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羞耻感,是怎么影响一个人的?

 郑立寒 2021-11-25
我是一个羞耻感很深的人。在之前的文章里探讨过很多次了。

比如,读书时我害怕穿短袖,害怕露出手臂上的汗毛,因为觉得这不美观,认为浓厚的汗毛是一件让人羞耻的事情;

来大姨妈的时候,会用一个黑色的袋子装着卫生巾,害怕被别人看见,觉得跟月经相关的事情都很丢人,甚至避而不谈……

努力了很久,我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现在,我可以跟别人谈论月经羞耻,性羞耻的事情,也可以跟闺蜜聊女性用品之类的话题。
作者:郑立寒
来源:了不起的郑立寒(zheng-li-han)

01
羞耻感有什么样的表现?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

在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前面,会有强烈的自卑感,想要靠近却害怕靠近,怕别人瞧不起自己;

在别人否定自己之前就先否定自己,怕自己让别人失望,怕别人看见自己不够好的地方;

总担心自己能力不足,害怕自己不能胜任,所以,当面对挑战时,会畏手畏脚;

对于指责/攻击,反应特别激烈:要么暴怒“这一切难道都是我的错吗”,要么强烈地自我谴责“我就不该活着这个世界上”……

在读《羞耻感》这本书时,联想到了自己的几次经历和感受:

在读书时代,很害怕当众讲话。每次老师点名让我回答问题时,双颊发烫;

如果有人指出自己的错误,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感觉太丢脸了;

在某一次述职的过程中,听到总监对我的工作提出疑问,我以为是对我的工作不满,那一刻感觉自己越来越渺小,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还有跟我妈妈吵架时,非常愤怒,“你既然对我这么多不满,为何当初要生下我,又不是我非要出生在这个世界上……”

其实,这就是「羞耻感」相关的表现。

羞耻感是一个人感到自己有问题,自己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错误,我不够好,我不如别人,我一文不值(无足轻重,不被注意),这件事太不光彩了,这件事让我很受辱,感到自己完全暴露在他人的审视之下。

这种感觉就像,从出生开始,自己就随身携带丑陋的疤痕,于是,想要掩盖它,消除它。害怕别人嫌弃,害怕看见别人厌恶的眼神。

“真实的我,如此糟糕,又怎么会有人愿意爱我?”

“如果别人了解了真实的自己,还会像现在这样对待自己吗?”

看到这儿,也应该了解了吧。羞耻感会让人虚弱无力,它让人感到自己没有价值。过度的羞耻感让我在人际关系中保持距离感,并且逃避挑战,以至于错过很多机遇。

02
羞耻感是怎么产生的?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羞耻感大约在两岁形成,也就是“可怕的两岁”时期,孩子会通过争斗来学习,坚持认为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思维和个性。(相关文章:幼儿叛逆期,该如何有效地引导孩子的成长?

一般来说,羞耻感是由文化和家庭共同影响的。比如,传统文化里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子汉要坚强”,好像让人看见脆弱和哭泣是很羞耻的事情。

家庭因素就比较多,身体虐待,精神虐待。这里说说,容易被忽略的几个因素。

  • 如果父母时刻控制孩子,哪怕是出于保护和支持的意愿,阻止孩子一个人去做任何事,这也会破坏来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最后,孩子会认为自己不够好,从而产生自我怀疑。

  • 如果父母忽略孩子,对他不关心也不感兴趣,会让孩子觉得,他一定“什么都不是”。他会觉得,自己不是足够的好,不值得留在父母身边,担心被父母抛弃。

  • 如果父母大多数都拒绝/否定孩子,拿孩子跟其他人做比较,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体验。他可能会觉得,一定是自己有问题,自己不够好,不然父母为什么这样对自己?

有些家庭就是以羞辱为中心的家庭。不管发生什么事,总会找到一个“替罪羊”来承担责任。替罪羊们常常认为自己很没用,于是带着深深的羞耻感长大。

还有的父母会认为自己是失败的典范,不能赚到足够的钱,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他们本身就对孩子有很深的愧疚感,父母认为没什么事值得自豪,孩子也会变成这样。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听到很多父母说,“如果你再这样,我就不爱你了。”“如果你再这样,我就不管你了”……

父母运用孩子对被抛弃的恐惧来控制孩子,其实,也在暗示孩子,“只有你达到我的要求,你才值得爱”,这也会让孩子产生羞耻感。

《羞耻感》中提到:

感到羞耻的人害怕被别人抛弃,可能会竭力取悦他人,于是,别人希望他们是什么样子,他们就变成什么样子。

他们的理由很明确:我确定,如果他们发现了真实的我,他们会讨厌我。我必须让他们感到自豪,以此让他们高兴。那是让他们不抛弃我的唯一办法。

他们下意识觉得自己配不上那些美好的人和事,很容易在真正被拒绝之前就先逃跑了,甚至连追求都根本不敢。

03
羞耻感来袭,如何应对?

