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乌梅丸

 华华YHBH0207 2021-11-26

    乌梅丸:乌梅15克,细辛6克,干姜10克,黄连6克,当归10克,炮附子15~30克,川椒10克,桂枝10克,人参10克,黄柏3克。

    乌梅丸是治疗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厥阴病的主方,方中以黄连、黄柏清上热,附子、干姜、桂枝、川椒、细辛温下寒,但是却是以乌梅为君药,《神农本草经》记录乌梅:味酸平。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乌梅性平,并非苦寒,并没有清热的功效,只是味酸,善于生津液,止烦渴。乌梅并不能清上热,也不能温下寒,能担此重任,说明在寒热分界明显的病症中,选择一种起平衡作用的“和事佬”的药非常重要。

     从药物组成来看,温下寒的药物较多,说明乌梅丸证下寒比较明显,不像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只表现出手足厥冷、小便频、大便稀,乌梅丸证下利更明显、更持久,整个下肢冷也比较明显,而不仅仅是手脚冷。它又不同于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寒热错杂集中在中焦,寒热的症状也表现在胃肠,手足冷的症状不明显。我们在临床上,为什么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厥阴病,有的效果不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患者的下寒比较严重,已经不是干姜、桂枝(柴胡桂枝干姜汤)所能胜任,这个时候就要选择乌梅丸了。

      方中清上热的药物只用了黄连、黄柏,说明上热可以不是很重,而黄连这味药很特别,在此方中不仅仅是清热,还能“厚肠”,所以乌梅丸治疗久利效果很好。《本草经百种录》中记载:“凡药能去湿者必增热,能除热者,必不能去湿,惟黄连能以苦燥湿,以寒除热,一举两得,莫神于此。”在胃肠病中,黄连是一个很好的药,也是为什么它可以制作成“盐酸小檗碱片”,成为治疗急性肠胃炎的经典药物。在临床上,我们为了发挥黄连的优势,又要避免它的苦寒之性,所以我们常加上干姜一起用,就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黄连为什么能“厚肠”?原因有二,一者,黄连的消炎作用,是因为刺激大肠,促使淋巴细胞增生。二者,黄连有收敛作用,能促进溃疡面的修复。所以下利的方中,大多都有黄连。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连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所以乌梅丸也可以运用在糖尿病的治疗上,而且黄连量要大,只要相应的加大干姜的用量就可以制约黄连的苦寒之性。干姜的量要比黄连大。

图片

作者介绍

林利城,钦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二区(中医经典病房)副主任,主治医师,研究生学历,医院首届名医,师承首都国医大师、经方大家冯世纶教授、贺氏火针传承人贺林教授,是姚宝农广西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胡希恕经方医学钦州传承基地负责人。曾到中山大学一附院东院眩晕中心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深入研究仲景经方与火针、黄帝内针,善于中西结合、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偏瘫、口眼歪斜、头痛眩晕、焦虑失眠、健忘痴呆、耳鸣耳聋、肩臂腰腿疼痛麻木等各种疑难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