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实为百病之总纲》——虚实用药的反思

 九九生 2021-11-25

《虚实为百病之总纲》

——虚实用药的反思 (作者:石生利)


图片

春江花月夜

两个月前,我得了一场感冒,除了头沉鼻塞以外,主要是咽喉肿痛。对于我来说,用一点小药摆平这些症状没有任何的技术压力,毕竟我也是S中医的老学员了,平时处理一些头疼脑热之类的小病都是手到擒来,还赢得了不少患者粉丝,所以也没当回事儿。就这样凭脉调理了几天后,什么咽喉肿痛等感冒症状都基本消除了,我也象没事儿了一样,每天仍然坚持我的走路和慢跑。但是我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只要走步1千米以上,就会感觉到胸口憋闷,我很奇怪!以前没有这个现象啊?并且这个症状还有加剧的势头,我甚至怀疑是不是心脏出了问题?我的体质平时挺好的,在此之前每周打一两次篮球这样剧烈运动都不会气喘嘘嘘啊!?

我自己开始尝试着摸脉调理,所用药也无外乎补气化瘀之类,如牛膝、枳壳、丹参、三七、党参、黄芪、熟地、补骨脂等,但是动则胸闷的症状却没有怎么改善,这样持续两个月之久。我有点坐不住了,开始怀疑自己的脉诊处理是否得当?于是我就向王菲老师预约,请她给予调理指导。