其实,我觉得人这一辈子都在寻找自我的路上。越清楚自己是谁,对自己的身份越认同,走的路越顺畅。

而羞耻感强烈的人,可能担心别人的不好评价,会过多考虑他人的感受,而忽略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求。

然而,所有心理感受就是,越对抗,越痛苦只有允许它的存在,看见并接纳它的存在,把它当做朋友一样对待,问题才会得到解决。

那具体要怎么做呢?

  • 1. 认识羞耻感

我们需要先想想,“什么场景会激发我们的羞耻感;我们是如何应对羞耻的”,才能找到相处办法。

深感羞耻的人,通常采用一些防御策略来回避羞耻感。分别是,否认,回避,暴怒,完美主义,傲慢,和出风头。

否认:不顾一切地保护自己作为好人的形象。比如,觉得母亲口吃很丢脸,可能断绝母亲的爱。觉得女人有性需求是坏女人,从来不主动提性。

回避:害怕别人发现带有“缺陷”的自己,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主动和人建立关系。比如,在说话的时候,避开别人的眼神。

暴怒:在遭遇嘲讽或贬低,指责时,会特别愤怒。

完美主义:害怕犯错,只要犯错就感觉自己是个loser,而且喜欢争强好胜。希望只赢不输,不论取得多大的成功,都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他们只有两种为人处事的态度:羞耻的或者完美的。

傲慢:分为2种形式,自大和蔑视。刻意夸大自我价值,证明自己比别人更好。或者通过贬低别人,让别人显得比自己更渺小。

出风头:看起来有点矛盾,但爱出风头其实展示他真正想隐瞒的东西。比如,通过炫耀来压制自己的羞耻感。

只有当我们充分地了解了羞耻感,并且知道这些行为,才能避免被它控制。

《羞耻感》中有这么一句话:

我尊重和欣赏内心的羞耻感,即使它常常给我带来痛苦。我知道,羞耻感是我的一部分。但我同时还是一个有权对自己产生良好感觉的人。身为人类,我有自己的价值。我值得身边的人以及我自己给予我尊重、荣誉和尊严。我不要再过着以羞耻为中心的生活。

  • 2. 觉察羞耻感背后的负性信念

只有了解自己的底层认知结构,才能从根本上改变。

羞耻感背后,常常跟一些负性信念有关系:“我必须要优秀,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爱”,“如果别人看见我不够好,还会爱我吗?”……(负性信念文章:哪些负面信念会毁掉你美好的生活?

我们在感到羞耻的时候,往往也意味着我们正在对自己整个人做评价、下结论。如果不小心搞砸了一件事或是犯了个错,我们就会想:这个错误揭示了我的本性(“我是个糟糕的人”);

而不是去想:这个错误只是一个有失准确度的反常行为,它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并不完全在我个人的控制之下(“我犯了一个错误”)。 

另外,一定要区别于人和事:我犯了错误,不代表我有问题,只是说明这件事做得不合理。

当觉察到这些信念时,就可以用一念之转来改变。具体可看文章:一念之转:4句话改变一生

  • 3. 直面羞耻感,进行自我关怀

自我关怀是指:当我们面对困苦与磨难时,能够像对待爱人或其他陷入困境的人那样,充满善意地关怀和照料自己的能力。

比如写一封信给自己,每当你感到痛苦,无力或备受挫折时,你都可以通过给自己写一封信来安慰自己。

想象一个无条件提供智慧,富有爱心和慈悲心的朋友/恋人,并从这个朋友的角度给自己写一封信。或者这个朋友/恋人,正在经历跟你一样的挣扎和痛苦,你会怎么安慰他。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豆瓣某个作者这么形容自我关怀:

“压抑、否认和排斥自己的负面情绪,反而会导致黑暗的进一步扩大,在最深的洞底,消耗了我们最大的能量,使得人的自我价值感更低。

当整个人活得极其卑微,恨不得钻进地缝里的时候,需要一个陪伴者、拯救者、引领者,ta陪我们坠落黑暗,能将我们温柔揽入怀中。我们可以对ta无保留地敞开内心,更可以完全信任地伸出手,让ta牵引我们向重返光明的路途。

这个人是谁?在哪里?这般贵重的人,其实就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向内寻找生命的擎托者、寻找生命的智者,应当是自我关怀的终极目的。”

参考书籍:《羞耻感》、《自我关怀》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啦~


情绪     如何爱自己     沟通     自我成长    

金钱关系    恋爱      出轨     离婚           

婆媳矛盾    育儿


倾听/咨询加vx:zixunxiaobei

情感/亲密关系/亲子教育/人际关系/个人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