重和腹痛均减,黏液和脓血也很少。仍以上方稍加减,或加藿香10g,或加车前子15g或白芍115g,陈皮6g。治疗月余,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日1次。肠镜复查,前后3次对照,有明显好转而出院[何其宽.玉屏风散加味临床运用三则.新中医,(11):43]。

【按语】患者为脾肺两虚之体,况加饮食不洁,重伤脾胃,运化失常,以致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湿困气滞,故泄泻频作,里急后重,腹痛,便带黏液及脓血。舌苔虽黄,实为嗜烟茶之染苔;舌质嫩润、苔厚腻才是脾虚湿重之象。前医以为湿热之证,广投白头翁汤,不效可知。故以玉屏风散大补脾肺之气,强脾实卫,以复脾肺升降之功,此扶正固本之治。苍术燥湿运脾,茯苓健脾渗湿,木香行气化湿止痛,使湿化气畅,此祛邪之用。诸药合用,扶正祛邪,脾旺运健,清者升,浊者降,泄泻遂止。

5.便秘

【案例一】某女,40岁,已婚,工人。患者素有痰饮病,时咳嗽、咯白痰,神疲肢倦,面色艾白,纳差,近半年来大便极端困难,几日或10多日1次,先硬后溏,良久方出,或时用手指挖出,便时满身大汗,气促气喘,头晕眼花。舌淡,有齿印,苔白微腻,脉虚无力。证属脾肺气虚,传导失职,腑气不通。治宜益肺补脾,利气通便。以玉屏风散加味,处方:黄芪、白术各30g,柴胡、防风、杏仁、炙甘草各10g,枳壳15g,4剂。

二诊:药后大便果通,上述诸症均有好转。但停药后大便又不通畅,嘱每周服药2~3剂,坚持3月,果收良效[何其宽.玉屏风散加味临床运用三则.新中医,s(11):43]。

【案例二】某男,47岁,干部。便秘10年之久,每3~4日大便1次,先硬后溏,解便乏力,强努排便促致肛裂出血,肢体倦怠,气短心慌,自汗出,面色皖白。舌淡,少苔,脉濡而缓。证属脾肺气虚,健运失职。治以益气助阳,扶健脾胃。处方:生黄芪12g,炒白术、防风、白芍、鸡内金各10g,升麻、柴胡各5g,当归、肉苁蓉各12g,熟大黄6g,3剂,水煎服。另配地丁、白茅根各10g,3剂外洗。

诞二诊:服上药6剂,大便每日1行,已不硬,出血亦止,仍觉肢体乏力。守上方增炙黄芪15g,桂枝5g,党参10g,鸡血藤12g,继进6剂,再以安坤赞育丸善后告愈[靳宜兰.临床应用玉屏风散的体会.河北中医,1986,(2):41]。

【按语】本例便秘,皆因肺脾气虚,升降失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传导失职所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虚不得肃降,”则大肠津液不布,再则大肠推动无力,糟粕久停肠道,必致便秘。故以玉屏风散合柴胡补气、提气,以复脾气主升之职;又合枳、杏补气、降气,以复肺气主降之职;山药、鸡内金健胃运脾;肉苁蓉、当归、白芍润肠通便。诸药同用,恰合病机,升降正常,腑气得通,便秘可除。

6.水肿

【案例】某女,47岁。面目浮肿1年有余,屡治未效。平日恶风自汗,少气懒言,纳谷欠甘,腹胀便溏,每逢感冒浮肿骤甚,面色比白而浮,按之应指。舌淡,苔薄白,脉濡缓。证属脾肺气虚,风客玄府。治以补脾益肺,疏风解表。处方:生黄芪15g,炒白术、炒杏仁、苏叶、桔梗、焦三仙各10g,防风、陈皮各9g,防己20g,桂枝5g,姜枣引水煎服。服药3剂浮肿已消,再进3剂告愈[靳宜兰.临床应用玉屏风散的体会.河北中医,1986,(2):41]。

【按语】此案属卫气不固,邪客玄府,肺失宣降,清阳不升之“气肿”。选玉屏风散固里卫外,驱除风邪,加苏叶、桂枝温通腠理,陈皮醒脾升阳,姜枣调和营卫,表里同治,正气得复,邪从外解,浮肿消除。

