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久远的记忆碎片

 新用户7929nxBe 2021-11-24

昨天广东降温,气温只有13-17度,食堂买了羊肉,中餐煲汤,晚餐焖羊肉。对于最爱的美味,我昨天一天的肉量是吃超了标。

或许是阴冷的天气,吃着羊肉,我情绪却不算很高,因为我不可抑制地想念去世的父亲。以食物为指引,才想起父亲,多少有些自私。我年轻时离家到外地工作,每次回家,父亲都是做我喜欢的菜,每次我都吃得心满意足,其中就包括羊肉,父亲的厨艺和对我口味的掌握,后来无人能及他。如今我要用饮食慰劳自己,除非亲自动手。

父亲去世已经7年多了,想想我们父女间的缘份只有41年。这41年中,我极少跟父亲生活在一起,他在县城上班,我随母亲在农村生活。父母亲中年时才结束两地分居的生活,我们的家庭团聚了一年多,我就到外地工作。算来,我与父亲天天生活在一起的时间也只有这短短的一年多。而且这一年多中,我正值青春期,有些叛逆,喜欢与他对着干,我和父亲的脾气都比较急躁,摩擦不断。现在想来,父亲那时候定是操碎了心。

阴冷的天气,终日不见阳光,或许是秋冬萧杀的气氛,脆弱的睡眠,晚上有时被打断。醒了,没睡着,脑海里就开始放电影,过去式的。再者,或许人慢慢年纪大了,耽溺于回忆。

我年幼时,大概只有几岁吧,远远地看着那个人回来了,他叫我的乳名,我抬头看了一眼,却不叫他,是父亲。父亲说:叫爸爸。我还是不叫,这个人回来太少了,我对他陌生,有隔阂一般,不想叫。听母亲说,我更小时,父亲回家探亲,空手回来的。非常宠爱我的爷爷发脾气了,说没有给孩子带礼物。从此以后,父亲回家,从不空手,小蛋糕、饼干等,很甜。大人们曾用父亲带回来的零食诱导我喊“爸爸”。

以下两件太过久远的事,是长辈们在我长大后,好几次复述给我听的。5岁以前,人应该是没有什么记忆力的。

1973年,我家两个亲人去世(爷爷和夭折的大弟弟),小小年纪面对灰色的死亡,因为年幼无知,我不懂得害怕。爷爷咽气前,我拿着饭碗吃饭,还坐在爷爷床前的大踏板上,房间里站满了大人,他们神情肃穆。我说:“爷爷睡着了,打好大的鼾。”大人把我抱了出去。

大弟弟出生于1972年,一岁多时因病夭折,母亲哭得伤心欲绝,婶婶们、姑妈们和小舅妈轮番哄劝。三伯是木匠,他熟练地在干木工活,他很快做好了一个小小的木箱子,那是大弟弟小小的棺材。

6岁时,我现在的弟弟出生,记得他1岁后,基本是我带他,我能比较熟练地给他冲泡羊奶粉、换尿布、伺候他大小便……我经常背着他,到村前稻场玩,那里玩伴多。那时候,弟弟黑胖,我偏瘦,我背着他,估计是弟弟没有安全感,他两只小手死死地抓住我的衣领,把我的上衣都扯得变了形。我要洗衣、做饭,我很忙。那时候,我走在村子巷子里,提着洗衣桶或其他的,村里的老人们,经常指着我说:“这丫头,好懂事、勤快!”我自己没有觉得,只是觉得这些家务活是应该做的,母亲一个人在家拉扯着两个孩子,还要随生产队出工,非常辛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弟弟2岁时,我叫他帮忙在灶间帮我烧柴火,我炒菜。他不会烧,灶膛里塞满了柴,不见火,只见烟,我教他用嘴吹。他照做了,不料火苗突然窜出来,我赶紧从锅台前的小凳上下来。窜出来的火苗把他的眉毛都燎到了,尽管他很快本能地后退,没有烧伤,但我用手一摸他的眉毛,竟然掉了一些。我吓坏了,母亲回来,我肯定要挨打。我顺手在旁边拣了块没烧透的黑木头,细心地把弟弟的眉毛画了,还教他,不要告诉妈妈,弟弟很乖,点头答应了。但母亲回来后,立刻发现了,因为弟弟不小心用手擦过脸,擦花了,还好,我没有挨打。我想,当时母亲的心里肯定是五味杂陈。

