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甲亢,平衡阴与阳

 医之大者 2021-11-25
步入现代社会,社会形态随之而变,人类的疾病谱也在发生着改变,无非就是疾病变多了,一方面是检测技术的提升,一方面还是身体自身的变化。


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普遍感觉身心压力较大。过度的精神紧张和身体疲惫,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比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的发病年龄以16-40 岁左右居多,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4倍。

  中医认为甲亢多与心情不舒、气郁忧思、紧张激动使肝气不得舒畅有关,日久伤及心脾以致出现心慌、乏力、消瘦、出汗,烦躁、手颤等症状。气郁痰凝而出现颈部甲状腺肿大、眼突。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在表面上往往会表现为甲状腺肿胀,但是中医认为甲亢病虽然发病位置在甲状腺,但它却是-种全身性的疾病。

  甲亢症状:乏力、消瘦、气短,病情重者可导致眼突、脖子肿大、下肢浮肿等病症。

中医认为甲状腺肿的人是痰跟气结住了,出现这种问题痰气凝结、还要照顾到其他的几个脏腑,以舒肝化痰散结之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解决其他相关脏腑的情况。

因此痰气郁结是目前中医临床治疗甲亢及甲状腺结节等病的中医病理基础,真实情况还不止于此。


甲状腺就像是人体的一个开关,甲亢和加减不仅是名字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临床表现也同样如此。甲亢容易出现消瘦、多汗、心跳加快、疲乏无力、失眠多梦、饭量增大的不适症状,甲减容易出现虚肿、心动过缓,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嗜睡,反应迟钝等等症状。

因此甲状腺就像是人体的一个管阴阳的开关,一旦功能失调便会出现阴阳失调的临床表现,甲亢属于阳亢,而甲减属于阴盛。


在《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概念贯穿始终,也是中医体系的中心,比五行学说重要的多,在临床望闻问切四诊要分阴阳,辨证要分阴阳,处方用药同样要分阴阳,如果在这个基本问题上没搞清楚,即使有效果,也无法除根,正所谓,治病必求于本。

近代有人提出“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企图让中医学说达到一个圆的模型,脱胎于五行学说,越是看似圆满的东西,离真理也就越远,且不说哲科思维体系是建立在质疑的基础上,中国传统思想也是在不断的去探讨道的过程,因此没有哪个理论体系可以完美的诠释中医。


临床上早已经是现代医学的天下,甲亢多数是治成甲减,因为甲状腺毒性药物很难控制好剂量,而甲状腺功能本身就是波动极大的一组指标,因此也就在调药的路上度过余生。

真正的中医,一定不是根据指标来调药的,我经常跟患者说中医是中医,西医是西医,两者完全不同,但并行不悖,中医在治疗甲亢的时候更为温和,哪怕在使用甲状腺毒性药的时候也可以配合中药治疗。


很多人即使知道了自己是甲亢,然后也不去了解自己吃的药以及治疗方案,传统思维的惯性让整个社会都没有能很正确的看待现代医学,总归是要为自己的身体负责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