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之间览大书

 然野 2021-11-25

 

  

 

我们一直把自己居住的家园说成是“三山六水一分田,”这就看出了山水在其中所占的比重。我们与山为伍,我们与水做伴,我们与山水相邻,每每身缘此山中习以为常,每每傍着河边走以为常态。看华夏名山大川,绵亘起伏千山万壑,惊叹叫绝;览九州江河湖海,泉清瀑美万种风流,百转回肠。

水生天籁。

  

  



在自然界,我们看到的水是有形或无形的,似乎是天然存在日夜流淌着。海洋是最大的水源地,但那是咸水。感谢日蒸月腾变幻莫测,飓风台风携来倾盆暴雨。这些天来之水,造就涵养了江河湖海沼泽溪流,渗到地下蓄成了暗河、潜流、汨汨山泉,最终,一江春水向东流,回归了生斯养斯的大海。在这个无与伦比的伟大轮回下,物种仰仗水繁衍生息,植物依赖水茂盛生长,生命得到了延续,生灵得到了轮回,到处焕发出生机。

感谢上苍的眷顾,在我们祖国的西部隆起了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这里景色绝美高天寒彻,雨雪以固态形式蓄积成冰山水源,经年累月的冰冻消融,生命之水从巴彦克拉山出发,形成长江与黄河两条巨龙横贯华夏。滔滔黄河,孕育华夏文明的母亲河;滚滚长江,恩泽沃野一泻千里奔大海;雅鲁藏布江盘绕边陲越出国境,万里海疆,蓝色国土碧波万顷天佑中华。

  



大江大河流逝时光,水无常态盘点岁月,这些密布的水系及毛细支流,润泽着我们的家园。于是,美丽的锦绣水乡出现了,绝伦的水天一色再现了,涓涓细流潺潺流水,喷珠溅玉的瀑布,墨绿无底的深潭,永不停歇的喷泉;还有那水网密布湿地泽国,都是我们宝贵的水资源。

  



在华夏大地上早早就衍生了与水有关的文化传说。远古洪荒大水泛滥,女娲补天勇斗蛟龙,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大禹治水,他带领先民奋战十三年最终完成了疏通水道造福九州的伟大壮举。我们也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和利害相随的性情。万事都有渊源,先民臆想制造出管水的龙王,司雨的雷公电母,把龙王看成是与生活命运最贴近的神仙。在面对自然束手无策看天吃饭的久远年代,只能祈福上天风调雨顺,盼望神灵护佑赐予衣食。这种习俗从远古就伴着人们一路走来。好年景五谷丰登就是好雨水,好生活小康日子亦是好雨水。这话,一点不框外,毕竟我们从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是一个靠农桑支撑国运的东方古国。

  

  



水把我们的家园打扮的如此的俊美。山清水秀与穷山恶水似乎就在一字之差,江南水乡因水而秀丽,黄土高坡因缺水而干旱,浩瀚沙漠更是因无水而苍凉。人们爱水恨水又离不开水,人们盼水想水又很难驾驭水,水的分布是那样的不均衡,自古人们临水而邑成都市,依水而居成村庄,靠江河湖海舟楫航行、灌溉农桑,靠水流的巨大落差发电,靠人为地改变江河走向造福民众。无论怎样形容水,讴歌水都不过分,因为人们懂得,没有水就没有万物与人类。

  


  


  水,在演绎自己的同时勾勒出绝美的大中华图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势磅礴;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同饮一江水”,侠骨柔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善解人意;“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美轮美奂。管中窥豹随撷取几支大家诗句,活脱脱一幅水乳交融的水墨画。

  



我们的先祖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现剩余的米粟在经过雨水淋湿发酵后形成了一种美味的液体----这就是酒。这种液体弥足珍贵,最初用来祭奠天地,部落首领享用,逐渐学会自酿,这是水以另一种形态的出现,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历史上“酒池肉林,”延续到“葡萄美酒夜光杯”只不过是酒点缀的进程。

水可酿酒,酒可怡人,人可豪放,放荡不羁。派生的酒文化,更是华夏历史上可圈可点的,与历史上达官显贵文人雅士密不可分的,造就了历朝历代人才辈出的绝佳引子。

  



水是生命之源,科学如是说;上善若水,老子如是说。古人还衍生出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至今仍被实践并神化着。水演绎出来的经典太多了,这些似乎并不关联的事情,把生命自然,沧海桑田,道德信仰,五行变化,用一条水线跨越时空穿起。现今,急于求成的冒进,无度的开采让我们伤害了水,水开始报复惩罚我们的无知,至今,我们还在与水进行对话沟通求得共荣共存,毕竟水是我们须臾不可离的生命之源。


    山蕴大千。

  

  



如果说水是大地演绎的柔情,那么山则是大地隆起的阳刚。

水无常态山川有形。它巍然屹立只会增加岁月沧桑的印记。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上亿年可能是弹指间的暖阳冰河期,几万年可能是瞬间的沧海桑田,它在演绎着自己的起伏、隆起、塌陷,它在释放着自己的能量。它有年轻躁动时喷发出的示威火焰,它也有成熟时的沉稳持重。伟大的造山运动在它的肌肤上留下了些许褶皱,天外来客在它的躯体上留下砸坠的坑凹,只有那些俯视大地的尊者,有着高耸的外表,凹凸的轮廓,延绵的走向,横亘的雄浑,它就是神秘的大山。

