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寿畈》第二章:黄陂垴

 岁月凉烟 2023-07-15 发布于浙江

《长寿畈》第二章:黄陂垴

黄陂垴,是长寿畈一座普通得就像邻家默默无闻的大嫂一样的山,海拔一百八十三米,经过开发,现在是畈上一处人文风景区。所谓开发,是中国汉语常用词语,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具体的土地利用的开发,类似开垦,以荒地、矿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为对象进行劳动,以达到利用的目的。另一种是在不同的领域进行的活动,开拓。这座普通的山经过开发商的开发现在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休闲好去处。

进得山门,沿着山径行走,满眼都是一片空蒙,似乎没有山,眼前只是一片嫩绿的森林,莽莽苍苍、蓊蓊郁郁地延伸开去。“山色空蒙雨亦奇”,淅淅沥沥的秋雨,让人的心都酥润着。穿过一片摇曳的茂林修竹,“山行本无色,空翠湿人衣”。

这也是畈上风情之一,我与书乐一起去登黄陂垴。雨后放晴,湿润弯弯的山路,像一首韵味悠长的诗歌,一级一级的石阶就是诗歌中平平仄仄的节奏。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意境里,抬腿放脚,一路地攀登着,那一级一级的台阶便蜿蜒而上,像极一条少女长长的裙带飘在身后。山路陡峭,也使得山峰更显妩媚。

山回路远,小径悠长。当双手触摸着黄陂垴青嫩肌肤的时候,我的视野顿开,心胸骤阔,“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油然而生。这里是畈上宽阔大地的最高点。站在黄陂垴山顶上,极目畈上人家,我和书乐看到了站在畈上是无法看到的另一番畈上景象,星罗棋布的村庄,袅袅炊烟,各村庄旁边金字塔似的草垛,疏疏朗朗的一堆堆排列在村庄旁边,太阳照射在上边,闪着耀眼的金光。

遥望四周,畈上四面环山,畈上的每个村庄一出家门,就能见到美丽的风光,碧绿的山、色彩鲜艳的树,把这缤纷的长寿畈染得更加绚丽无比。

最美的是那金黄色的畈上农田,远远望去,就像一片闪闪发光的大海,在微风下,荡漾着金黄的波浪,它不仅美丽,还象征着畈上人们的辛勤汗水。

站在山顶基本上能看到畈上的所有村庄,书乐指点着从上往下看:黄志诚、王家庄、上戴、下戴,董和涂,那是中心队,也就是畈上小学的校址。还看到了新修的记山大屋。

从山顶往畈上看,树林中村舍点缀,飘渺莫测,绿树、灰墙、黑瓦,一幅田园诗画般的农村景色。村子里,鸡啼声、狗犬声、牛叫声.再加上人们的欢声笑语,汇成了一曲生气勃勃的交响曲。秋阳的照耀下,畈上的树木、房屋、田野,像罩上了一层薄纱,显得静谧神秘。

淡蓝色的袅袅炊烟飘荡在畈上的村庄,村庄里那飘烟的小屋里一定有美味的家乡菜肴。那蓝悠悠的炊烟从屋顶缓缓升起成了催促在田地里劳作的人们回家吃饭的诗意符号。

黄陂垴的山峰也真的像一个丰满的女子,她优雅而又雍容地躺在南鄂大地的万山丛中,把一个女子美好的形态,悠然闲适地展现在蓝天白云下,山峰是她的头颅,森林是她的衣裳,阵阵松涛是她的强健有力呼吸。

“书乐,黄陂垴山上还有一段美妙的神话传说你知道吗?”

“不知道,你现在给我说说不就知道了吗?”

“山上有一块巨石,据传说观世音菩萨在上边坐过。”

“走吧,看看去。”

快到山顶的地方有一块巨石,形状犹如一张太师椅,更为神奇的是这把太师椅坐东朝西,宽大的座位两边扶手对称,扶手两边的前端还有非常对称而又清晰的五个手指印,那靠背也是高低适中,活脱脱一个沙发的模样,我幼时就见过这块石头,这次跟书乐一起上山,再到那块石头旁边仔细揣摸,根据其表面光滑程度和造型,完全不可能是人工雕刻而成,经验告诉我,它完全是一块天然石头。

