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冲脉与阳明关系的文献研究

 知足常乐lthdcv 2022-11-19 发布于安徽

闫垍炟 许昕

“ 冲脉隶于阳 明” 的 理论源自 《 黄帝内 经》。《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曰: “ 女子七岁, 肾气盛, 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 太冲脉盛, 月 事以时下, 故有子。 三七, 肾气平均, 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 筋骨坚, 发长极, 身体盛壮。 五七, 阳明脉衰, 面始焦, 发始堕。 六七, 三阳脉衰于上, 面皆焦, 发始白。 七七, 任脉虚, 太冲脉衰少, 天癸竭,地道不通, 故形坏而无子也。”[ 1]《素问· 痿论篇》云: “ 冲脉者, 经脉之海也, 主渗灌溪谷, 与阳明 合于宗筋, 阴阳揔宗筋之会, 会于气街, 而阳明 为之长。”[ 1]

两段经典论述, 首见冲脉与阳明合而论之,一是“ 阳明脉衰” 发生于“ 太冲脉衰少” 之前, 两者均与肾气、 生殖相关, 影响 肾气旺衰; 二是“ 冲脉者, 经脉之海也” , 即所谓“ 冲为血海” ;三是冲脉与阳明“ 会于气街, 而阳明 为之长” , 两条经脉相通。后世医家不乏诠释者, 直至明代中晚期, 武之望在《济阴纲目 · 调经门》正式提出: “ 任脉主任一身之阴血。 太冲属阳明, 为血之海。 故谷气盛, 则血海满, 而月 事以时下。”[ 2]“冲脉隶属阳明”理论源自 《黄帝内经》, 其形成确立及应用, 明 代是关键时期。 本文拟从文献角度,研究、梳理明代医家、专著对冲脉与阳明关系的认识与论述。

1 冲脉与阳明气血聚盛

1. 1 冲脉

冲脉, 在《黄帝内经》 中计有“ 冲” “ 冲脉” “ 太冲”“伏冲”等多种称谓, 后世医家对其注释也不尽相同,杨上善认为: “冲, 壮盛貌……其气壮盛, 故曰冲脉也。”[3]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载:“冲直而通, 故谓之冲。”[4]宋代王惟一释为: “ 冲者, 通也……通受十二经之气血……冲街之义俱且通也。”[5]各家论述皆认为冲为血海, 是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 气血俱充盛。 《黄帝内经》不同卷篇尚有冲脉为“五脏六腑之海”“十二经之海”之说 [6] ,亦可佐证。冲脉常动不休,灌诸阳, 渗诸阴, 表里上下, 无所不至。 脏腑经络气血有余时, 冲脉能加以涵蓄和贮存;脏腑经络气血不足时, 冲脉能给予灌注和补充。朱橚《普济方》云:“盖言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 则流入奇经焉, 奇经有八脉, 督脉督于后,任脉任于前,夹任脉者冲脉,能为诸脉之海。”[7]

1. 2 阳明

“阳明”泛指手足阳明经与腑( 胃、大肠) ,在《黄帝内经》中有“阳明” “广明”“二阳”等称谓。 《素问· 至真要大论篇》 言: “ 阳明何谓也? 岐伯曰: 两阳合明也。”其Ђ如《血气形志篇》称阳明“多气多血”,《太阴阳明论篇》 谓“ 五脏六腑之海”, 《热论篇》 曰“十二经脉之长”,皆与气血相关。 《黄帝内经》之阳明,并不单指手足阳明, 还包括小肠、 三焦、 膀胱。《灵枢· 本输篇》即言:“……复下三里三寸, 为巨虚上廉。 复下上廉三寸, 为巨虚下廉也。 大肠属上,小肠属下。 足阳明胃脉也。 大肠小肠皆属于胃, 是足阳明也。”[6]《素问· 六节藏象论篇》: “脾胃 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 Ͽ廪之本, 营之居也, 名 曰 器, 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1]《素问· 五藏别论篇》云:“夫胃 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此五者…… 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 名曰传化之府, 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1]

