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有效提问》【工具】:读千卷书之第203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于兆鹏 2021-11-25

《如何有效提问》【工具】:读千卷书之第203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今天分享关于职场工具的第二十五本书籍:《如何有效提问》。

作者提出在与人的交谈中能否提出好问题能检验一个人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本书列举了大量高水平的谈话实例,比如村上春树、斯皮尔伯格等人的访谈实录。只要你懂得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那你跟谁都可以“聊得来”。

一、三种现代社会必备能力不用别人教也能抓到重点技巧的“模仿(偷学)能力”、与本书有连结性的“策划能力”,再加上可以抓重点提问的“表达能力”。这三种能力是在现代社会中生存所必备的。

用三色圆珠笔的绿色写出疑问,对方说的话用蓝色画起来,重点部分用红色标注。也就是说,对方所说的客观事项用蓝色和红色,自己主观思考的问题则用绿色

二、问题是一张网能达到在表达自己的同时,也融入对方的世界,并巧妙地萃取精华,再延伸至自己表达的内容里,这种境界是最好的。交往时间越久,越知道彼此的经验世界,交谈的话题也会更丰富。

问题是一张网。只要编织得扎实,就可以得到好鱼。提出问题要先揣测对方的状况、兴趣、关心程度,然后配合自己的兴趣或关心程度才行。只是出于自己单方面的兴趣而向对方提出问题,只会让对方感到困扰。重点是要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所提的问题位于哪个象限。碰壁时就思考自己的爱好和对方的爱好,然后再次提出问题。

三、共鸣—归纳—整理。首先是附和技巧,主要是附和对方并且和对方的内容产生共鸣的方法——“共鸣法”,和归纳对方的想法——“归纳法”,以及进一步整理对方杂乱的思考——“整理法”。将对方说的话用比喻的方式来表达,即是将自己的和对方的话题融合的方式。也就是“用自己的关键词来说的话,应该是这么说吧”的一种交织方式的提问技巧。

孔子也曾经说过:“为什么同样的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答案?”为什么那个人这么说,这个人却不这么说呢?因为回答时要先看穿对方的水平,这些伟人不见得总是说普遍性且绝对的真理,而是依据发问者的不同说出不同的答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