国人有一个习惯,总是喜欢赋予奇形怪状的事物以神秘色彩,编撰一些牵强附会的故事来强化渲染事物的神秘性。黄陂垴上的这块巨石也不会例外:传说,观世音菩萨曾云游到黄陂垴,座在这块石头上歇息,当地山神为表示对观音菩萨的尊敬,立刻让那块巨石变成一张座椅。观音菩萨坐到上边,双手分别扶在两边,于是留下了菩萨的双手指印。

当菩萨看到长寿畈地势开阔平坦,畈周围山青水秀,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又看到畈上的人们勤劳善良,于是观音菩萨挥动拂尘,口念咒语,最后说了一句:这个畈就叫长寿畈甚好。中国文化中,健康长寿是人们永远的终极追求,宗教文化中,菩萨、仙人能够给予凡间人们的就是让人们增寿。所以,长寿畈上的人们多健康长寿,有地理环境优美的因素,也是菩萨保佑的结果。

故乡,是国人心目中,是最柔软处也是最不能轻易碰触的地方。这样的话,几十年来听过无数人说过无数次,在我没有过长时间离开家乡的经历前,也只是把它当作一个矫情之人的一句呢喃嗲语而已。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离开家乡后,在人潮人涌的异地他乡,如果能偶然邂逅一个家乡人,那个亲,那个热是无以言表的。“别时容易见时难,逢人便觉乡音亲。”世界太宽广,身在异乡有时想见到一个家乡人有时真不容易。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过背上行囊远离故土的豪情,从来也没有走出家乡奔波天涯的经历。那他就不会有游子对故乡思念的情愫。也不会有群朋满座时谈论家乡风土人情的自豪。只有远离过故土的人,才能感受故乡山的亲,故乡水的甜,家乡亲人朋友的厚爱和温暖。也许,这也是一种距离产生的美。这样的情怀当然也是那些终生不离寸土老死家乡田园的人终老都不能体会得到的情怀。

离开过家乡的人,才能深切感受到故乡不一样的风俗是一种文化,不一样的人情是一种文化,不一样的传统理念也是一种文化,并引为骄傲。

每当回到家乡,又漫步在沉淀了我人生年华无数记忆的这块土地时,邀约三五好友,迫不及待地去攀登畈上的风景名胜:黄陂垴。

黄陂垴,山峰上云雾缭绕,山径蜿蜒曲折,像一条彩带从云间飘落下来,游人似一个个小白点,零零星星散布在彩带上,缓缓地向上移动着。

站黄陂垴的山峰顶上,极目眺望,远处众多的大小山峰涌入视野,满目的青翠在遥望的目光中跌宕起伏。松涛阵阵,袅娜着大海的涛声;山风嗖嗖,回旋着群山的气势;近处,现代村庄建设的辉煌,远处,农舍屋宇,点缀着家乡朝气蓬勃的景致,万里平畴荡漾的绿波,延伸进若有若无的轻雾中。

站在黄陂垴的山顶上,面对着这个季节顽强的植物生命,朗读着家乡山水间衍生的文字,我的心里也滋长着另一种青绿的希望与豪情:愿家乡的山水更美丽,愿家乡的人们更富饶。

面对家乡美丽的自然景色,我也感受到了以前所没有感受到的故乡自然山水的神奇,陶醉在山水构筑的意境里,仿佛觉得整个人已经成为家乡山水的一部分,想起古人说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大概也是相同的感受。

想着脚下的这块土地养育的青山秀水,人文景致,顿时觉得家乡的历史格外地厚重,文化也格外地亲切,因为深信这块土地上有过苏东坡的脚印,有过李白的步履,也留下过杜甫匆匆的身影。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不远万里,风尘仆仆地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留给了家乡这座神奇的山峰,或赋诗,或作文,或石刻,运用不同的形式抒写山水佳句的情怀,使得黄陂垴这座神圣的山峰组成家乡厚重文化的经纬。

家乡是游子们在繁华浮躁都市回望的圣地,是远走他乡的行者们最坚实的后方。每一次回归都如一次候鸟的迁徙,都是一次传统文化的回溯,都是一次对自己身份证明的追逐,也是一次对自己闯荡人生成绩的肯定和炫耀,故乡:情感的圣地,心灵的家园,灵魂驻足的地方。

是啊,飘落的树叶也都能依附在树的周围,最后化着泥土再滋养着根叶,自始至终都不曾离开,这也谓之叶落归根。人何能没有这样的情愫。中国的道家文化崇尚:人的生命、发肤受之于父母,成长滋养获之于故乡山水田园。这样的深情厚谊早已溶于心,浸于脑,流淌在血液里。对于人类来说,落叶归根那是灵魂最好的归属,让生者慰,死者安。

