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远山《伏羲之道》书摘3:伏羲画卦,一画开天

 张远山图书馆 2021-11-26



伏羲画卦,一画开天

——《伏羲之道》书摘3

张远山

伏羲族的天文观测,远远早于甘肃天水大地湾一期(前6000),但是最初只能夜观星象、月相,无法全天候、不间断地进行天文观测,无法透彻理解全部宇宙的全部天象变化规律。于是大地湾一期的伏羲族,首先使用东西七山的天然坐标,观测太阳东升西落,把太阳的一年运行分为上半年六个月,下半年六个月;进而发明了立圭测影,不仅夜晚可以仰观天象,而且白昼可以俯察圭影,实现了不间断的全天候天文观测,从而创造了精密到一日的伏羲连山历。

“伏羲画卦”,与伏羲族早期历法“伏羲连山历”全程同步,始于伏羲族祖地甘肃天水大地湾一期(前6000)。

大地湾一期的所有陶器,均为圆形,口沿均有所谓“宽带纹”(图3-1)。[1]


图3-1、圭影盆:大地湾一期(编号T3④:5)

大地湾一期圭影盆(图3-1),是伏羲族的立圭测影始于大地湾一期(前6000)的铁证,是华夏八千年史开天辟地的第一国宝。

俯视之,“宽带纹”即太阳轨道○。这是第一个中国象形文字,“伏羲画卦”所画华夏第一“道”。《老子》谓之“道”或“无”。“道”言圆周,亦即“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太阳轨道。“无”言圆心,对应天心,亦即“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北极天枢。

侧视之,“宽带纹”即阳爻符。这是第二个中国象形文字,“伏羲画卦”所画华夏第一“太一”。《老子》谓之“一”或“有”。阳爻的本质,正是对应逐日位移的太阳。

太阳轨道○,生阳爻。伏羲族谓之“一画开天”。《老子》谓之“道生一”,“有生于无”。

○(道)与(太一),均为太阳“经天”、“周行”一“年”的轨道,属于天文,尚非历法。因为“年”是最大的历法单位,必须解析出较小历法单位“半年”、“月”、“节气”、“物候”等等;直到解析出最小历法单位“日”,才能制定历法。

“伏羲连山历”以东七山、西七山为地面坐标,即“七山六谷”。太阳每日升于东山,落于西山,东升西落的连线,上半年逐日北归,下半年逐日南藏,各经六山谷。于是大地湾一期的伏羲族首先从“一年”中解析出:六谷为“半年”,一谷为“一月”。

太阳轨道“宽带纹”上,刻有圭影符。这是第三个中国象形文字,“伏羲画卦(圭)”所画华夏第一“圭”。太阳每年南北过于山谷,每日东西经于天空,但是山谷、天空均无坐标,无法直接解析出最小历法单位“日”,于是大地湾一期的伏羲族发明了间接解析法:通过“立圭测影”,把“在天成象”的太阳归藏,转化为“在地成形”的圭表投影。上半年太阳逐日北归,导致正午圭影逐日南缩。下半年太阳逐日南藏,导致正午圭影逐日北伸。由于每日正午圭影的不同长短,严格对应太阳的南北位置,所以一条圭影对应“一日”。

大地湾一期的彩陶上,有大量连山纹、圭影纹、阴阳爻(图3-2)。三种符号同源,都是太阳归藏和圭影伸缩的不同表达[2]。只不过连山纹是图画体,类似于古埃及文字的圣书体;圭影纹是字符体,类似于古埃及文字的俗书体。阴阳爻则是伏羲族独创的历法体,全球独一无二。


图3-2、立圭测影:大地湾一期三种表达

大地湾二期的彩陶上,圭影符更多。是太阳在南、正午前后的左、右圭影,合为全形圭影是太阳在北、正午前后的左、右圭影,合为全形圭影,亦即后来夏商周明堂的“左个”、“右个”之“个”。是二爻圭影,亦即“比”的初文,比较两日正午圭影的长短、角度,用于计算天文,制定历法[3]。半坡、姜寨、马家窑、柳湾等所有伏羲支族,均有大量圭影符。

含有圭木的全形圭影,是“道枢纹”、“天枢纹”、“天帝纹”、“连山历公式”的基本要素。半坡、姜寨、大溪、马家窑、柳湾等所有伏羲支族无不承袭(图3-3),用于标示四维,合为“八角星”、“八圭纹”,进而东传、南传、北传到东部玉器三族。