综上所述, “ 阳明” 指人体阳气最为充盛的状态,而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 气血充盛; 阳明腑为“Ͽ廪之本”, 王冰释为“ 皆可受盛, 转运不息”[8]。故阳明即是化生气血之器, 又是接收转运之道, 是机体一套完整的生化传输功能系统。

2 冲脉与阳明密切相关

2. 1 经络连属

明代医家对胃、大肠、小肠等经脉的描述皆本于《灵枢· 经脉篇》, 但关于冲脉循行, 尤其对于冲脉在腹部体表的循行, 争议较大。 认同《素问· 骨空论篇》说法者,即冲脉并足少阴经挟脐上行, 如高武、徐师曾;认同《难经· 二十八难》说法者, 即冲脉并足阳明经侠脐上行, 如龚廷贤; 另 有医家认为冲脉行于胃 经与肾经之间, 如楼英、李时珍。 冲脉与阳明不仅经络相关,且有经穴相通。 见表 1。冲脉通行表里上下, 内而脏腑, 外而筋骨肌肉,据表可知。 明代张景岳说: “ 行于脊背者, 无如足太阳为最。 行于胸腹者, 无如足阳明为最。 而尤有其最者,则又惟冲脉为十二经之血海, 冲之上俞出 足太阳之大杼,冲之下俞会足阳明之气街, 故太阳、阳明之至,而冲脉无不至矣, 冲脉之至, 则十二经无不至矣。”[14]

明代王绍隆论及冲脉: “ 后行于背, 前行于腹,上行于头, 下行于足, 以至溪谷肌肉, 无处不到,诚十二经内外上下之要冲也。”[15]

文章图片1

明代袁班《证治心传》 言: “ 阳明者, 胃也, 变化五谷滋生之大源…… 夫胃 为水谷之海, 生化之源,内而脏腑气血,外而筋骨皮肉, 无不赖以灌溉, 万物所归者也,经以胃为多气多血, 一身之关键。”[16]阳明经络循行范围虽不及冲脉, 但二者交会互通, 阳明偏重于化生,冲脉偏重于储蓄, 皆气血充盛, 脏腑经络之功能,无不赖其滋养与补充。

2. 2 相关脏腑

2. 2. 1 冲脉与脾胃

《普济方》将冲脉与胃脉并称为生化升降之主 [10] , “ 以其从胃 脉故也”; 《医灯续焰》称冲脉为经脉气血之源, 阳 明 为脏腑气血之源 [15] ; 张 景 岳 《 类 经》 称冲 脉是 “ 十 二经 精 血 之海”[12],并谓“ 其别而下者, 自 少阴以 渗及肝脾二经”[12],尤在《妇人规》中指出: “冲脉为月 经之本也……而阳明胃气又为冲脉之本也。”[14]

2. 2. 2 冲脉与三焦

冲脉行于胸腹部,与三焦相互联结。 《灵枢· 营卫生会篇》 论述“ 上焦出 于胃 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 “中焦亦并胃中, 出上焦之后”“下焦者, 别回肠, 注于膀胱而渗入焉”[6]。《难经· 三十一难》 言: “ 三焦者, 水谷之道路, 气之所终始也。”[17]三焦与冲脉俱是水谷气血运行的通路。

2. 2. 3 冲脉与心和小肠

冲为血海, 心主血脉, 血海按时储蓄或溢出, 气血循行脉道至周身, 需要冲脉与心气共同参与。 《素问· 五脏生成篇》曰“ 诸血者皆属于心” “ 血有余则注于冲任而化为经水”[1]。皇甫中《明医指掌》 言: “ 诸病……血溢血泄……皆属于热……乃真心、小肠之气也。”[18]

李梴《医学入门》记载:“ 女子不月 , 多因劳极惊悸, 暴忧思虑, 以致心气不足,而后血滞不行, 不治其血, 而通其心可也。”[19]李中梓《内经知要》 云: “ 女子不月 者, 心主血,脾统血,胃为血气之海,三经病而血闭矣。”[20]

