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照片,游南宋皇城 要约一个亲子游的稿子,图文并茂那种,有一条清晰的线路,别人看了这个稿子也能去游玩,还要有地方特色,还要有旅途中的一点小乐趣,还要有……好像要求有点多…… 约了好几位小朋友,不是忙学习,就是大人没时间陪,要么没法按时完成。看到吕老师组织浙江人文之旅,探寻南宋皇城,太符合了,可惜当时我自己没时间去,约了小朋友,也没下文消息…… 实在等不及了。 干脆,昨天天气好,我自己跑了一趟: 打车到德寿宫,沿中河中路往南走,到望江路交叉,过斑马线,是胡雪岩故居,右转过斑马线,是望仙阁、鼓楼,沿中河南路往南走,到太庙遗址、南宋遗址陈列馆,继续沿中河南路走,到万松岭路,到凤凰山脚路,梵天寺路…… 从上午11点到下午4点,幸好带了保温杯,人到中年啊,要喝温水…… 开始看照片 早上8点40,送儿子上幼儿园,他告诉我月亮还在天上,一看果然,然后编一首儿童诗《到月亮上去》。 11点,准备停当,打车出发。 车到望江路的时候,看到右侧的店门招牌,我突然想起,原来来这里吃过小龙虾的,望江门小龙虾挺出名的,黄瓜味的清香记忆深刻,就是黄瓜多,小龙虾少,价格也不便宜,但好吃。 车子在望江路掉头,右拐进中河中路,不远就下车,左手边是中河,有地道方便去河坊街,右手边就是德寿宫遗址了。 看看,旁边的居民楼都统一了。迎接亚运会! 德寿宫正一片工地。 这几年,杭州做宋韵。唐风宋韵,唐宋风韵,虽然很多人不知道宋韵是什么,但就是要去做宋韵,热门嘛。 这片工地,到2022年6月28日竣工,工程名字叫“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中西区(除汪宅)工程”,到时候可以来参观一下,你看,“地下文物,注意保护”,来看了,一定有收获。 德寿宫,原来是秦桧的住宅。秦桧死后,收归国有。宋高宗赵构,因不主张抗金,激起民愤,干脆就让自己儿子宋孝宗接了班,当起了太上皇。 虽然是太上皇,权力还是大的,儿子也得听他的么。儿子也孝顺,老子说去西湖划船,扰民,不方便;儿子就在德寿宫里挖了个小西湖。 赵构为什么选秦桧的旧宅做府邸?主要原因就是凤凰山上皇城很小啊,就搬到皇城外来住了;而秦桧又听他的话,他镇得住秦桧,在这里住着就安心。 我在这里碰到一个杭州老太太,花白短发,拎一篮菜,清瘦健谈,跟我聊各种杭州景点:九溪要怎么走才好;岳王庙又怎么样;三潭印月不要去,花了钱又没花头的;胡雪岩故居不要看它小,20块钱,值得带娃去的……十来分钟聊天,她六七次提到她老公,“我老公是聪明一点的,审美我一般人不一样”,蛮有意思。她还知道江墅铁路。我说,你知道的不少啊。她说我是杭州人啊。 我跟她讲三潭印月与平湖秋月不同,秋月看圆月,三潭印月看钩月,与三个潭合成一个“心”字。她听得很认真,大概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 在中河中路上,有一扇小门开着,我进去拍个照,一个年轻保安,穿制服戴口罩,说:不许拍照,不要乱发,这是国家级工程,很重要的。 望江路口,看到望仙阁。 过了斑马线,就是胡雪岩故居。 望仙阁是一座仿古塔楼,高45米。应该是可以登楼看景的,但门关着。一棵樟树死了,换个角度拍,精神很多啊。 望仙阁对面就是鼓楼。也是可以上去的,但我到的时候,门关着。照片左下角,南宋记忆,里面有南宋杭州城沙盘,有南宋各位皇帝的画像。 据说,最早建这鼓楼的,是吴越王钱镠;后来几次毁坏,各代也有重建。现在看到的鼓楼,是2002年建的。 穿过鼓楼这个门洞,一直往前走,中山南路,一条美食街。有网红葱包桧(不知是不是真网红),有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菊英面店。 我一路匆匆走,买了一袋酥饼,12块。我问,是不是热乎乎的好吃点?老板说,越冷越酥脆。 接着就到南宋太庙遗址了。 旁边的巷子叫太庙巷,走进去,左手边有社区门诊,我们去给儿子配过把过脉,配过中药;还要紫阳小学,我去讲过课,参加过研讨会;但我竟然对太庙遗址没一点印象。 如果俯拍的话,还是很大气的,太庙公园是一个田字,十字交叉的地方,立了一块碑,讲了太庙遗址的发现及保护。原来这地方是要造房子的,因发现了古迹,就停了,做一个广场保护起来,并没有开发。 