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答疑|孩子特别黏家长怎么办

 若水微微雨 2021-11-24

收到一封家长来信。

若水老师,您好。

此文是想咨询您关于孩子特别黏家长的一些事情。孩子目前6岁。

举例事件1:给孩子报名了一个户外活动机构,每个月一次,家长和孩子都参加,但是家长和孩子是分开走不同的路线,但是我家孩子一定要爸爸或妈妈陪着他一起走,不能分开走,否则他就不参加活动。第一次,出于他性格慢热不熟悉,全程陪着他一起走。可是第二次,第三次,直到课程结业,他依然要求家长陪着他一起走,然后户外机构也比较灵活,觉得他性格慢热同意家长继续陪着他走。可是我看其它小朋友都没有家长陪同,只有我家孩子要求陪同。

举例事件2:上个月,和孩子一起去参加一个非常好的私立小学的面试机会,一共有20多个孩子吧,所有孩子都被老师领着进了教室,可是我家孩子一定要妈妈陪他进教室,我把他送到了教室门口,老师不让进,我也没进去,可是孩子就哭就不愿意自己进去,也不愿意由老师领着进去。一定要家长陪着进去才肯进。于是,此小学的面试机会就没有了。当时,我非常生气,质问孩子:为什么在家里说好的,你进去,我在教室门口等你,为什么不能遵守承诺。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可以独自进教室,你却不可以。孩子就说:因为我胆子小啊,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啊,每个人是真的不一样。我对这个学校不熟悉,我害怕。

当天,我非常生气,心仪的学校就被孩子毁了,别说面试结果,连教室孩子都不愿意进去。我也懊恼,为什么那天其它所有孩子都可以独自进教室,只有他一个人不可以,只有他一个人哭。我那天非常生气,让孩子别跟着我走,我不想理他。他说:难道你要抛弃自己的孩子吗?妈妈要放弃自己的孩子吗?

从孩子出生,就非常注重他的安全感,从出生到现在6岁,一直带在身边,家虽有搬迁,但家庭结构和成员没有变化。应该也不是安全感不足,孩子性格确实是慢热型的。

还有很多类似事情,他总是要家长陪着才愿意参加,否则就拒绝参加。

请问若水老师,孩子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非常感谢,盼回复。

                                                              周女士


周女士:

你好,你的来信描述了两个鲜明的例子,我从例子里面首先看得出来,在育儿这件事情上,你非常用心并且负责任,必须手动点赞。其次是孩子也养得很好,孩子在你生气的时候,可以对你说:“因为我胆子小啊,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啊,每个人是真的不一样。我对这个学校不熟悉,我害怕。”孩子可以很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且能够自我接纳,这是很强的能力,已经超过了很多成年人。妈妈平时对孩子的引导功不可没。

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我猜一下你的想法和感受:“我已经努力给了孩子最好的,能做的我都做了,为什么我的孩子如此胆小退缩,为什么就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大大方方地独自进去,失去了好学校的面试机会多么遗憾呀,长此下去还不知道要错失多少机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哪里做错了吗,以后怎么办呢?”

真的是很不容易,面对一个敏感慢热的孩子,特别考验家长的耐心和接纳的功力。

咱们先放松一下,听我来讲一个笑话:

“美国舰艇在浓雾的海上认为加拿大的海军妨碍了自己的行程。

美国舰艇:为了避免撞击,建议你向南方转15度。

加拿大回复:建议你向南方转15度。

美国舰艇:这是美国海军舰船,建议你转向南方15度。

加拿大回复:了解。但是,仍然建议你转向南方15度以避免撞击。

美国舰艇:这是美国监管的珊瑚海域。我们是美国海军的巨型舰艇。立刻转向南方15度。

加拿大回复:这里是灯塔,你自己看着办。”

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灯塔这个隐喻,这是一个对于人类天性的绝妙比喻。

灯塔始终在那儿,就像人的天性,远比舰艇移动的可能性小。舰艇则更像我们的社会潮流,根据风向或新的刺激而不断向前,不断改变方向。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为了世界的存在、安全、繁荣,舰艇和灯塔都是必须存在的,但是如果舰艇认为他自己是全能的,我们就必须时时提醒自己,在黑暗的海上,指引我们安全的光亮是来自灯塔。

孩子敏感慢热的天性就如同灯塔,这是特质,绝不是缺陷。这个群体的人常常表现出杰出的创造力、洞察力、热情和爱心。但是,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敏感特质意味着孩子是谨慎的、内向的、需要更多独处的时间。我们要在尊重这个“灯塔”的前提下,来调整我们的养育模式。

你问我“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具体到为了避免以后错失比较重要的机会,我想提出的建议是“提前演练”。

比如,我们确定孩子需要有一个独自面对老师的面试,就可以提前在家“演练”。提前告知孩子面试的要求。然后请一个家人或者一个“玩偶”来演老师。你带着孩子走到“教室”门口,让孩子自己进去面对“老师”。

如果孩子感觉离开妈妈,独自走进教室的那一瞬间是难以面对的,那么这一刻就是孩子的从舒适区走向恐慌区的“临界点”,我们要在这个点上停留下来,慢慢地来做“轻推”的功课,帮助孩子跨越这个“临界点”。

轻推,就是在临界点上,帮助孩子调节放松,然后让临界点不断接近那个让他害怕的事物,最终让孩子能够掌控这个曾经害怕的事物。

你可以告诉孩子,我知道这一刻你很紧张,因为有一个“吓人毛”(这个名字可以根据孩子具体的喜好来取)这时候会过来捣乱,它想让你不敢独自进去面对老师。这个“吓人毛”长得什么样呢?让孩子来画一画,可以画成任何搞笑的模样(帮助孩子把情绪外化,来获得面对情绪的力量,而不是认为“我不敢独自面对老师是因为我不够好”)。

所有的人都有弱点,那么这个“吓人毛”的弱点是什么呢?它最害怕吹风,如果你用力吹它几次,它的能量就被削弱了,就老实了(吹气就需要深呼吸,深呼吸是帮助放松的有效手段,也可以使用你们感觉有效的其它方法,比如默念咒语)。

也许还会有其它的“临界点”在等着孩子,也许是关上门看不到妈妈的那一刻,也许是距离老师越来越近的某一刻。这时候就需要多步轻推,“吓人毛”又获得能量了,孩子再吹它几下,它又会老实一会儿。

孩子要想跨过临界点,通常他的心理状态是:从紧张到放松,然后再紧张,然后再放松。

我们轻推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对自己情绪状态的意识能力和调节能力。轻推时,我们的关注点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成功的轻推,不在于到达终点,而在于持续向前。

需要重点提醒三个问题:

1、一般情况下,允许孩子讨价还价,允许过程慢一点,甚至后退一步。

2、连续承受压力后,孩子的承受能力下降是正常的反应,不代表退步。

3、前进不会总是直线,中间出现反复是很正常的。

提前演练的效果,远远强于提前告知。孩子已经知道妈妈的期待了,也知道自己怎么做是“正确的”,但是他在真实的场景下,没有面对压力的经验,是无法按照原计划真正做到的。而提前演练,会模拟真实的压力,孩子有了应对压力的真实经验,会让孩子的身体产生记忆,在真实的压力发生的那一刻,才能真正的做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