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胃炎到底是什么炎?充满了欺骗

 医之大者 2021-11-25
现代医学随着消化内镜的普及,已经到了非常先进的程度,能更直观的看到胃肠道的具体病变,比如溃疡、糜烂等等,而且还能进行镜下活检、治疗等,难道就意味着所有问题都能解决了么?
胃肠病最重要的病因还是饮食,中国人就是如此的矛盾,一边在强调养生的饮食习惯,一边还在寻求味蕾的刺激满足口腹之欲。
如果真有哪个习惯是对人体有益的,那就是饮食起居的节律性,就是一个好习惯。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个适度,否则就说不上养生保健。


从胃肠病来讲,包括食道,食管、胃、小肠、大肠,这些部位的病属于胃肠病,也就是消化科的范畴。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这几年但凡是检查胃镜的患者,看到的检查结果都是有问题的,除了取活检的,大多数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然后就建议查幽门螺杆菌,大多数患者都是阳性,不管数值高低,都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这个就一定是正确的程序么?
首先,炎症是什么,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不是由于感染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有益的,是人体的自动的防御反应。
炎症只是一种状态,大多数认为这是一个结果,而且是不好的,就一定要根除而后快,结果最后身体状况变的越来越复杂。


再看看慢性胃炎的病因有哪些,1.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或其毒素;2.刺激性物质;3.药物,多数药物都可以引起胃粘膜损伤;4.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5.胆汁反流;6.环境变化,如环境改变,气候变化,人若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就可引起支配胃的神经功能紊乱,便胃液分泌和胃的运动不协调,产生胃炎;7.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9.其他病变的影响,如尿毒症、溃疡性结肠炎等均可引起慢性胃炎,为继发性改变。
从以上病因可以看出,同一种疾病状态可以由很多种病因引起,作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致病因素通常有多种,人们都是只看重其中一个因素,如果指标正常,难道就意味着治愈了?


眼见为实,其实是最不靠谱的判断标准,因为决定性的因素往往是不可见的,表面可见的都是很容易改变的。
就好比胃息肉、肠息肉,你真以为去除掉了就一劳永逸了?好几个患者再次住院要切息肉的时候却找不见了,更多的患者是切除掉息肉以后再次复查的时候永无止境的在生长。说明什么,有时候人们的关注点是错误的。


就像我以前说的,医学的发展就像社会的发展一样,不是人为能控制的,我们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对身体的保护意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