2. 2. 4 冲脉与肾

冲脉与肾经相连,参与肾主生殖的功能过程。 张景岳《类经》曰: “胞中之络, 冲任之络也。 胞络者, 系于肾而上会于咽喉。”[12]肾气盛、肾精充, 还需依赖任脉通、 冲脉盛, 才能使天癸泌至,月 事以时下,故有子。

2. 2. 5 冲脉与肝

冲脉与肝经会于阴器,肝气冲气皆可上达巅顶; 二经所藏血液濡养胞宫, 是月 经产生的物质基础。 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 云: “ 夫肾肝皆属于下, 冲、任、督相附……在女子则为篡户,其内外为二: 其一曰 廷孔, 其二曰 窈漏。 此足厥阴与冲、任、督之所会也。”[21]吴昆《脉语》云: “盖以肝者……生物之始, 此脉不衰, 则生生之机…… 妇人尤以此为主。”[22]

2. 3 冲脉与胞宫

胞宫者,女子特有, 在男子则为精室。 《灵枢·五音五味篇》 云: “ 冲脉、 任脉皆起于胞中, 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6]故冲脉与胞宫直接连通。 冲脉之气血在肾与天癸作用下, 依时满溢于胞宫, 形成月 经,养育胎儿。

2. 4 冲脉与任督

任督三者皆属奇经八脉, 冲任俱起于胞中, 与足少阴肾经三者交于任脉之穴。 冲脉上行支之一与督脉均行于脊中,徐师曾《经络全书》中将冲督并称为 太 冲: “ 谓 之 太 者, 督 脉 与 冲 脉 合 而 盛 大也。”[23]

冲、任、督三脉“ 一源三岐”, 皆起于任脉之会阴穴,任脉由此而行腹, 督脉由此而行背, 冲脉由此而行足少阴之分。 明代《普济方》总结:“ 督脉者,起于下极之前, 并于脊里, 上至风府, 入属脑, 夫督脉者,阳脉之海……此奇经之一脉也; 任脉者, 起于中极之下, 以上毛际, 循腹里, 上关元, 至喉咽……中极之下, 长强之上也, 此奇经之二脉也; 冲脉者,起于气冲, 并阳明之经, 夹脐上行, 至胸中而散, 夫冲脉阴脉之海也, 冲者通也…… 故曰 气冲, 此奇经之三脉也。”[10]

冲脉通受十二经之气血, 为气血运行的通路,其经气血充盛有赖于阳明充养。 冲脉总领诸经气血,灌注全身, 使脏腑功能协调, 肾气充盛, 心气下通,肝脾调节, 奇经参与, 胞宫主司, 维持冲脉气血和畅,以保证妇人月 经与生殖能力如常。

3 冲脉阳明病机病证

冲脉和阳明致病的病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 骨空论篇》 曰: “ 冲脉为病, 逆气里急。”[1]《素问· 举痛论篇》曰:“寒气客于冲脉, 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 寒气客则脉不通, 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 寒气客于肠胃, 厥逆上出, 故痛而呕也。”[1]明代医家认为冲脉与阳明, 病则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3. 1 冲脉气机上逆或不通

明代刘宗厚《医经小学》提出呕吐哕等, 病位在胃,病机在于冲气犯胃, 虚实并见, 如“ 胃者, 总司物盛满而上溢也”;“若吐若下后而里虚, 心下逆满, 气冲上也”[24]。 刘宗厚在《玉机微义》 又言: “ 脾胃 之气不足而反下行,极则冲脉之火逆而上。”[24]明代楼英《医学纲目 》 认为“ 咳嗽上气, 喘渴烦心, 胸满短气,皆冲脉之火行于胸中而作也”[9]。 张景岳则在《类经》论曰: “ 冲脉为十二经之海, 故能温肌肉, 温足胫,皆冲脉之气也。 若冲脉之络因邪而结, 则跗上之经不动而为厥为寒者,亦冲脉之所致也。”[12]

