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民岳图娃

 新用户06868399 2021-11-25

〓 第 1708 期  
文|王万荣 编辑|王成海


岳图娃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祖祖辈辈务农,过着刨土取食的苦日子。
岳图娃成家之后,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的。


他家世代居住在县城郊外一个靠山村,距县城有十几里地。这个村子有百十来户家,姓岳的居多,有半数以上,叫岳家沟。


最早在民国二十年间,岳家弟兄三个为了躲避战乱,从山西忻州一路逃荒来到了内蒙的
S县,从放地商人手里购买了百十来亩山地,在一个山湾湾里搭起了窝棚定居下来。


山西人最吃苦又仔细,几年下来,就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后来到这里定居的人越来越多,岳家的三亲六故,也都搬迁过来。在县城里生活不下去的平民百姓,来这个村子定居的人们也不少。还有一部分躲灾避难的人家,也来岳家沟定居。
然而好景不长,军阀混战,战祸连绵,兵匪不断。后来日本鬼子占据了县城,不断地来山村搔扰,苛捐杂税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岳家老三识文断字儿,头脑灵活。
他肯进县城为兄弟们购买生活用品,渐渐地认识了杂货铺的李老板。一来二去,成为至交,无话不谈。原来杂货铺的掌柜李老板是八路军的地下交通员。后来就介绍岳老三参加了八路军。岳老三头脑灵活,聪明机智果敢,又有文化,很快就当上了班长。岳老三在部队里干得很出色,在每次战斗中,他都能立功受奖。后来逐步升为副排长,排长,几年后又被提拔为连长,屡立战功。拔据点,端炮楼,打得日伪魂飞胆丧!


一九四五年春天,岳老三已经荣升为八路军某部一营营长了。他和兄弟营二营和三营在团长政委的正确指挥下,很快解放了县城。
在指挥士兵们打扫战场时,不幸被一颗流弹射穿肺部,经过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解放后,岳老三的家乡岳家沟的父老乡亲们得到党和政府的支助。为岳家沟修筑了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从此岳家沟人出行来往方便自由,去县城里卖土特产,购置农用物资非常方便。


党和政府又为岳老三的大哥二哥重新修盖了房屋,岳老大岳老二非常感谢党和政府。
岳图娃是岳老二的三儿子,人高马大,身体强壮,干活不惜力气,人人称赞。他识字不多,只上过几天小学,但是他头脑灵活,聪明过人。岳图娃吃苦耐劳,胆大心细,办事认真而果断。刚实行了包产到户那会儿,他家分到了一头耕牛,还有二十多亩责任田。他与媳妇儿早出晚归,汗滴摔成了八瓣。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他家已是粮食满囤仓,收入可观的富裕户了。


他老伴为他生了两个娃,老大是个女儿,取名俊秀,老二是个相公,取名拴虎。


阳光灿烂照山崖,财神爷光顾图娃家。


这是“老事旧人”备用号,望亲们按二维码关注,避免那一天走失


一个偶然的机会,盟里公路工程处指挥部进住了岳家沟,要在山沟里开沙石场,挖沙取石,作为修路用的原材料。
指挥部要办个食堂,雇用几个炊事员,为工人们,技术员以及指挥部的领导们做饭。岳图娃的妻子在村子里做茶饭数一数二,又生得干净利落,村干部们就把她作为第一人选了。岳图娃媳妇儿的厨艺精湛,做得饭菜香甜可口。工人,技术员,以及领导们都交口称赞。岳图娃在家务艺责任田,二十多亩地,很快就锄完了。正思谋着趁农闲,再到县城里打点儿零工,挣点儿现钱,补贴家用。


一天晚上,老伴儿从工地上的厨房下班回到家里。她告诉了老公一件喜事儿,她说道
:"老公啊,工地指挥部要雇用几辆四轮车从山沟里的沙石场往公路上拉运沙石铺路。在工地上干活儿的职工家属优先雇用。
没有四轮车的,工地指挥部可以预支给现钱,让其家属购买四轮车,为工地拉运沙石。工地指挥部也可以给其家属购买上四轮车,并且赊给其家属使用。到了年底用其家属所挣的工钱来打饥荒。"


