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炎双球菌何时更名为肺炎链球菌?

 生物学教学 2021-11-26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pneumoniae)是常见的引起化脓性感染的病原菌。该菌的第一次被记载为“双球菌的轻微延伸”是在1870年,命名肺炎双球菌。

直到1881 年, Louis Pasteur (France)和 George Sternberg (UnitedStates)才从人痰中鉴定出该菌,现归人链球菌属。

格里菲斯实验是在1928年利用肺炎链球菌(当时称为肺炎双球菌)与老鼠所进行的一系列生物学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细菌的遗传讯息,会因为转型(或称转化)作用而发生改变。

艾弗里(Osward Avery)等人在1944年,从S型细菌中分别抽提出DNA、蛋白质和荚膜物质,并把每一种成分同活的R型细菌混合,悬浮在合成培养液中。结果发现只有DNA组分能够把R型细菌转变成S型细菌。
1974年被正式命名为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链球菌)。这种菌能引起人和小鼠患肺炎,小鼠并发败血症而死亡。

可见,格里菲斯实验和艾弗里实验的年代称为肺炎双球菌。现行的浙科版教材遵循了1974年的正式命名——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链球菌)


S. pneumoniae是导致各种年龄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最主要的病原菌,同时还是引起成人中耳炎、急性鼻窦炎、脑膜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恶化的主要病原菌。该菌的致病率和致死率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即由荚膜构成的侵袭力和在治疗过程中细菌对抗生素的耐受力。

我国曾在80年代进行全国范围致病菌型调查,从血、脑脊液和中耳分泌物分离的菌株以5型最多,其次为6、1、19、23、14、2、3、型等,以第3型毒力最强,儿童则多为6、14、19及23型。肺炎链球菌可引起大叶肺炎,皆为原发性,大多数见于3岁以上小儿,年长儿较多。因此时机体防御能力逐渐成熟,能使病变局限于一个肺叶或一个节段而不致扩散。婴幼儿时期偶可发生。气候骤变时机体抵抗力降低,发病较多,冬春季多见,可能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有一定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