3. 2 阳明虚损影响冲脉为病

《素问· 阴阳别论篇》曰: “二阳之病发心脾, 有不得隐曲, 女子不月 ; 其传为风消, 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1]刘宗厚阐释其病因病机: “妇人有胃热,善食瘦而津液不生, 血海竭而名血枯; 或脾胃久虚,或形羸气血俱衰, 而致经水不行。”[24]胃 经过乳中,张景岳论妇人产后乳汁自 出, 认为是“ 阳明胃 气之不固”[14],当“分有火无火而治之。 无火而泄不止,由气虚也, 宜八珍汤、十全大补汤…… 若未产而乳自 出者,以胎元薄弱, 滋溉不全而然, 谓之乳泣, 生子多不育”[14]。 胎元薄弱、不育皆源自 冲脉与胞宫失于气血滋养。

3. 3 胃肠冲脉之邪传变为病

《素问· 四时刺逆从论篇》谓“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1]。 徐春甫解释曰: “ 大抵食味之厚, 郁气之积,曰毒, 曰风, 曰热……妇人见此, 月 经不调, 寒热变生,稍久, 转为潮热。”[25]其月 经不调乃冲脉受累。 明代朱橚等在《普济方》提及: 阳明内热传于冲脉,“冲之得热,血必妄行, 在男子则下血谵语, 在妇人则经水适来。”[26]冲脉邪气亦可传入胃肠, 导致多种病变,马莳 [13] 阐发《素问》之旨, 指出邪气客于冲脉则体重身痛, 邪气由 冲脉入胃 肠则出 现腹胀、肠鸣、泄泻等证候。

4 冲脉阳明病变治法

明代医家治疗冲脉阳明相关疾病时, 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具体论述, 有许多新方药, 也有针灸治疗。

4. 1 平冲降逆

张洁《仁术便览》以陈皮、半夏治疗冲气上逆之咳逆 [27] ;陶华《伤寒六书》 用泻心汤治疗胃 虚冲脉上逆引发之咳嗽 [28] ; 李时珍《 奇经八脉考》 多从脾胃着眼,用甘草泻心汤、小建中汤、甘草干姜汤等经方 [4] 论治冲脉病。 陈修园解仲景大半夏汤方曰:“冲脉不治, 取之阳明, 仲景以半夏降冲脉之逆, 即以白蜜润阳明之燥, 加人参以生既亡之津液, 用甘澜水 以 降 逆 上 之 水 液, 古 圣 之 经 方, 唯 仲 景 知之。”[29]傅青主“ 噎膈反胃 方” 用熟半夏四两, 大白萝卜一个打碎, 共煮成糊; 人参二两, 姜黄一两, 射干 酒炒 一两, 共细末, 用石脑油一半, 牛沫涎一半为丸 [30] 。 其方同样是尊仲景大半夏汤“ 平冲和胃” 之法,而又增强了降逆消食化瘀之力。

4. 2 清泻火热

《医学纲目》《普济方》《证治准绳》等同载李东垣“清阳汤”( 方药:升麻、黄芪、当归、葛根、红花、苏木、桂枝、酒黄柏、炙甘草、生甘草 [9] ) , 主治口 眼喎斜,颊腮急紧, 胃 中火盛, 汗不止而小便数, 内泄胃中火盛,兼泄冲脉之火。 周文采《医方选要》 用“ 升阳去热和血汤” 治疗肠澼( 方用白 芍药二钱, 生地黄、牡丹皮、生甘草、橘皮 各 一钱, 甘草 炙 、黄芪 各 一钱半,当归身、熟地黄、苍术 泔浸,焙 、秦艽 去芦 、肉桂 去皮 、升麻 各 半钱 [31] ) ,益脾胃之气而升阳, 凉血海之热和冲脉,清大肠湿浊以收功。

