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18岁的学生,耗时半年画的一幅画,如今成为传世名作!

 泊木沐 2021-11-25

在中国艺术史上有这样的一个现象,有的人“大器晚成”,靠的是自己对于艺术方面的点滴积累,在晚年的某些时候,厚积薄发成为万众瞩目的对象。就像是李北海、虞世南,就像是文徵明,齐白石这些人。

还有些人却是少年成名,这类人对于艺术有着天生的敏锐之感,仿佛天生就会似的,就像是金庸先生对于王重阳武功的评价,这类人是天生的奇才,在中国绘画史上有一个18岁的少年,他利用半年的时间画出了一件千古名作,成为不朽的传奇,这画轰动了整个艺术界!

他就是宋朝的王希孟,这幅画便是著名的《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此画工比起宋徽宗赵佶来,也不遑多让,一位18岁的少年能够有此功力,实在难能可贵!

这件《千里江山图》是中国的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创作于南宋王朝大厦将倾之时,对于积弱的大宋王朝来讲,一些文人士子能够做到的就是在艺术中寄托自己的满腹爱国之情,这件作品就是创作于这种国土即将沦丧异族,人心丧乱之际!

《千里江山图》乃是一幅青绿山水,是以绢本画成,上面有乾隆皇帝的题诗,也有蔡京的跋文,在这幅作品的结尾也有李溥先的题跋。

此作展开来看,内容极为丰富,且高山纵横连绵,视野时闭时开,在图景的构成之中,极为画面感。

全篇大致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乃是从高山到丘陵,从崇山峻岭之中渐入江面大桥,从高门府第到白衣秀士,从烟波浩渺到层峦叠嶂,婉如一首诗一般,极有层次和韵律之感。

第二段乃是桥下之景,有高山,有山谷,有平原有房屋,有沟壑连绵,也有渔船三两,给人一种紧密而荒促之感。

到了第三段,局面为之开朗,从小岛步入整体画面的核心,前后勾连其江面与远山,使整幅画融为一体,令人叹为观止!

大书法家溥光先生评价这幅画:

“该画'予自志学之岁,获睹此卷,迄今已近百过。其功夫巧密处,心目尚有不能周遍者,所谓一回拈出一回新也。又其设色鲜明,布置宏远,使王晋卿、赵千里见之亦当短气,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具眼知音之士必以予言为不妄云’。”

意思是说这幅画能够独步1000年,其功夫极为细密,不论色彩还是布局都令后人望尘莫及!

这件《千里江山图》在中国绘画史上流传有序,上个世纪20年代,溥仪皇帝将此作赏赐给了溥杰,次年溥仪离开皇宫,前往长春,这件作品便被携带到了东北,此作后来几经辗转之后流落民间,直到建国之后,此作才由国家购回!

王希孟可以说是徽宗的学生,以画工笔画闻名天下,在宫廷画院当中,徽宗皇帝亲授王希孟绘画之法,此人天分极高,不出半年,便创作出了这件千古名作。

此作3年前曾经在北京故宫展出,轰动了整个画坛,引发全世界的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