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 “ 三叉神经痛 ” 经验举隅

 潇湘江畔 2021-11-24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作性三叉神经支配区内的短暂的剧烈疼痛,以发作性刀割样撕裂样或烧灼样剧痛,突发突止为临床特征,是临床上常见的疼痛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各种治疗方法也较多,但针对各种情况的患者,不同药物存在着不良反应、药物耐受和疗效的差异等问题,临床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韩碧英教授为全国知名老中医,学验皆丰,擅长治疗痛证,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颇有心得。韩老将50载临床心得与古医家宝贵经验融会贯通,境界新辟,看后受益良多。新经络公众号小编今整理韩碧英教授诊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经验,与同道分享。

1、辨证思路

历代医家论述中并无三叉神经痛相应中医病名,翻阅古文献,古医家多将三叉神经第二三支病变归属于中医“齿痛”范畴,第一支病变则多属“头风”范畴,近代医家也有按“面痛”论治的。本病常见的病因主要有三,有实有虚。实为肝胃之火热上扰于面,虚一为肾火上炎于齿,二为气虚推动无力之瘀血疼痛。一指导引归根术提示本病的疼痛部位多涉及牙齿,齿痛甚不可忍,此乃脏腑之火旺,上行于牙齿而作痛也。然火实有不同,有虚火实火之分,治疗不祛其火,则不能取效。因此本病病位在上,其本则在中、下焦,初期以实为主,久病则虚实夹杂。结合著名古医家陈士铎《辨证奇闻》中记载的思路,取与齿痛有关经脉或脏腑的穴位治疗。“两门牙上下四齿,同属心包;门牙旁上下四齿,属肝也;再上下四齿,乃胃也;再上下四齿,乃脾也;再上下四齿,乃肺也;再上下四齿,乃肾也”。

2、治则与取穴

脏腑病、经络滞同治:治疗原则按《标幽赋》中所著:“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迳”。韩老认为不同部位齿痛与不同脏腑、经络病变有关,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同时论治的关键在于补肾与祛邪,以调畅经脉气血为治疗的根本目的。

脏腑病:①补肾:取肾经之原穴太溪助气行血,用补法。②泻火:肝胃之火取肝经荧穴行间、胃经荥穴内庭祛火泻热,用泻法;取“荥主身热”之意。

经络滞:①“经脉所通,主治所及”,多取阳明经穴迎香,地仓,大迎,颧醪、局部扳机点等。②三叉神经痛的疼痛部位为头面部与牙齿,与阳明经密切相关,因此多取阳明经的根、溜、注、入穴位来调畅经脉气血;即商阳、合谷、阳溪、偏历。《灵枢·根结》中:“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遍历也”。充分表明人体四末与头颈部的上下联络关系,是根结理论的一种体现与延展。③疼痛剧烈取相应经脉的俞穴止痛,取“俞主体重节痛”之意。④同时可配合经验穴内踝尖止痛。

齿痛有关病位的穴位:齿痛为骨病,《灵枢·经脉》:“足少阳…是主骨所生病者”,多取瞳子醪、听会等,可配合取同名经手少阳经穴之翳风、角孙、耳门等。

3、典型病例

例1:患者女性,51岁,2007年10月初诊,主因左侧面部及牙齿反复疼痛5个月就诊,常因刷牙、进食、洗脸、吹风等诱发。主要位于左侧面颊、鼻翼、舌旁、左侧第二及第三上牙,扳机点位于左侧鼻旁及左侧颧骨下,痛如针刺,不能忍受,无法进食。大便干结难下,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细。卡马西平最大量用至200mg每日3次。

中医诊断:面痛;西医诊断:三叉神经痛。

辨证分析:肝胃之热上趋于面。

治疗:局部取左侧角孙、听会,加电针;翳风、人中、大迎、扳机点(迎香、颧髎),均平补平泻;泻肝胃之火取双侧行间、内庭,均用泻法;调畅经脉气血取右侧商阳、合谷、阳溪、偏历均平补平泻;取双侧三间、内踝尖止痛;取中脘、梁门、肓俞、足三里通腑理气。

治疗1次后,患者大便通畅,疼痛好转,3次后疼痛明显减轻,可以进行日常生活。之后每周治疗3~5次,治疗2周后卡马西平减量至100mg每日3次。共坚持治疗1个月,卡马西平减量至100mg每日1次。随访3个月疼痛未复发。

按语:该患者受损经脉为阳明少阳二经,病变脏腑以肝胃为主。治疗同时应根据出现的兼症对症分析,并且思考此症与主病的关系,若干扰主症,应对症处理,并要注意其变化及转归。如出现大便干结难下,口臭等症,可取中脘、梁门、肓俞、足三里通腑理气。如出现大便粘滞,排出不畅,舌质淡暗,边有齿痕,苔白腻,考虑大便粘滞与湿有关,会影响主症的治疗,可兼取中脘、水分、阴陵泉健脾祛湿;若大便粘滞兼见肛门痒、灼热、苔黄腻等症,为湿热内蕴之象,可加取丰隆、里内庭清热化湿行气。

例2:患者男性,67岁,2008年2月初诊,主因左侧牙齿反复疼痛2年就诊,主要是左侧最后一颗磨牙附近,疼痛性质以隐痛、酸痛为主,白天疼痛不剧烈,但夜间明显,影响睡眠。舌质淡,苔薄白,脉沉。

中医诊断:齿痛;西医诊断:三叉神经痛。

辨证分析:肾火上充于齿。

治疗:局部取左侧夹廉泉、大迎、翳风均平补平泻;取双侧太溪、照海、三阴交均平补平泻、取双侧内踝尖止痛。汤药给予八味地黄汤加骨碎补治之。1次夜间疼痛大减,3次痛止。随访3个月内有一次轻微夜间疼痛,服上药后仍见效。

按语:本患者乃肾中虚火作痛,病程较长,单用针灸调补治疗较慢,针药合用,标本兼治,起效快,疗效稳定。肾火乃虚火,乃下虚寒上假热也。若肾中不寒,则龙雷之火下安于肾。若下寒偏盛,而水又无多,于是上冲于咽喉,齿牙受之。南少林火功推拿导引术提示且夜分乃肾水主事,肾水不足,水不养火,火至齿而作崇。治应补水引火归源。八味地黄汤中六味地黄汤补其肾水,桂附引火归于命门,骨碎补引药力透入齿骨之中,而后直达命门之内取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