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顾茅庐之诸葛篇:如何塑品牌?

 张苏君 2021-11-24

三顾茅庐的典故,国人耳熟能详。这是《三国演义》中极重要的事件,三分天下的雏形,就在草庐中推演、奠定。

这是刘备与诸葛亮的“双赢”。刘备遇军师,明确战略规划,清晰军事战术,赢得天下。诸葛亮逢明主,尽情施展抱负,实现人生价值,赢得生前身后名。

站在现代管理的角度,三顾茅庐全过程,策划精妙,布局娴熟,三次造访却不觉其烦,循序渐进中渐入佳境,绝对是品牌营销的经典案例

1

序曲

大型歌剧、舞剧开幕前,常有序曲,叙述全剧发展的关键场面,代表主角旋律。

三顾茅庐为重头戏,序曲必不可少,两位人物拉开精彩的帷幕。

一位是徐庶。喝过送行酒,流过惜别泪,轻轻地我走了,只留下一个远行的背影让刘备目送。又折返回来,专门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特别交代:务请特别重视,刘董您要亲自去请,如能请来就赚大了。相当于周朝得姜尚,汉朝遇张良。

刘备不太放心,问及二人高下,徐庶说道:我和他相比,就像驽马比麒麟,寒鸦配鸾凤,人和人的差距就这么大。他自比管仲、乐毅,在我看来太过谦虚,这两人比不上他,只能用八个字形容:经天纬地,天下第一!

另一位是司马徽。他以看望徐庶为由,行为诸葛亮背书之实。

他说孔明与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与徐庶四人为好友(划重点,先后出场力捧)。这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大略。孔明断言,几位好友都有出任省部级干部的潜质,问到他的人生目标,笑而不语。

关羽提出质疑(未必不是刘备的想法),管仲、乐毅多牛掰,诸葛亮与他们相比,是否太过自信?司马徽微微一笑,说应该换俩人对标,“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

这话说的腔调,都徐庶是一样一样的,但司马徽老先生资历极高,又有识人之明,力度自然更大。

按照个人品牌的定义,就是某人被相关者持有的较一致的印象或口碑。由此可见,诸葛亮的个人品牌定位相当清晰,当代管(仲)乐(毅)

2

热场

品牌定位后,就要持续传播,以固化形象,将自己的能力、风格形成特色,最终具备不可替代的价值。

诸葛亮的品牌推广,核心对象只有刘备。所以,刘备出门奔赴隆中之时,该品牌推广计划即正式启动。

刘关张行至山脚下,遇到路人甲,在田间耕种,并引吭高歌,意境高远。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

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刘备一打探,原创作者诸葛亮。连田间的农夫都这般不俗,耕种之时把歌唱,顺带软文推广,影响他们的大人物,实在了不起。

首次拜访未见真人,结果在意料之中,高人哪有说见就能见到的道理。返程途中,又遇一人,容貌轩昂,丰姿俊爽,此人乃崔州平(第2位好友出场)

刘备下马,两人席地而坐,畅谈一番。崔州平说“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明贬事而实褒人,“斡旋天地,补缀乾坤”,将诸葛抬举得很高

3

高潮

第二次拜访,将近茅庐,忽闻路傍酒店有人作歌。

一位歌手怀古,满满正能量,说的是姜子牙遇文王,郦食其遇高祖,二人受到君王礼遇,立志报效,终建不世奇功。

又一个歌手叹今,意兴渐阑珊,感慨汉高祖创业艰辛,大汉四百年基业,今天下大乱,何必追求功名,不如独善其身

说学逗唱,一逗一捧的这两位,正是石广元、孟公威(第3位、4位好友出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有如此之见识,亦见诸葛之分量。

卧龙冈上,未能目睹卧龙真颜,但见到了他最亲近的两个人:弟弟、岳父。

诸葛均吟咏而歌: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这不就是诸葛亮的写照吗?

黄承彦随口吟诗: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这不就是在指点江山吗?

对于刘备而言,也算不虚此行。从农夫、朋友,再到亲人,由远及近,先生呼之欲出。弟弟见到了,哥哥也就不远了。

亲友们或以歌声,或以风采,或以见解,不断在固化、强化着诸葛亮的只手补天的光辉形象,实现品牌积累,带给刘备无限的期待

4

握手

第三次拜访极是隆重,刘备选择吉期,斋戒沐浴,仿若朝圣。临近草庐,诸葛均相迎,直接预报:将军今日可与相见。

诸葛亮在午睡(这么快就睡着了),卧龙果然是卧着的。玄德拱立阶下,足足站了两个多小时(可见,聪明的人都爱午睡)。诸葛睡醒,两人开始交谈。

诸葛亮详细分析了天下大势,指明了发展方向: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史称“隆中对”。自此风云际会,三国开新篇。

回顾诸葛亮品牌的成功打造,经验大体有四点:

一是清晰的品牌定位

自始至终,诉求如一,自比管仲乐毅。

二是积极的品牌推广

固化形象,形成特色,徐庶、司马徽做前期推广。

三是持续的品牌积累:

口口相传,持续维护,亲朋好友的积极客串。

四是精准的推广时机:

选好受众,顺势而为,收事半功倍之成效。

诸葛亮如何知道刘备要来,不是掐指一算,也不过是夜观天象,而是徐庶通报。

徐庶向刘备举荐后,恐孔明不肯出山,乘马直奔卧龙冈,入草庐见孔明。虽然孔明发了牢骚:“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内心却很温暖:关键时刻,还是老朋友靠谱啊


suzi: 蛰居山城,栖身企业。常为稻粮谋,偶作公益行。喜读书,爱美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