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律不重要,重要的是养成习惯

 方所的书屋 2021-11-26

全文1343字,阅读约需2分钟;

前天我简单地谈过这个话题了,今天要深入地来讲一讲。

我看泰勒老师的幸福课,期间他讲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我喜欢正面收尾,先说坏消息,那就是:你拥有的自制力是固定的,你现在有多少自制力,未来就有多少,这是事实。

听起来有点宿命论的味道,难道我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变得自律了吗?这可怎么办?

泰勒老师的意思是自制力是一个有限的资源,如果我们总想着要自律,很有可能根本不会成功,因为你逼着自己去努力就是一个消耗自制力的过程。

当然,还有好消息,那就是:无论成功还是幸福,都与自制力关系不大,凭借现有的自制力,你也可以变得成功和幸福,达到自己的目标。

如何做到呢?方法就是将注意力从依赖自制力上挪开,把注意力从自制力转移到习惯上。

泰勒老师问在座的学生,有多少人完成了他们的新年计划,没有一个人举手,随后他又问:“为什么你能够每天刷牙,却不能完成新年计划呢?”

很简单,刷牙是一个习惯,而新年计划是目标,完成目标需要自制力。

怎么养成习惯?托尼·施瓦茨写道:

养成习惯需要定义严谨的行为模式,还要在特定时间付出行动,需要以深深扎根的价值观为驱动力。

养成习惯需要自制力,因为我们很容易前功尽弃,为什么我不提倡各种“自律”说呢,因为它不够合理,一个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养成那么多的习惯,这需要消耗大量的自制力或者说意志力,而这一点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而你看到那些自律的人,他们是已经养成了习惯,所以学习、锻炼这些活动对他们来说是一件不需要消耗太多意志力甚至不需要消耗意志力的事情。

你看到了一个新鲜的观点,学到了一些认知,之后却没有发生改变,为什么呢?

所有的没有发生改变,都是你的行为没有跟上你态度上的变化,或者说没有跟上内心以及认知理解上的变化。

先改变行动,你得马上去做,大脑才会迅速做出反应,如果你不去行动,那么你很快就会回到先前的水平。

我在《我建议你,先改变行动,再改变态度》中写道:

我们的大脑喜欢一致性,所以它会让我们的行为和态度达到平衡、统一的状态,态度会带动行动,这没错的,但反过来,行动也能够带动你的态度。

相比于行动而已,大脑更喜欢改变态度。

再回到“自律”为什么不够合理。即便我们付出了行动,但是往往前功尽弃,因为我们的自制力有限,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多个习惯,知道了这个道理,也希望你能少责备自己一点。

老师的建议是:一个培养一个习惯,两个都不行。之前有研究说培养一个习惯的时间是21天,泰勒老师提到的研究则是30天,我觉得不论是21天还是30天,一次只培养一个习惯,才是合理的。

我们总是过度地高估自己的注意力,以至于最后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养成习惯需要注意力,但等一个月后习惯养成,等习惯根深蒂固,在我们的神经通路形成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下一个习惯。

洛尔和施瓦茨写道:“逐步的改变好过雄心勃勃的失败,一事成功万事成功。”

你想想你最想要拥有的习惯是什么呢?

等你这一个月开始培养这个习惯,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那么你也能培养好第二个习惯,就像我前天写的“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可能我今天说的话题并不是很新颖,这些内容你可能早就知道了,可是如果你从没有这么行动过,那么就不算“知道”,就像你知道人都会死,但只有死亡发生在你身边,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时,你才真正知道“人都会死”。

马上行动起来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