4. 3 安胎滋乳理血

验方“ 千金保胎丸”, 在《 万病回 春》 《 古今医鉴》《济阴纲目 》 等多部明代医学古籍均有记载, 龚信以其治疗小产, 旨在顾护脾胃: “ 凡女人受胎, 经三月 而坠者,虽气血不足, 乃中冲脉有伤, 中冲即阳明胃脉, 供应胎孕。 至此时, 必须谨节饮食, 绝嗜欲,戒恼怒,庶免小产之患也,服此可保全。”[32]龚信宗巢元方之说, 认为胎漏病机为冲任气虚, 不能固摄经血,故创“胶艾四物汤” 治之( 方药: 当归、川芎、白芍 酒炒 、 熟地黄 姜汁炒 、 条芩 酒炒 、 白术 土炒 、 艾叶 少许 、真阿胶 蛤粉炒珠 、 砂仁 炒 、香附 童便炒黑 [32] ) 。 虽言冲任气虚,实则治在气血,而以白术、砂仁和胃健运安胎。赵贞观《绛雪丹书》治产后无乳, 从冲任胃三经论治,“盖妇人之乳, 资于冲脉、任脉及足阳明胃经,若素有冲任之疾与夫胃 气不利者, 乳汁乃少, 面必黄色,乳子怯,务服滋荣养血兼通利可也”[33]。《普济方》论治妇人出血诸证, 病在冲任、胞宫,却“ 每每以胃药收功, 盖心主血, 肝藏血, 胃 者又所以生其血,而能使其气归元,故其血自 止”[26]。

4. 4 温补元气

张景岳治中风卒然昏倒, 认为其病机在于冲任气脱,故以大剂参附以峻补元气 [14] 。 陈士铎《辨证录》用“解寒汤” 治疗疟疾, 论及“ 用附子以引 至阳明、冲脉、宗筋、气街之所, 自 然气因补而无秘塞之忧,邪得散而无闭结之患矣”[34]。

4. 5 针灸疗法

《内经》中言冲脉穴位: “ 冲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挟鸠尾外各半寸至脐寸一, 挟脐下旁各五分至横骨寸一, 腹脉法也。”[1]至魏晋· 皇甫谧方具列二十二穴名称、部位、刺法及灸法。 这二十二穴为: 幽门、通谷、阴都、石关、商曲、肓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左右各一,均为肾经经穴 [35] 。 元代窦汉卿在《针经指南》首次提出“八脉交会穴”, 即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气血相交的八个腧穴, 并指出八穴主治病证 [36] 。

明代吴昆《针方六集》 阐释“ 八脉交会穴” 云:“公孙冲脉胃 心胸, 内 关阴 维会总同。 公孙二穴……足太阴络别走阳明者。 内关二穴…… 手心主络别走少阳者。 言公孙两穴, 通乎奇经之冲脉; 内关二穴, 通乎奇经之阴维脉。 冲脉起止并足少阴,循腹里, 从肺出 络心, 注胸中, 故主胃 与心胸诸疾……手心主之脉, 起于胸中, 出属心包络, 下膈历络三焦,故亦主胃 与心胸诸疾…… 取此四穴, 针气一行之后, 三焦快然, 疾去内和。 例之汤液, 则泻心、凉膈、大小陷胸、调胃承气诸方之力也。”[37]也是对《黄帝内经》冲脉与阳明、少阴相关及“肾合三焦”[6]的良好注解。

5 讨论

冲脉是奇经八脉之一, 为经络之海, 藏血最多,又以其气壮盛, 而名 为冲脉, 是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具有常动不休、无所不至的特点。 脏腑经络气血有余时, 冲脉能加以涵蓄和贮存; 脏腑经络气血不足时, 冲脉能给予灌注和补充。 阳 明 为脏腑之海,阳气最盛。 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 统领十二经气血; 阳 明 腑为气血生化之器, 水谷转运之道。冲脉与阳明互通, 联系各脏腑经络, 二者关系密切。在生理上,冲脉与阳明共主气机升降, 条畅枢机, 参与月 经形成与完成生殖功能。 在病理时, 冲脉与阳明荣损共担, 互为因 果, 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明代医家根据“冲脉隶于阳明” 理论, 常立足于阳明或脾胃论治冲脉, 平冲气、理血海、健脾胃 等, 达到疗疾愈疴之目 的。 在这一时期所产生的论述、 方药、针法,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对于中医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很大。 直至今日 , “ 冲脉隶于阳明” 理论,更为妇科疾病从阳明论治, 提供了坚实的经典支持和证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