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创作了“只此青绿”的十八岁青年和他的山水画

 黄山五星 2022-05-13
那个创作了“只此青绿”的十八岁青年和他的山水画

2022年央视虎年春晚,一个舞蹈类节目一经播出便火爆网络、朋友圈,它就是依托于北宋画家王希孟的青绿山水名作《千里江山图》而创作的《只此青绿》。

那个创作了“只此青绿”的十八岁青年和他的山水画

▲舞蹈《只此青绿》剧照

舞蹈以拟人化的“青绿”一角为主线,从最开始的“青绿”望月、垂目缓缓转身将观众的目光吸引到《千里江山图》的绝美画卷中,通过群舞模拟山川错落起伏,展现一座座山峰在画家笔下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

甩动舞袖间尽显画家下笔风范,举手回眸处彰显宋代美学风格。最终画面定格,“青绿”们与舞台背景《千里江山图》融为一体、悉数入画,仿佛在透过千年纸背与观众对话:“你们看到古人笔下的大好河山了吗?”。

网友直呼,看完节目“直接从文化自信过渡到文化膨胀了”。我们的确有理由自信,观众喜爱这支舞蹈,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以《千里江山图》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关注与热爱,这份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底色,值得被更好的宣传与了解。

今天,让我们走近这幅《千里江山图》,跟随画作领略文化之美。

那个创作了“只此青绿”的十八岁青年和他的山水画

缓缓展开画卷,连绵起伏的青山依势延伸开来,扑面而来的是青春的颜色、青春的气息,没有压迫感。

饱满的青绿色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希孟作画时自信的模样,整幅图设色质感凝重,很大胆。

在我眼中,这幅图如此年轻、灿烂,一如九百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一般……

人们常感叹天才少年,因为他们往往昙花一现。而希孟在我眼中却堪称惊艳,尽管传世仅一幅画作,也足以让他留名后世,“出世即巅峰”。

然而,长期以来关于希孟的记载,却只有卷尾的跋文可供观者参考与遐想,这更平添了几分神秘感,让我们对这幅青绿山水名作的诞生过程充满了好奇。

那个创作了“只此青绿”的十八岁青年和他的山水画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由蔡京题写的跋文:“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短短77个字,勾勒出一位18岁少年的高光时刻。

希孟本为北宋画学的一名学生,而画学是当时的文艺皇帝宋徽宗为培养专业画家而成立的皇家美术学院。可以推测,希孟一定是从小对绘画富有兴趣、自身也具备一定才华,才会入选画学的。然而,宫廷中的画师一定也是高手林立、各具风采,年纪轻轻就想加入其中显然没有那么容易。

所以从画学毕业后,希孟并没有立刻成为宫廷专职画家,而是在文书库谋了一份工作。然而,对绘画的热爱让希孟一直在默默努力精进自己的作画本领,他尝试数次将自己的画作进献到宋徽宗面前,期望获得肯定,然而由于自己当时的技艺还略显稚嫩,宋徽宗看过画后一直不甚满意。

但往往,越努力越幸运,伯乐宋徽宗,发现了希孟身上的可塑性,欣赏他的干劲与灵气,一定也赞赏他的勤奋努力,于是亲自点拨、亲授其法。要知道,宋徽宗可是“兼职”做皇帝,“主攻”并擅长书法绘画创作的一位造诣颇高的艺术家。果然,希孟在他的指点下技艺突进,半年左右就完成了这幅旷世名作。

那个创作了“只此青绿”的十八岁青年和他的山水画

▲宋徽宗瘦金体书法作品《书牡丹诗》

希孟是幸运的,因为古往今来能丹青留名的画家仍旧是少数。希孟又是令人惋惜的,据传在作完《千里江山图》不久,他便英年早逝。

陈丹青曾这样评价王希孟:“通常成年的老熟的大师,喜欢做减法,也就是所谓取舍和概括,可十八岁英年的王希孟呢,他是忙着做加法。人在十八岁年纪,才会有这股子雄心和细心,一点不乱,不枝蔓,不繁杂,通篇贵气,清秀逼人,那就是他的天赋了。”

我想,天赋固然有之,踏踏实实地去做才是希孟身上更难能可贵的闪光点。据专家介绍,《千里江山图》的创作,至少经过了五个层次的精进渲染才完成。

首先,用水墨打底出粉本草稿;其次,用赭石为主的红色颜料对草稿进行铺底;再次,用石绿色上色渲染;接着用不同层次的绿色层层叠加敷染;最后用石青收尾点睛。

看上去是一幅画,实际上至少需要画五遍,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但正是有了这份耐心、踏实与坚持,才成就了这气势连贯、繁而不乱、通篇贵气的《千里江山图》。

那个创作了“只此青绿”的十八岁青年和他的山水画

相信每一位通过不同形式看过《千里江山图》的朋友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仿佛自己置身于一片青山绿水之中,倍感舒适、惬意,满眼皆是绿色,感官都被调动了起来,仿佛能闻到青翠的山峦树木间散发的大自然的气息,能触手可及抚摸到粼粼流动的春水。

