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经济万年史—258】印度战后经济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1-11-26

印度战后经济

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众多,经济资源丰富,在经济规模、市场潜力方面也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战后,在结束了英国殖民者近两个世纪殖民统治的基础上,在国家计划干预下,其民族市场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经济实力增强。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进展使其原有的落后的经济结构得到很大程度的改造。80年代展开、90年代进一步深入的经济调整和改革,正推动印度经济出现新的增长势头。因此,不论是发展中大国的特征,还是战后的发展实践,都使印度在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经济中具有相对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1.殖民掠夺的恶果与殖民统治的历史" 遗产"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一批遭受殖民者商业掠夺和殖民入侵的国家。从1757年英国发动普拉西战争武力占领孟加拉,到1947年印度独立,长达190 年的殖民统治给印度整个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但对其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却是双重的。一方面,殖民者的残酷剥削与掠夺造成了印度经济的畸形发展。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是伴随着它的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以及走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整个历史过程展开的。在这一过程中,印度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遭到空前破坏,发达的民族手工业被宗主国的机器生产打败,多样化的生产为单一的经济作物种植所取代。一个富庶的文明古国变成帝国主义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

但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这里的扩散,则加速了印度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如殖民活动摧毁了印度农业与手工业结合的村社自然经济,为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清除了一大障碍,伴随殖民扩张建立的各种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银行金融系统,为印度民族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加紧经济侵略而不断增加的资本输出和工业投资,也在客观上为印度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条件。19世纪前半期,印度纺织工业中出现了第一批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同时,钢铁、黄麻、造纸等民族工业企业也有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制糖、水泥和钢铁工业分别兴起和进一步得到发展。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印度的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1934-1939 年,民族工业企业从9240家增加到11114 家,投资额相应地从27.6亿卢比增加到29亿卢比。印度成为当时殖民地附属国中工业生产发展较快、资本集中程度较高的国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印度垄断财团。显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商品货币关系在印度已有发展。这是英国在印度长期推行其殖民统治的客观结果,也是战后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2.国家计划干预下的商品经济发展

由于市场机制发育不足或不完善,许多国家借助计划对经济发展实施政策干预。在发展中国家里印度是以计划推进经济发展比较典型的国家,独立至今,其经济发展始终是在国家的计划干预下进行的。只不过对印度这样一个国营经济占的比重较大,而经济运行的主体仍然是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国家,计划对不同经济成分的影响和起作用途径是不相同的。战后印度的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

1)从独立到第一个五年计划(1951-1956)结束,经济的恢复和起步时期。

由于殖民统治造成的经济畸形化和二次大战的破坏,独立时的印度处于国弱民贫的境地。印度政府制定了" 工农业均衡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平均分配收入的迅速发展经济的纲领" ,相应地" 一五" 计划把发展农业作为重点,目标是解决粮食、原料和生活用品缺乏问题,以恢复经济和稳定人民生活。在工业发展方面提出在充分利用黄麻、木材、棉纺、制糖等原有轻工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扩大钢铁、水泥、化肥、机床等重工业的规模,兴建机车、药品等工业企业。为保证经济顺利发展,国家把铁路、矿山、港口等经济要害部门收归国有,并颁布了工业政策决议,划定公营与私营企业的经营范围。这一时期工农业发展比较协调。农业生产增长了22%,粮食产量达6700万吨。工业生产也有较快增长," 一五" 计划期间增长了38%。国民收入亦超过了计划指标,达1995亿卢比,增长幅度为18.4%。这一时期的发展为以后的工业化和经济建设打下了基础。

21956-1966 年,优先发展重工业、大力推进工业化时期。

为了加快发展,印度提出了在自力更生和公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实行重工业投资优先的工业化战略。依据这一战略制定的计划发展模式,即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加快工业化进程,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迅速增长,集中反映了前领导人尼赫鲁的思想,因此被视作" 尼赫鲁发展模式"." 二五" " 三五" 计划的重心开始转向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力求将以消费资料为主的工业结构转变成以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结构,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 二五" 计划大幅度地增加了对基础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把钢铁、重型化工、重型机器和其他机械产品工业的发展放在首位。政府出资兴建了年产百万吨的国营钢厂,并与外资合建国营重型机械公司。" 三五" 计划期间继续扩大对这些部门的投资,提出要努力掌握技术和设计能力,减少对外依赖以达到经济独立。因此,计划鼓励企业出口和实行进口替代,要求它与迅速发展的工业化齐头并进。在这种发展战略指导下,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实际工业投资都超出了原计划指标。10年间重工业产量迅速上升,工业生产总值增长近1 倍,到60年代上半期生产资料工业的年增长率高达17%。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印度建立起包括电力、采矿、冶金、石化、机器制造在内的一系列基础工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但由于这一时期国家偏重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投资,使工农业之间,以及工业内部部门之间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开始暴露。在" 三五" 计划后期,工业、农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陷入迟滞状态。

31966-1979 年,在坚持原有发展战略基础上的经济政策调整时期。

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消费品供不应求和农业歉收所引致的粮食危机,政府不得不对某些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基本做法是:

首先,在1966-1969 年间以年度计划取代五年计划。在压缩工业投资的同时在农业中开展" 绿色革命" ,集中解决粮食问题,结果农业状况有所改善。由于这一时期对农机和有出口潜力的轻工业发展放宽了限制,予以鼓励,轻工业在整个工业中比重不断下降的局面得以扼制。