母亲有次生病在镇上住院,那年我大概9岁。白天,我要上学,我带着弟弟走几里路,带他一起到学校,上课时,弟弟坐在我旁边(那时是一个长条木凳,坐好几个学生)。小学班主任是女老师,她孩子跟我弟弟差不多大,她经常给零食我弟弟吃。白天的三餐我和弟弟在三伯家吃。晚上,我带弟弟睡觉,夜里要叫他起来撒尿。当时邻村放电影,我还带他去看电影,去的时候,他能自己走一走,我背一背。电影散场时,他睡着了,我背着他胖墩墩的身子,感觉好重啊!后来遇到同村的一个大人,她帮我把弟弟背回了家。

每年春节前夕,根据当地风俗,有很多禁忌。比如:传说腊月二十三是老鼠嫁女的日子,在这一整天,人们不要说“老鼠”二字,提到它时,以“客人”代替。母亲每每在腊月二十二就开始叮嘱年幼而快嘴的我,我使劲点头,但是,往往到第二天,我经常会不留神地说出“老鼠”,母亲气恼,说我不长记性。有时,母亲也会被我带到沟里,她说:“叫你不要说'老鼠’你偏要说!”我顶嘴:“妈,你也说了。”

每年除夕,我们吃年夜饭之前,母亲要祭供祖人。有两件事,我经常做得不到位,一是点香,我喜欢抢着去点香,母亲说,点香时心要诚,不能说话。我经常犯错,一边点香,一边说其他事。第二件事,是关于大门留缝。母亲说,大门关严了,祖人进不来吃饭。一听这话,我便觉得后背发凉。我问过母亲:“祖人一般什么时候来吃饭?”母亲没有回答我。而我总是经常朝身边望大门,大门是漆黑一片,更觉深不可测。有时候我忘记了,只记得大门开条缝好冷,寒冬腊月的,我忘记了叮嘱,便去关上了大门,招来母亲的呵斥,我还笑,我从小就不怕她。

稍大点,每逢春节前夕,村里很多人请父亲写春节对联,因为父亲的毛笔字不错,免费写。父亲会叫我帮他拉写对联的红纸,他写完一个字,我轻轻拉动红纸,好让他写下一个字,这样省时间些,因为他要写的对联多。我一直觉得这是件苦差事,家里有那么多美味的零食,因为要专心致志地干这活而不能吃,痛苦。再者,父亲要求高、脾气急,他一会儿嫌我拉纸慢了,字迹未开的墨汁流了,一会儿嫌拉纸快了,他还未完全收笔,等等。父亲贴对联、年画,他叫我退后看看,贴正没有。我嘴里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敷衍地说,差不多了。等父亲贴好,下来一看,歪了一点点,父亲边瞪我,边小声说:“光知道吃,一个女孩子这么好吃。”我怕他,不敢顶嘴。

年少时,关于春节的记忆,其他都是愉悦的,父母亲的厨艺不错,厨房里都是美味,任我们吃。吃饱了,父母亲还会跟我和弟弟,一起打扑克,玩那种最老旧的牌,当地人叫做“王三八二一”,屋子里生着炭火,温暖,充满着欢声笑语。

小时候,父亲经常带我一起出去拜年。父亲过年穿中山装,他身材修长,帅气。我坐在他的自行车后面,有次在举水河堤上,遇到大风,沙子都卷起来了,打在脸上生疼。父亲叫我把脸紧贴在他的后背,双后抱住他。那一刻,我感觉父亲的后背好温暖,他不似平日那么威严。

我爱跟大人犟嘴,嘴巴又快,说话噎人。有次把母亲惹得气急了,她气得用筷子对着我的额头就打了过来,筷子断了,我说:“活该,筷子断了吧,叫你以后再打我!”。当时父亲正好在家,他看见我挨打,很不高兴。过后,父亲还说:“这丫头是不是缺心眼?自己额头被打起了包不管不顾,却心疼筷子断了。”