从眼前湿漉漉的“烟雾”中可以看到远处的一座座山峦都从地面上直拔起来,陡升上去,却又互相接连,互相掩映,互相衬托着。有雾的时候,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像害羞的少女围着洁白的裙布。但是,这样的雾不会延迟很久,很快便散开了,这时,远处的山峦又像一个威武的小伙,向人们显出它那健美的身姿。

每座山上树木葱茏,树种繁多。尤其是那苍翠欲滴的松树,伸腰立枝,像一座耸立入云的宝塔,既挺拔,又茂盛,使得家乡的远山近水显得更加俏丽。

我历来喜欢山,大山是人类远祖的母亲,大山哺育了人类,大山虚怀若谷的胸襟让我从中懂得怎么样为人处世。

山高水长,水在山的怀抱中,曲折环绕;汇流成江河湖海的美丽不会断竭,即使严冬,仍有“千里冰峰,万里雪飘”、“水落石出”的高洁。山之言:“我更喜欢让旅途中的人,看到我的美丽,放松一下心情,缓解疲劳有'江流天地外’的壮丽。多少豪言,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以海为喻,以山为题,抒发壮志豪情。更有多少人因此画中带诗,诗中带画,只为留这美丽于心间。

山的美丽不仅在于他容纳飞禽走兽,怪石嶙峋,苍松翠柏,还在于他的四季更妆,花开叶落,冬季长眠;水的美丽不仅在于他汹涌澎湃,大浪淘沙,气势威武,更在于他的曲折迂回,脉脉柔情,百流汇集。

人在山顶,你会觉得山再巍峨,人也能把它征服,而此时的山正默默无闻地向你展示,不远处它的伙伴比它更壮观。人在山谷,常会感叹山高不可攀,而此时的山却悄然无声地告诉你,很多人正从它的峰顶上悠然而下。

“书乐,你还记得黄陂垴那边的山岭上,过去很多年一直有一个凉茶亭子吗?”

“那当然记得,那个凉茶亭一直到七十年代的时候还有的,后来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撤消了。”

“凉茶亭是长寿畈的人行善积德的历史见证,可惜现在没有了,估计今后再也难恢复了。其实这个凉茶亭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山那边从长寿畈经过的人们。”

“是的,那个时候人们的意识观念完全不像现在,一切向'钱’看,没有利益的事绝对不会干。”

挺拔天地,超然四季,垂范千古,启迪万物。这是山给予我的厚重酬报。当我面对黄陂垴的山,仿佛读懂了李白与敬亭山,产生了“相看两不厌”的情感。

因为山是一部辞典,年轻时读它薄,年长时读它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让人类读了千万年而永远读之不完。

山依然那样虚怀若谷,山总是乐于把丰富的宝藏奉献给热爱它的人们。搜寻中国文化中所有的美词不足以概括山的睿智。

山虽然以石为怀,却从不嫌弃泥土,始终与泥土相依相伴。山虽然雄奇伟岸,却甘愿把泥土表露在自体周围。人们赞叹山之伟大,而山却把泥土捧在自己的峰巅。

山因为有泥土,孕育了坚贞不渝的青松,青松以其苍翠葱茏描绘着大山永远不老的情怀。山正因为有泥土为伴,才能挺拔茂盛、英姿勃发、青春常在。

郁郁青山,肃穆千载,那峻拔的峭壁犹如壮士的傲骨,那幽邃的山谷犹如仁者的虚怀。古人,今人,乃至后人,有多少人的情多少人的魂驻扎于山倾注于水,才使得那山,那水,那风景如画,如诗,如歌。

因为山有雄壮的风采,山也有朴素的品格。山豪迈,山也俊秀。奇险是山,逶迤是山,平坦是山,突兀是山,温柔是山,呼啸是山。山,时而鬼斧神工,时而又平淡无奇。

山的性格是刚强的,不惧怕任何压力,但平素却显得和蔼慈祥,文质彬彬,英俊而柔情。大山以浑厚坦荡容纳万世汇聚百川。

听一首故乡的小曲也是一次灵魂的刷新。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有我的人生记忆。“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听着家乡曲,望着辽远的秋空。看着家乡山山水水眺望的这一刹那间,就触动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大地的文章,”清人张潮如是说。是啊,那纵横家乡大地的锦绣河山不就是一篇又一篇美丽的文章吗,那文章里的一行行的文字不就是构筑起家乡山水的空间吗。

黄陂垴亦在其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