王菲老师一见到我就笑容可掬的说:“我们振荡中医有一个内部的考核规则,就是要学会给自己调理,要打破'医不自治’的常规,这方面我也是挨了师父不少骂,吃了不少苦头才过了关的啊”。接着她一边打开药盒,拿出纸笔,一边又谦虚的说:“师兄,你今天来找我,说实在话,其实我也不比你强到哪去。我只是把每次给自己和家人调理当成是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一次机会,不给自己太大的情绪和期待上的压力,这样我的心态就容易安定下来,脉就容易摸得清晰了。咱们这一次只当是一个交流吧!你先认真把把自己的脉,然后告诉我脉象和用药吧”。
我一边答应着,一边开始细心的摸我自己的脉,嘴里还轻轻地喃喃自语:“背景脉势虚,右尺及双寸寒,双关湿瘀、痰瘀”。
确定了自己的脉诊之后,我便给出了自己的处方:黄芪1g,桂枝0.5g,半夏0.3g,牛膝0.3g,枳壳0.3g。
接着,王菲老师坐下来很平静流畅的为我把了脉,不一会儿拿起笔在纸上清晰地写出了药方,我惊讶的读出声来:“白芍0.5g,白术0.5g,牛膝0.2g,枳壳0.2g……”不由得问了句:“为什么是这样啊?”
她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你先把药喝下去,等一会儿咱们再聊。”
我开始含服,约几分钟后,胸口一下子松开了,不再有憋闷感了,接着全身开始微微有出汗了,渐渐的全身都舒服了,我心里说:“好神奇啊”。
随即我又开始摸脉对比:只见整个脉都变的柔缓有根了,奇怪的是,我刚才摸到的寸尺寒象竟然不见了,而且脉势反而充实了。
老师看出了我的疑惑,轻声说道:“其实你刚才的脉象是偏实的,脉势急动两关湿瘀,右侧脉体略微有一点儿寒湿虚,用点白术就可以了,至于两寸的寒象,先不予处理,因为关瘀和液虚急动是主要病机,有郁先治郁,主要问题解决了,能量匀布了,寒象自然就没有啦。
师父经常说: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自然迎刃而解。”
紧接着王菲老师又给我第二次凭脉处方:党参0.5g,熟地0.5g,牛膝0.3g,枳壳0.3g。
然后对我说:“师兄你看,能量匀布以后,现在整体脉势不足就显出来了,而且气液两虚,两关还有湿瘀,那就不是偏实了,而是稍微偏虚了,这时候就必须补虚化瘀一起用。你先把药喝了,一会儿我们再讲”。
且说我吃完药以后再摸脉:果然脉势充盈了,而且两关湿瘀也化掉了,脉体变得光滑清晰了,但觉得脉体小了一些,右关力度稍大稍快有点滑动,左寸低弱。
针对我的疑问,王菲老师一边在纸上画着脉图一边说道:脉体光滑干净,说明湿浊化掉了,脉体虽然变小一些,但是柔和充盈饱满,说明微循环打开了,能量下潜和内收了,往深层走了,这是好现象,你看那些高血压患者和失眠焦虑患者的脉象,往往是浮大躁动的,其实沉按是不足的,这叫虚张声势,外强中干,能量都在向外耗散,是过度亢奋的状态,深层能量哪能不虚呢?
我很赞同的点点头说到:“我也听王老师在课堂上特别强调脉象柔和有根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S中医'和脉’的重要特征吧”。
“是的”王菲老师接着说:“我们S中医特别重视脉势的柔和有根,因为他是机体免疫能量序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我还曾听过师父从中医角度诠释《道德经》的一段话。”“哪一段话呀?你快讲一讲。”我急切的问。王菲老师答到:“就是十六章'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这一段。师父说:'你注意观察,许多患者的气血与心识都是浮在表面的,脉气是躁动不安的,不能沉降下去,干活容易累,上楼容易喘。这种情况下深层经脉(包括微循环)因为缺乏能量往往导致闭塞淤堵,象黄河一样,下面泥沙多,水只能悬在上面,容易泛滥成灾,古人说:阴阳不能相济,升降不能交合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我们通过辨证调理或者养生导引,让气血能够由表及里,由上及下灌注到经脉深层和丹田(根),这样整个生命环就贯通了,脉象就会变得柔和匀静(静),柔和匀静就说明经气恢复到了自然的秩序(命),这个秩序就是生命系统的常态(常),也就是我们说的和脉,《内经》把这种状态叫做阴平阳秘。懂了并且知行合一就是明医(明),否则,不明理而错误施治,就是凶。’”
图片
我也是第一次听说《道德经》竟然和中医是相通的,自然听得津津有味。
王菲老师接着说:“师兄,刚才有一个脉象你说的很对,就是你的右关脉滑动有力,沉取是血瘀。现在你的脉又开始变得偏实了。我想给你用:丹参0.5g,然后再加一点党参0.2g托一下底儿,至于左寸偏弱,但寒象不明显,我认为跟你长期用脑,休息不足有关系,不用管它。现在的主要病机是血瘀,血瘀一化开,任督二脉升降的阻力就消除了,生命环就转起来了,左寸自然就会有能量灌注进来,我觉得这回药吃完应该就调平了,没事儿了。
老师说的真准,刚吃完药不久再诊脉:左寸果然起来了,而且很柔和饱满,整个六部脉都匀平了,右关的血瘀没有了,指腹推在关脉底部的骨面上,光滑滋润......我内心里既喜悦又惊叹。喜的是我的脉象竟被调的这么好,惊叹的是我的左寸低基本是常态,我很少能将它恢复起来,而老师仅仅随机几次用药就将它调平了,关键是我常用的黄芪、补骨脂、柴胡等提气温阳药一味也没用啊!
老师问:“师兄,你压一压你的胸部,看还有没有不适感啊?”
我回答“没有啦!感觉胸腔里很敞亮”。我一番惊喜后又连忙向老师提出了我的最大困惑,就是我之前调理感冒,结果感冒症状都消失了,为什么我会出现胸闷的问题?
王菲老师还是很谦和的说:我分析还是虚实的问题,可能脉势偏实的时候,你多用了一些温补的药,这个时候因为瘀阻没有打开,经络的空间和容量比较小,好比狭窄的路面要通过许多车辆是不容易的,甚至会加重堵塞。这个时候就要先把车辆停下来,疏离障碍和拓宽路面,你说是不是?对于我们人体经络来说,瘀郁往往是多层次,尤其是慢性病,往往是化了一层瘀,又出现一层瘀,我们往往需要一边补一边化,就这样虚虚实实,一直到把整体脉调平。这就是韦老在《S中医发蒙》上讲:“虚实为百病之总纲,瘀郁为百病之始终”的道理……。
告别王菲老师,我带着收获的喜悦开始返回。我有我的目的,就是想再次检验一下疗效。路上,我故意步行走了两千米而且走得速度特别快,结果胸闷气短感再没有出现过!!要知道,我这两个月来,基本都是慢慢走也走不了1千米,就感觉胸憋闷气短的受不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又专门走了几千米,依然很舒服,再没有胸闷和气喘嘘嘘。我真是由衷的钦佩老师,钦佩咱振荡中医,还是那几种普通的药,怎么就那么神呢?
我自己也算是振荡中医的老学员了,但还是感到振荡中医至简至易却又博大精深!我回味着王菲老师昨天提到《S中医发蒙》里的那句话:“虚实为百病之总纲,瘀郁为百病之始终。”
百病之谜,虚实而已!看来我还是要在基本功上下功夫啊!

图片

图片

图片

    加入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