7.痹证

【案例一】某女,42岁,1997年3月22日就诊。患周身关节游走疼痛已数载,曾在某院查抗“0”>500U,血沉50mm/小时,类风湿因子(-)。拟诊为风湿性关节炎,先后用消炎痛、阿司匹林、布洛芬和中药祛风化湿、散寒止痛剂治疗,疗效不巩固。刻下:关节疼痛颇剧,有冷风彻骨感。诉平素易汗,且疼痛每于汗后加剧。观其面色白,舌质淡隐紫,有裂纹,体胖大,脉涩。此乃卫气虚,无力托邪外出,风湿之邪留恋不解,痹阻经络所致。方取玉屏风散加味:生黄芪20g,生白术15g,防风12g,寻骨风、鸡血藤各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患者守上方服用20天后,自汗已瘥,亦无冷风彻骨感,关节疼痛逐步减轻。复查除血沉20mm/小时外,余均正常。又于前方加入熟地10g,乌梢蛇6g,坚持服用52剂后,疼痛缓解。随访至今,未再复发,[张洪俊.玉屏风散临床新用.中国民间疗法,2004,12(12):50]。

【案例二】某女,47岁。四肢麻木2月,伴气短心悸,体倦畏风,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濡。证属脾肺气虚,邪中于络。治以益气固表,养血通络。处方:生黄芪20g,炒白术、防风、苏叶、荆芥各9g,山药、当归、炒枣仁、鸡血藤、神曲各10g,桂枝5g。水煎服。3剂肢麻明显减轻,继进前方6剂,肢麻尽解[靳宜兰.临床应用玉屏风散的体会.河北中医,1986,(2):41]。

【按语】此证系脾肺气虚,卫外不固,风客经络之候。本患者平素易汗,汗出后痛剧,有冷风彻骨感,若单用祛风之品,必致其卫气更虚。故治疗时先予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使卫表固,风邪不易侵入。二诊时卫表已固,故加桂枝温通经脉,熟地以滋养肾精,乌梢蛇搜风以祛其邪。标本同治,终致顽疾获愈。正如《金匮方论》所云:“夫治风者,不患无以驱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昧者不知托里固表之法,遍试风药以驱之,去者自去,来者自来,邪气留连,终无解期矣。”

(二)外科疾病

1.慢性荨麻疹自面

【案例】某女,28岁,已婚,农民。患者自幼常出风疹块,屡治不愈,每逢冬季或刮风下雨,每每发作,瘙痒难忍,痛苦难堪。诊见:体胖面白,全身可见大小不等风疹和抓痕,痒甚,怕风,腹时隐痛,便溏,旧日2次,纳一般。舌淡,苔白,脉濡细。证属脾肺气虚,卫外不固,一感风寒之邪,则营卫不和,腠理不通,气血不畅,遂致出疹痒甚。治以益气固表、散风寒、调营卫,温通腠理。方以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处方:黄芪30g,白术、桂枝、白芍各15g,防风、当归、紫苏叶各10g,炙甘草6g。

二诊:药进4剂,竟收奇效。为防复发,嘱每周服药3剂,调治月余未再发[张洪俊.玉屏风散临床新用.中国民间疗法,2004,12(12):50]。

【按语】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致敏原是多种多样的。本例由于正气内虚,卫外不固,风邪侵袭,营卫不和,腠理不通所致。方用玉屏风散大补脾肺之气,实卫固表,以起挡风之用,御风之功;桂、芍解肌表,调营卫;归、苏温通腠理,祛风止痒。诸药共用,补散兼施,营卫并调,正气内存,卫表固密,邪安能犯。

2.皮肤瘙痒症

【案例】某男,45岁,2001年3月初诊。诉近1月来出现全身皮肤瘙痒难忍,人夜尤盛,严重影响睡眠,瘙痒以腰腹部及四肢为明显。曾服息斯敏、噻庚啶等西药治疗,未见好转。诊见:全身皮肤未见异常,面色少华,神疲倦怠,微恶风寒,四肢重着乏力,纳呆,大便时溏,舌淡胖,苔薄腻,脉细弱无力。此属肺脾气虚,卫外不固,风邪人侵。治宜益气固表,养血祛风。方选玉屏散加味。处方:黄芪30g,白术15g,防风10g,党参、(山药、扁豆、白芍、当归、刺蒺藜、苡仁各12g,蝉蜕6g。水煎服,每天1剂。服用3剂后,皮肤瘙痒症状明显减轻,纳眠改善,精神渐佳。原方继进7剂,诸症悉平[张洪俊.玉屏风散临床新用.中国民间疗法,2004,12(12):50]。

【按语】本例皮肤瘙痒症,四诊合参,属肺脾气虚,卫气失其充养,以致卫表不固,风邪乘虚而入,出现全身皮肤瘙痒。故治疗上选用玉屏风散以益气固表,辅以常参、山药增强补气之功,使肺脾气旺,则卫气得以滋养,卫表坚固;再佐白芍、当归、蝉蜕、刺蒺藜、扁豆、苡仁,养血祛风除湿。方证合拍,药切病机,使邪去正复,瘙痒自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