其次,在1970年开始恢复执行"四五" 计划(1969- 1974),为防止经济力量过度集中而妨碍工业化,加强了对私人垄断资本的限制。先后颁布了《垄断与限制性贸易行为法》和银行国有化法令。但此项政策措施遭到垄断财团的抵制和反对。农业投资有所增加,但由于1972年开始连续两年的旱灾,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在工业生产方面,由于并未实际改变以往的投资结构,部门间发展不协调的状态没能得以改变。

再次,在强调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为应付财政和外贸条件恶化的局面,在" 五五" 计划(1974-1978)中鼓励发展面向出口的工业和生产短线产品,采取多种政策鼓励和刺激私人投资。由于气候条件较好,以及" 绿色革命" 的推进,这一时期农业的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4.7 %,其中粮食的年均增长率达7 %,从而使印度停止了粮食进口,并建立起一定的粮食储备。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也有提高,但消费品工业及原材料、能源等工业部门,仍然是经济发展链条上的最薄弱环节。

480年代以来的经济调整与改革时期。

进入80年代,以英.甘地政府制定和实施"六五" 计划(1980-85)为开端,拉开了印度经济改革的序幕。

随着印度经济本身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印度从" 二五" 计划时期形成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遇到挑战,问题日趋暴露。例如,工业部门的发展不平衡,农业发展落后,国营企业效益差,长期进口替代的半封闭式发展造成的竞争能力差等问题,日益阻碍经济发展。英.甘地政府不得不对经济发展方向进行调整。" 六五" 计划把对能源和农业的投资放在主要地位。在政策上放松对私营部门的限制,赋予其一定的经营自主权。80年代后半期继任的拉.甘地政府进一步加快了经济调整步伐,推行以" 对内放开,对外放宽" 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计划,即大力整顿国营企业,放宽对私营经济的限制;对外开放,放宽对引进外国资金和高技术的限制。相应的" 七五" 计划以强调工业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发展为目标,规定:发展重点转向消费品工业、为农业服务的工业、出口创汇工业和计算机等尖端工业;为保证工农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重视科研和技术转让,发挥其在经济增长中的推动作用。由于改革措施开始初步实施,计划的执行过程较为顺利。

" 六五" 计划期间粮食产量曾创历史最高水平。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5.5 %和3.1 %。调整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根本上来说并未突破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加上拉.甘地的改革未能很好结合本国国情,造成发展失衡。这一时期国际收支状况恶化,财政严重赤字和沉重的外债负担成为突出问题,以致酿成1991年的严重危机。于19916 月上台的拉奥政府开始了经济的根本性改革,给印度的经济发展以前所未有的推动。

3.印度经济发展的成就及其改革现状

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各地区间巨大的发展差异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现实,使印度有必要实行经济的计划调控。同时,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的不发达状态的愿望,也使他们借助于计划调控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实践表明,经过独立以来40多年的努力,印度国家计划干预下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通过计划对资源配置的调节,印度集中力量改进和建设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为工农业再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计划指导下,印度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稳定,经济总量有显著增长。如从" 一五" 计划开始到" 五五" 计划结束,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3.9 %,国民收入增加3 倍。到1987年,按当时价格和汇率计算,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2400亿美元。

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努力,印度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仅改变了独立初期以轻工业为主的畸形结构,而且产业结构也逐步向高级化方向发展。1987年,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间的比例,由1957年的581626转变为303040. 基础雄厚、结构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使印度的经济结构性质发生了变化,90年代被国际组织列入十大工业国行列。在计划目标指导下,印度加强了基础产业部门的生产能力,同时发展科学技术,建立起新部门和新技术产业。80年代末印度机械工业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1 3 ,其产品出口值为总出口值的1 10还多。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印度已成为软件出口大国,1986年出口额为4200万美元,主要出口到欧洲、美国和中东。基础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扭转了印度对外依赖的被动局面,增强了其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印度在计划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局限性也明显暴露,加上80年代改革过程中的某些失误,90年代初印度经济形势严重恶化。199091年度财政赤字1148.6亿卢比,由外贸逆差引起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为772.7 亿卢比。到19915 月外汇储备几近枯竭。

经济困境与周边国家改革取得的成效,使新上台的拉奥政府决意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根本改造。由于应付眼前危机和实施全面改革计划均需大量资金,作为借款条件印度政府不得不接受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关于改革的若干具体要求,规模空前地深入改革开始起步。改革的基本措施是实施新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则是强化市场机制,并使印度走向全面开放,尽早溶入世界经济体系。拉奥政府上台伊始,在财政金融、对外关系和工业农业等广泛的领域推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包括财政金融紧缩、外贸调整、外资引进、调整公营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关系、农业改革等方面。以强化市场机制为主题的深入改革,也同样集中地反映在19924 月开始执行的第八个五年计划中。

" 八五" 计划的主要特点是:

①突出指示性计划对经济的间接干预,减少经济调控中的指令性计划和直接干预成分。计划的指令性部分已从以往的整个公营部门缩小到仅仅限于公营部门中的若干重要领域。

②在坚持国家对经济发展进行必要干预的前提下,注重切实发挥私人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计划提高了私营部门在公私营经济投资总额中的比例,对私营企业开放重要的生产领域。

③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具体地制定了吸引外资的各种优惠措施及吸引外资的领域,后者包括国家的基础工业部门。

此外,计划注意到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调动地方和国民参与计划的主动性,共同谋求发展。

改革使印度顺利渡过了经济困境。近年来财政赤字下降,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外贸收支状况有所好转,外汇储备增加。国内市场吸引力增强,外资不断涌入,经济发展出现活力。尽管改革还存在许多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作为一个亚洲地区的发展中大国印度,今后的经济发展与改革正在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