岳图娃听了以后,眉开眼笑。这可是天赐的良机,天大的好事儿呀。
到了第二天上午,岳图娃就早早地来到了工程指挥部。经过交谈,指挥部领导当场拍板,让岳图娃打欠条,赊购给他一台四轮车。事情办妥以后,工程指挥部领导让岳图娃第二天来工地,跟上工地小李师傅学习开四轮车技术。


由于岳图娃心灵手巧又吃苦,一个礼拜就学会了驾驶四轮车的技术。
到了第二个礼拜,工程指挥部把给岳图娃他们几个人购买的几台四轮车也运了回来。


这时,岳图娃他们就开始往公路上拉运沙石铺路挣钱啦。
岳图娃早出晚归,多拉快跑,到停工的时候,一结算,挣了两挂四轮车的工钱。


第二年五一节一过,岳图娃又购置了一挂新四轮车,并且还雇用了村里的一位司机,继续给修路工程指挥部拉沙石铺路。
老伴儿仍然在工程指挥部食堂里做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又到了停工结算的日子。
经过结算,除了给司机开销工资,岳图娃自己却挣了个大满贯。自己纯收入五挂新四轮车的钱。这一下,可乐坏了岳图娃两口子。


第三年,工地上需要挖掘机和翻斗子汽车。
岳图娃又购置了一台挖掘机,两辆翻斗子汽车。四轮车,挖掘机,翻斗子汽车,全部雇用上司机。岳图娃的老伴儿还在工程指挥部食堂里做饭。


这一年,到工地停工的时候,岳图娃除了开销工人工资和购车借贷款,净落了二十多万元。
这正是人们常说的:岳图娃挖了第一桶金,完成了他的原始积累。


第四年,岳图娃的责任田也包给了亲戚。自己也把那头耕牛宰杀掉送了礼了。


吃苦耐劳,聪明能干的岳图娃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改行投资了房地产。
他宰的那头耕牛,送给了盟里的一家开发商老板,承揽下一项轻包工程。


包到工程以后,岳图娃招兵买马,调兵遣将,他原来雇用的挖掘机司机,翻斗子汽车司机,四车司机,以及车辆全部配上了用场。
那几位司机也成了他得心应手的左膀右臂。他雇用的建筑队是一支久经考验的原盟建筑公司的红旗建筑队,工程师,技术员,瓦工,水电水暖工,电焊工,钢筋工等,一应俱全,都是一流的有技术证件的员工。由于岳图娃会用人,善用人,手下的能工巧匠都是精兵强将。他虽然不懂技术,却善于用将;他虽然文化不高,却经常与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摸爬滚打在一起。


几年下来,终于由外行转变为内行。
他从此也懂得了一个硬道理:"信誉至上,质量第一。"


几年下来,岳图娃所承包的工程,无论是进度,还是工程质量,年年荣获全盟第一。
真是窗户上吹喇叭 ——名(鸣)声在外。从此以后,岳图娃名利双收。


岳图娃摇身一变,一跃成为一位成功的农民企业家。


当年各地的房地产大量开发,如火如荼。岳图娃的企业也如日中天,他的企业已经是五证齐全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啦。自家已经可以全部承包承揽一项或几项大型建筑项目工程,不用再去轻包工程伺候别的老板了。


村里的人们都说岳图娃有胆有识,他送出了一头耕牛,却换回好几头金牛!


的确如此,如今的岳图娃,已经是地区的首富啦。呼和浩特、北京、海南、阿拉善等地都有房产。


如今,年逾花甲的岳图娃仍然马不停蹄地奋斗着,拼搏着。
现今的房地产行业业已疲软了,他又改行投资了天燃气行业。他的儿女们都很争气,在他的精心培育与熏陶下,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并且都能独挡一面了,已经成为行业界公认的年轻的企业家。


幸运啊,岳图娃真是幸运。


他发了大财,成为一位很有名气的成功的农民企业家,他后继有人,已经没有后顾之忧了。


听说他准备到
70岁就要退休回家,颐养天年了。


岳图娃人品正,有德性。他不坑人,不骗人。不耍钱,不贪色,不饮酒,少抽烟。生活艰朴,有规律。
不象有些企业家,不检点,不自律。他却仍然还是农民的本色,他一点儿也没有变。他仍然平易近人,乐善好施,勤劳本分,乐于助人,在当地传为佳话

后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


平台精选官场小说阅读区,点开”即看:

官场红人

她爱了他二十年,可现在,她就要撑不下去了

权力的较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