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皋大道 制图 殷超 来源:长三角铁路 2000年前如皋“地无寸铁”,2010年宁启复线电气化改造前,如皋仅有新长线一条普速铁路。2015年,宁启复线电气化改造完成,和谐号动车从南京站出发经停如皋站,如皋正式迈入“动车时代”。当年的宁启线,每天只有10余个班次。2020年12月30日,盐通高铁正式通车,如皋到上海的时空距离缩短至一个半小时。“如今,每天经如皋站、如皋南站奔赴全国各地的列车达百余趟,仅去上海的高铁就有30余趟,平均每半小时一趟。”细数如皋的高铁版图,如皋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小平用十个字形容:“从'一无所有’到'四通八达’。” 进入“十四五”时期,“轨道上的如皋”谋求发展新格局,所面临的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好不好”以及“如何更好”。面对北沿江高铁穿境而过这一重大高铁“红利”,如皋交通人经过艰辛努力,抓住窗口期、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实现了变“不可能”为“可能”,最终北沿江高铁确定在如皋境内设如皋西站。目前,如皋西站站房设计已由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公开招标。如皋西站综合枢纽勘察设计已完成集疏运规划及快速路节点方案的研究初稿;北沿江高铁如皋段下穿道路建设工程,如九线已完成拆迁,正组织施工,如江线、江曲线、王石线、如港路已完成施工图设计。 如皋南站 许丛军 摄 如皋港 许丛军 摄 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的竣工,把如皋江港变成了深水海港。如皋港拥有长江岸线48公里,其中码头建设岸线27.7公里,可服务20万吨级海轮减载装卸运输。如今,作为长江中下游水运联运的交通枢纽,如皋港已成为出江入海外联世界的重要门户,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引擎:如皋港与上海港建立合作,开通如皋港至上海港外贸内支线“皋申快航”,形成了以如皋港为枢纽的江、海、河联运体系;如皋苏中国际码头作为江海河联运重要节点,连接世界各大港口。去年港口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万标箱,对腹地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从发展经验看,交通强则发展快。当下,南通处在交通大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了“一枢纽五城市”的主攻方向,首当其冲就是打造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张皋过江通道建设快马加鞭,大临工程施工已经进场;北沿江高铁工可获批,如皋西站完成方案设计……作为全市大交通建设的主战场,如皋交通在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课题上,精彩书写着自己的探索与实践,以大交通格局赋能高质量发展。 带着市委市政府的殷殷嘱托,如皋交通一路奋进,综合交通格局已基本成型,呈现出六大亮点:高速铁路“通达”、过江通道“快接”、高速路网“成环”、国省干线“成网”、农村公路“提档”、骨干航道“联运”,以交通拉大城市框架、带动经济发展。在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交通对扩大对外开放、集聚高端资源、改善民生福祉的综合效应更为凸显。 “十三五”时期,如皋持续推进G40沪陕高速如皋段扩容、S30如常高速如皋段的前期工作,推进东如高速纳入高速路网规划,与G15沈海高速、S28启扬高速形成高速环线,构建了如皋高速路网的规划蓝图。国省干线公路框架已经基本成型,南北走向西部有规划的S403,中部有G204、规划的S259、S603,东部有S226;东西走向南部有S356,中部有G345、S334,北部有S355。 “十四五”时期,如皋交通将融合对外交通,畅行内部通道。积极服务北沿江高铁建设,同步建设如皋西站,与盐通高铁、宁启铁路构建如皋市域“两纵一横”铁路网,全面接轨上海、融入苏南、“通达”全国;推进如常高速S30建设,西接常泰过江通道,推动东如高速启动前期,衔接并推动张皋过江通道建设,实现过江通道“快接”;推进沪陕高速如皋段扩容建设,与S28、G15、S19、S30、东如高速构成如皋市域“三横两纵一联”高速公路“环线”,五条高速全面建成后,未来如皋境内及周边将拥有19个高速出口,实现每个镇10分钟内上高速,进一步打通如皋对外联系的黄金通道;推动S403、S259前期,加快G345、S355建设,打通断头路,实现国省干线“成网”;关注民生事业,继续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为乡村振兴提供交通支撑;加快骨干航道建设,积极推进如皋港与通州湾新出海口联动发展,在江海“联运”、江海产业联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今,如皋“公铁水空”立体交通格局已经形成,伴随着张皋通道开工脚步的临近,如皋将形成“双龙过江”的格局,进一步加快融入苏南的步伐,加上北沿江高铁也将于年内正式动工建设,如皋交通枢纽、节点城市的区位已然形成。 采写:南通报业全媒体记者 朱蓓宁 彭军君 来源|南通日报 编辑|朱丽丽 校对|吴海华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
|
来自: 昵称37581541 > 《如皋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