太庙,供皇家祖先牌位的地方,就是皇家祠堂了。在大庙广场上有一个墩子,撑柱子用的基石,很大,可以想象当年这建筑有多大多豪华。 当年汴京陷落,皇家祖先牌位转移到了扬州寿宁寺,建炎三年,金兵又打来了,宋高宗匆匆忙忙从杨州过长江到镇江,路途上把宋太祖的牌位丢了,后来花了重金才找回来。 后来,这些牌位在温州安置,杭州这个太庙建好以后,就放到杭州来了。 太庙分为十三室,每一室祭祀一帝神位,神位两旁有配享(附祭)的功臣,《咸淳临安志》有记载,但没有宋钦宗的,可能这是宋高宗一辈子的心病,如果哥哥回来了,他还怎么做皇帝。 过了太庙,继续南走,有白马庙巷,这个雕塑的设计感觉挺好,一个繁体马字,旁边也注释了“泥马渡康王”的传说。 接着就到南宋遗址陈列馆了。 这几个字是王国平题写的,不知道是用什么笔写的,可能是专门的题字笔,反正挺好看。 进陈列馆,免费的,但要刷身份证认证,幸好我带了。 里面有不少东西,有一张京城图,照片没拍全,我在《咸淳临安志》里找了一张。 这是一口水井。 这是一只黑釉碟。宋代斗茶,茶汤白色,所以黑釉的瓷器就火了。黑白分明,好看啊。 这是南宋的一个瓦当。是屋檐最前面的一片瓦,俗称瓦头,保护檐头又好看。 这是三省六部北围墙,啊,南宋就在我们脚下。在这陈列馆里走一走,就相当于穿越到南宋了。 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 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 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 隋朝,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枢密院是全国最高军事机关。 三省与枢密院在同一官署区合署办公。“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违误),尚书奉而行之”,中书省决策并领旨,门下省审议审核,尚书省贯彻执行。 出了陈列馆,我借了一辆小红车,继续沿中山南路走。途中拍了凤山门,这是真的古迹。 还有人在水边洗衣物。 终于右拐进万松岭路了,刚好拍到love bus ,这也是杭州的一道风景啊。 左拐进凤凰山脚路。这就在皇城城墙边了。 从万松岭路进来,路两边都是有年头的树,好看。 公交车66路,到凤凰新村。我骑着自行车,上坡下坡,坡度还好。 等见到这棵乌桕树,右拐进梵天寺路,尽头就是梵天寺经幢。 有公交车站点,就叫梵天寺路,500路到。 这是我拍的。 下面这张是网上找的。经幢有铁栏杆围着,我绕了两圈,也没拍出好看的照片。 梵天寺是吴越国末代国王钱弘俶建的,时间是宋太宗乾德四年(966),对,吴越国很少有自己的年号,谁在中原称霸,它就奉谁为正宗。杭州有名的踏,六和塔、雷峰塔,保俶塔,都是那个年代建造的。 梵天寺,原称罗汉寺,后改名南宝塔寺。967年,在寺门前建经幢两座,铸武肃、文穆、忠献三王铜像供于寺中。 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始名梵天寺。 南宋时,经幢在皇城墙边。它通体用湖石雕刻叠砌而成,下三层以束腰须弥座为基座。座上为八面幢身,由华盖、腰檐、蕉叶、山花、宝珠、仰莲、方柱、覆莲等构件组成,幢顶为日月宝珠。 经幢是佛教石刻中的一种 一般刻陀罗尼经 左幢高14.31米,刻有《大佛顶陀罗尼经》;右幢高14.64米,刻有《大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经》。经幢是吴越国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相结合的瑰宝,是国内现存最高、层次最丰富、雕饰最精美的佛教经幢之一,是经幢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看了梵天寺经幢。在这里,我又碰到两位热心的杭州大妈。我问凤凰亭在哪。她们先是告诉我怎么走,然后又说,反正空着也是空着,就带我过去。 我把小红车放在这了。前面骑不了几步就没法骑了。我跟着两位大妈走。 这路面上竟然有一条蚯蚓,我把它丢进旁边草丛去了。 