  

   我们广袤的国土上不乏名山大川。我们有引以为豪的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更有数不清的名山大川挺立匍匐在华夏大地上。这片土地上有先祖居住的时候,他们最早就栖身在大山怀抱的洞府里,他们靠山洞庇护抵御风寒日晒雨淋。

岁月荏苒历经磨难,苍天有眼难以沟通。先祖认为山峰离天最近,每逢疑惑大难便设坛卜卦祭祀苍天。高耸入云唯此为大的山,让祖先充满了敬畏。据传,中华文明初始舜帝巡视领地,把顶级的大山封为岳,从此,华夏大地五岳鼎立。东岳泰山五岳独尊。秦始皇首开封禅先河,历代有汉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乾隆、康熙步其后尘登上泰山,尽表国家仪仗天子之诚。人们更是按自己的宗教信仰水到渠成的冠以: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为佛教四大名山;武当山、青城山、龙虎山、齐云山为道教四大名山。

  

  依据对山的崇敬,人们在认知上述名山的同时,还情有独钟把居住地附近的山加以情感冠名。虽有些夸大的成分,但是没人去理会挑剔它的合理性,只要兼容了人们的情感就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们的先人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山文化,上至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下至庶民百姓,一种对山对宗教的信仰把人们不分尊卑的紧紧绑在一起。有可能这座山是皇家供奉的家庙,也可能那座山是当地百姓香火传承的信赖,更令人惊异的是,依据对山的崇拜派生出一种风水文化,把人们的思维、作为、乃至生死轮回都与山的存在及走向紧密的联系起来,皇家尤甚,百姓信之,至今仍存。

  

 深山藏古寺,途穷又遇僧,洞天道家场,儒家觅清幽。佛、道、儒各有所奉,但施法自然求得了认识上的统一,而大山就是实实在在的载体。历代的文人骚客士大夫,以他们的生花妙笔锦绣文章为大山披上了一层迷幻的外衣。不容否认的是,他们的行为下意识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对山最初最美的广告词。这些教益与人为,从上到下以山为纽带,以人为延长线,不断的充实添加着山文化的内涵。山体上镌刻着名人的书法真迹至今犹存,最终连他们自己都成了人文历史不可多得的内容,成了名山大川的名片。

    山以它的厚重蕴含矿藏,以它的博大养育生灵,以它的植被滋生林木,更以它的裸魄之美奉献于世。一句'黄山归来不看岳’似乎在藐视群山,人们自己的判断都出现了逻辑上的混乱。不可否认的是,大中华的名山大川实在是太多了,并列第一也不算什么奇闻,各有所爱而已。

  我们的生活有多少取之于山,我们的家园有多少要仰仗大山。大山向我们迎面走来:或突兀、或独立、或相连、或插天、或层叠、或峻峭。

山水依情
   这山,这水,这山水,挺起了大中华的脊梁,勾勒出大中国的血脉。它以博大的胸怀吸纳百川,它以神奇的力量有容乃大,山川挺立坚韧不拔,水无常态婉转流长,江山秀色陶冶炎黄子孙,碧水长流孕育华夏文明,这正是我们祖国母亲的多娇面容,这就是我们生息繁衍的家园。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时光荏苒,文明显现。夫子的一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把山水推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天成一部伟大的巨著,旷世的奇才天书。

它需要人们去探究,需要人们去拜读。山的博大精深,水的源远流长,给人们出了一道永远探寻的主题。伟大的先行者游圣徐霞客,遍历华夏山水精华,问青山,访绿水,深得山水之精奥,走穷乡,行僻壤,记录山水之踪迹,探溶洞,寻幽谷,写就惊世骇俗作。一部《徐霞客游记》惊醒多少梦中人,描尽多少好河山,他是真正阅读山水的奇人,观览自然的先驱。当然,这是先行者的自费行为,同朝的郑和下西洋,则是官方所遣,宝船探秘远洋开辟水上丝绸之路,更是游历地球村弘扬华夏文明的创举。

  



山水俊俏着锦绣江山,满足人们的欣赏欲望,看不够,思不尽,最终还是把模仿的山水浓缩成园林胜景。最初为皇家享用,后世为百姓消闲,更有那神来之笔,绘出山水百态,把山水的瞬间定格在卷轴之间,成为永恒的山水画。山水依旧,世上千年。现代胶片影像更是复印拷贝了山水的原汁原味,连同人们自己也纳入其中,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当人们的物质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开始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一份子,开始步徐霞客的后尘去亲近山水自然,去修复被自己索取过度的山水。山因水而壮美,水因山而灵秀,人们潮水般涌进山水,如蚁般走进名胜,追寻视觉的满足。人们开始以全新的行为与视角重新审视山川,把华夏的灵山秀水推向世界。

  

  



   人类与山水是相融共生的,江河万古流,弹指一挥间。山水静静的看着人们,承载人们走过的印记,历史的沧桑,对于山水只是一瞬间。显山露水自然雕琢,屹立在天地间的山水大书,我们又知其几何呢,我们太渺小了,有的只是感叹,只有不懈的读,直到永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