那个创作了“只此青绿”的十八岁青年和他的山水画

“纸寿千年,绢保八百。”《千里江山图》是集大成的大青绿绢本设色画,九百余年时光磨砺展卷依然出色,可见北宋时期的织绢工艺、颜料提取技术已比较成熟。

这幅传世九百余年的青绿山水画作,依然色彩生动、层次分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绘画所用颜料多为矿物颜料。

相比于有机颜料,矿物颜料呈色稳固,耐色性、发色效果均更加优秀。正所谓绿的“远近高低各不同”,绿出了一种高级感。

那个创作了“只此青绿”的十八岁青年和他的山水画
那个创作了“只此青绿”的十八岁青年和他的山水画

这里用《国家宝藏》节目中的知识来给大家科普一下:画作中的颜料都是用最上等的矿物宝石来制作提取的。

其中石绿由孔雀石研制而成、石青由蓝铜矿和青金石提取。其余颜色分别来自朱砂、雌黄、砗磲、赭石等不同的矿物质。兼之以花青、藤黄等植物颜料辅助。将各类矿物宝石击碎、磨砺、过筛成细粉后,混入胶和清水进行第一次沉淀,滤出沉渣碎末后可得“头绿”。

把上层的清水倒在瓷盘里,再沉淀下来就是“二绿”。“头绿”分层极快,半个小时就“泾渭分明”,“二绿”、“三绿”功夫见深,需要等好几天方能得到。

那个创作了“只此青绿”的十八岁青年和他的山水画

这里陈述的,仅仅是颜料的一个大致制作过程,要想成就一幅名画,同样离不开诸如制绢、制笔、制墨等工艺。

由此推想我们的古人,内心是何等的认真、虔诚。他们用自己精湛的技术为《千里江山图》增色十分,如果说希孟是画绢前挥笔尽显其才的潇洒少年,那这些以传统工艺制作为代表的手工艺匠人,则是幕后各显其能、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为他们点赞!

那个创作了“只此青绿”的十八岁青年和他的山水画

2017年9月,《千里江山图》在故宫展出,瞬间引发观展打卡热潮。人们不惜千里赴京师,只为了“排队两小时,看画两分钟”,由此可见《千里江山图》的魅力。

“故宫跑”也成为当年的文化热词。现在,让我们也拉近镜头,从细节处感受这幅咫尺亦有千里之趣的名作。

从画作内容来看,兼具写意与写实。我国古代山水绘画以写意居多,多给观者留下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意境感。

而《千里江山图》兼具写意与写实之美,群山连绵烟波浩渺,仿佛若有仙,营造出传统山水画写意的一面,观者展眼望去联想无穷。

定睛细看,画中飞虹长桥横贯其间、楼阁村落掩映其中。隐士且走且停行林间、渔夫挥臂撒网在岸边。农家村落炊烟渺渺、渔舟摆尾星星点点。人间烟火气使画作不乏写实的一面。

那个创作了“只此青绿”的十八岁青年和他的山水画

(局部))

从画作构图来看,穿插使用“平远”、“高远”、“深远”相结合的构图方式,体现了这幅近12米长卷的特色,那就是虽一眼望不到边,但只要展卷就吸引人停不下眼。“画面跌宕起伏,富有强烈的韵律感,引人入胜。”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古代园林“移步换景”的特点,在这幅画作中同样有所体现。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随便拍张照、截张图都是一幅风景。”将画作截取一段,可独立成画,真正是布局精妙,优雅中透出几分禅意的智慧。

那个创作了“只此青绿”的十八岁青年和他的山水画

▲缥缈开阔之平远(局部)

那个创作了“只此青绿”的十八岁青年和他的山水画

▲山峰巍峨之高远(局部)

那个创作了“只此青绿”的十八岁青年和他的山水画

▲层峦叠嶂之深远(局部)

从画作立意来看,“可游可居”、“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感十分强烈。我们的古人早就提出并倡导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正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千里江山图》中的山山水水,无论在古在今看来,依然青绿依旧、风采依旧、令无数人向往依旧,究其根本,我们向往的是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出则仰望山水,入则心安可居。“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透过千年画卷启示我们现代人敬畏自然才能留住自然。

那个创作了“只此青绿”的十八岁青年和他的山水画

掩卷,希望您在看过本文之后能够爱上《千里江山图》、爱上那一抹历经时光而不褪色的青绿、爱上以此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沉思,文化之美与自然之美又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无论是《千里江山图》本身,还是由此衍生出的舞蹈及各类文创产品,无一不是让人们通过感性、直观的方式去触摸、体会那份历史的厚重,唤醒心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的这份自然之美,是绿水青山的托付,也是永恒的财富,它不仅存在于画中,更应该永驻天地,常绿常新。

希望在千千万万的文化之美与自然之美的传承者手中,在下一个千年里,青绿千载常在、山河无垠常青。

那个创作了“只此青绿”的十八岁青年和他的山水画
那个创作了“只此青绿”的十八岁青年和他的山水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