图3-3、陕西伏羲族四维圭影符,安徽东夷族四象八圭纹

不含圭木的纯粹圭影∨、∧,则是阴爻之源。

太阳在南,正午以前圭影为↖,正午以后圭影为↗,合为谷形圭影∨。

太阳在北,正午以前圭影为↙,正午以后圭影为↘,合为山形圭影∧。

北半球只有赤道与北回归线(北纬23.5°)之间的地区,才会半年是谷形圭影∨,半年是山形圭影∧。伏羲族祖地所在的甘肃天水大地湾,处于北纬35°,北回归线以北,全年都是谷形圭影∨,所以大地湾一期的圭影盆(图3-1),所画圭影是下箭头

然而“伏羲连山历”以七连山为坐标体系,以连山纹为历法符号的基本要素,所以阴爻符不取谷形圭影∨,而取山形圭影∧。这是第四个中国象形文字,“伏羲画卦”所画华夏第一阴爻。“阴爻”之“阴”,即“圭影”之“影”,音、义均近;阴爻的本质,正是对应逐日伸缩位移的圭影。

阴爻符不取谷形圭影∨,而取山形圭影∧,另有两大原因。

其一,圆形陶器口沿,画有太阳轨道○。圆形陶器的侧壁,画满连山纹、山形圭影、阴爻符∧。

“○”在上,“∧”在下,后者环绕前者一圈,初义是太阳放射光芒,进而产生了三种符号的初义。

连山纹的初义:太阳(○)升于山顶(∧)。

山形圭影的初义:日照(○)产生圭影(∧)。

阴爻符的初义:阴爻(∧)标示日照(○)产生的圭影。

其二,当时文字体系尚未成熟,无法写上卦名标示卦象上下,于是用山形圭影确定卦象上下,以免误识为相反卦象。如果选取谷形圭影∨,既不合三种符号的初义,又与卦象上下相反。

谷形圭影∨、山形圭影∧相叠,即为太阳交午纹“乂”。两个太阳交午纹“乂”相叠,即为一个卦画的专名“爻”。“乂”、“爻”均属习见的伏羲族彩陶纹、刻划符(参看上编第一章图1-24)。

每日太阳南北位置不同,每日正午圭影的长短角度随之不同,所以抽象两者为阳爻、阴爻∧,并把“一爻”作为“伏羲连山历”最小历法单位“一日”的象形计量符号。

综上所论,大地湾一期“伏羲画卦”之初,产生了四个最早的中国象形文字:○(道),(阳),(圭),∧(阴),全都植根于天文、历法。又产生了伏羲六十四卦的两种基本卦画:阳爻,阴爻∧,全都对应“一爻一日”。

“伏羲画卦”的目的,是把太阳历的计算器,从阴阳山构成的“百揆纹”(图1-3),升级为阴阳爻构成的“伏羲六十四卦”。

伏羲族“仰观天象于天,俯察圭影于地”,贯穿“伏羲连山历”始终,所以“伏羲画卦”始于八千年前的大地湾一期,延续了漫长的三千五百年。直到四千五百年前的龙山中期(前2500),甘肃、青海才大量出现阳爻、阴爻∧构成的六爻卦,阴爻∧也在同一时期转化为(图2-14)。“伏羲画卦”至此完成,此后才有“伏羲布卦”。

“伏羲画卦”创制的六十四卦符号体系,仅有阴爻、阳爻两种符号,产生了不可移易的“阴阳本质”:

阳爻,对应“在天成象”的太阳归藏。

阴爻,对应“在地成形”的圭影伸缩。

“伏羲画卦”创制的六十四卦符号体系,仅有卦象、爻数两大要素,产生了不可移易的“象数二义”:

天文要素,是卦象对应天象。

历法要素,是爻数对应日数。

从大地湾一期(前6000),到龙山中期(前2500),三千五百年间,“阴阳本质”、“象数二义”从未改变。龙山中期以后的“伏羲布卦”,以此为不可动摇的前提,仅把“阴阳本质”、“象数二义”予以系统化的整体升级,亦即把初级图像历、太阳历“伏羲连山历”,升级为终极图像历、阴阳合历“神农归藏历”。

(摘自《伏羲之道》中编《伏羲布卦,分卦值日》第三章《太阳历布卦:伏羲氏创制阴阳合历前半程》)


伏羲之道,张远山著,岳麓书社2015年8月版,定价68元

老庄之道,张远山著,岳麓书社2015年8月版,定价39元

作者签名本:伏羲之道,90元。老庄之道,60元。

邮购地址:http://www./news-07.htm

大客户赠送《伏羲之道》纪念瓷器


《伏羲之道》纪念瓷盘(限量版):伏羲初始卦序分卦值日图


《伏羲之道》纪念茶具(限量版):伏羲卦象生成伏羲太极图


《伏羲之道》纪念屏风(限量版):A面,分卦值日图


《伏羲之道》纪念屏风(限量版):B面,十二辟卦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