穿过馒头山公园,看到陈经纶体校,那差不多就是南宋皇宫丽正门的位置。 走出馒头山公园,按大妈手指方向,沿着宋城路走,就进入皇宫大内了。眼前是一片樟树,有气势。 记忆中,去舟山普陀,也见到了很多樟树。 这大概是近年新修的经幢,刻着《佛顶尊胜陀罗尼咒》,听到佛顶尊胜陀罗尼咒的人能除一切罪业等障,即得永离一切恶病众苦消灭。。 这里已经是当年圣果寺的范围了。 这两年在山上修了一些东西,也做了一些考古,大土坑还在。 据说这是宋高宗写的。写给韩世忠的。图中那个坑,是盖印章的地方,不知怎么没了。 宋高宗赵构书法很好的,为了讨老爹欢心,必须书法好啊。他老爹,宋徽宗,瘦金体的创造者。 淳熙丁未年,1187年 宋孝宗淳熙十四年 这凤山两个大字,好看,至今800多年了。站在这两个字面前,我们的目光可以与古人的目光重叠。 我们可以身临其境。这是最美妙的地方。 十八罗汉 西方三圣像,当年都被毁坏了。印痕还在,三尊佛像还是很高大庄严的。 去月岩。途中经过跃云。 远看时,我以为是登云,因为富春江边有 登云钓月。我知道月岩是赏月地,就想当然了。 走近了才看清是跃云。是说这块石头像云朵一样跃在山林间吗? 这是与三潭印月、平湖秋月齐名的赏月之地。当年,皇宫里的人,就在这里赏月。 中秋月圆,晚上8点到10点左右,月光刚好能穿过崖上的圆孔 ,在地面形成长约两米的投影,天上地下,相映成双。因光影关系,月影以月芽、半圆、满月渐变。特别是晚上9点半左右,光束与岩孔中心轴一致,月影最圆,“月岩望月”的奇景就产生了。 这里石头还是挺好看的。有不少摩崖,有以前的,有当代的。 爬到这里,浑身是汗了,气喘吁吁,水杯打开喝一口润喉。 猜了下这四个字,应该是 光影中天。 这月崖是1999年刘江题写的。注意到月崖左边的石洞了吗? 从月岩往上几步就是山岗了,对面能看见钱塘江,左走能到栖云寺,我走不动了,返回去凤凰亭。 很多人不知道凤凰山上凤凰亭。 环城北路115号,也有凤凰亭。传说曾有凤凰来此筑巢。 这是凤凰山上凤凰亭。四周有松树。 地上落了不少松毛丝,在我老家,以前山上掉落的松针是用一种特别的靶子靶回来,烧柴点火用的,干了的松针很容易着火。 旋转楼梯上二楼。 亭子顶部有凤凰图。 在亭子二楼,能看见钱塘江,看见城市高楼,看见西湖,这是一个视野很好的地方。如果亭子四周的树木低矮些,或者都落叶,那视野会更好。 那蓝色,就是西湖。 天气真不错,蓝天天蓝。 时间不早了,下山去。 如果不是借了一辆小红车,我就从万松书院走了。但,小红车没还,所以,还得到梵天寺经幢那去。 在停自行车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吊瓜,就只有一个。 还有一个掉在地上,被人踩扁了,我也捡起来,用纸巾包好。之前还专门给学生讲过吊瓜——我的城市博物课啊,《我的城市博物课-11 吊瓜》。 到万松岭路口,还了自行车,发现了地铁的标志,就走去找地铁5号线,直接回家。 路过古凤山门。 其实可以骑自行车到地铁口的。 回家把那个被踩扁的吊瓜洗了,把子取了,像飞行器,列阵,开火。就是颜色太黑了点。 宋高宗一辈子都担心哥哥回来。 他自己当然想做皇帝。 所以,他是不允许抗金的,失土是不会收复的。陆游一辈子也就写写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所以,称杭州为 行在——皇帝出行暂住的地方,只是向大家表示他要回到汴京去,这是做给大家看的。就像南宋皇城,破了历史上的惯例,一般皇城是在北边的,可南宋是在南边的。宋高宗给出的理由,一如称行在,北边,真正的皇宫在汴京啊,这么一招,大臣们嘴巴就堵住了。——从客观上讲,确实不与民争利,把发展空间留给市民。 而且,在凤凰山建筑皇城,有吴越国的基础。 更重要是,方便逃跑。万一,真的立马吴山第一峰,那就直奔钱塘江边,那里有大船等着,直通大海。 如果真有时间,杭州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去发现的。山上,道路都铺设得很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但事先要做点攻略,不然水就是水,山就是山,也没多少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