13岁那年,因母亲患病等诸多原因,我竟失眠、惊悸,在学校住读,自己失眠多日,由于年纪小,不懂。有天去学校出发太迟,要步行七八里路,天全黑了,农村又无路灯,在一处很大的河沙洲,我吓得够呛。后来的一个周日,我跟母亲在地里拣棉花,我突然昏倒,才被大人知晓,休学一年。休学的开始几个月,我的世界是混浊的,思维也混乱起来。我晚上睡不着觉,我惊悸、害怕。父亲整夜紧握着我的双手,安慰,当年,父亲的心都碎掉了,我见过他哭。我那时候晚上最怕的是狗叫,白天最怕黄昏、落日,因为这是意味着晚上即将来临,我睡不着。最严重时,我的记忆短路,声音失哑,我不太认识周围的人了。当时,几个姑妈来看我,一直哭。小学班主任也来看过我。大家都非常担心,这个丫头能否完全康复如初?在这一年中,我到过父亲单位生活,到过几个姑妈家、外婆家、因五伯英年早逝改嫁到外村的五婶那里居住,大人们努力改变我的生活环境,以期望我早日康复。

或许,算我的命大,依靠在新疆乌市医院工作的大舅陆续根据我病情寄回的中药丸,我康复了,鲜活如初。

我从14岁开始学骑自行车,每年春节时,由几个堂哥堂姐扶着我学。我胆子小,一直没学熟。后来,3个堂哥、2个堂姐相继都用这辆自行车学熟了,我还不敢骑上路。

记得有次,在稻场里,大哥教我学,他帮忙我骑上了自动车,我开始围着稻场转圈骑,我想下来,我喊大哥帮我下车,但是大哥说,你自己下来,不要我帮忙。我不会下,我就只好一直转圈,又气又急,我最终还是自己跳了下来。大哥在旁边笑:“你下车像玩杂技!”

大堂姐基本学熟了骑自行车,母亲让她带我一起去3个姑妈家拜年,大姐心里忐忑,因为她从未骑自行车带人出去过,加之她身材娇小。大姐对我说:“我试一下,带着你在村子前边骑。”我坐在她自行车后座上,眼看着大姐歪歪扭扭地跨上了载重自行车,我吓得够呛。不一会儿,大姐和我摔倒在路边,要命的是,我摔倒在猪粪上。我狼狈地爬起来,发觉新衣服上沾有猪粪,哭着跑回去,纠缠母亲。

一直到20岁工作时,才被逼得没有办法,突击学会了骑自行车。上班远,必须骑自行车。有次在城中心的一条街道,我遇紧急情况下来了。我再想骑上自行车,却胆子小,颇费周折,我一直滑行,就是不敢把另一条腿迈上去。这时,只听我旁边一个中年妇女骑车而过,边对我说:“哎哟!等得急死人了!上个自行车这么为难!”

有次下一个缓坡,前面有个人拖着一辆板车,板车上有个大货箱之类的东西。我急了,边下坡,边朝他大喊:“你注意让啊!注意让开啊!”那个中年大叔回头看到我,说:“你在后面,是你注意避让啊!”说时迟,那时快,我已经撞上了他的板车。臭得很,竟然是辆拉粪车。

还有次在大街上眼看差点要撞上一个人,我慌得没有捏刹车。只见那个人伸出双手,使劲地捉住了我乱晃的自行车笼头,他说:“下来吧,你这水平,吓死人!”,后来,我竟然在工厂办公楼里再次见到他,原来是厂里的销售员,是个大哥,比我们大好几岁,不过我新上班才几天,不认识他。后来他屡次拿这事开玩笑。

出嫁时,迎新的汽车刚出家门,我朝汽车后面望,看到父亲抬手抹眼泪,我的心顿时难受起来。父亲最不放心的是我说话、做事,他和母亲在我结婚前,千万叮咛,在婆家不比在自己家里,要学会说话,说话前先用脑子想一想。想起我小时候,母亲及其他长辈婶婶屡次说我嘴巴不饶人,不会说话,还霸道,将来难嫁出去,没人敢要啊。还好,总算是嫁出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