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为万病之统领

 秦皮 2021-11-27
伤寒论开篇,仲景自叙云: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这里有一句话:虽未能尽愈诸病。“诸病”二字,最为要紧。所谓“诸病”,就是通过对病症分门别类,统归于六经。而分门别类的标准就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清理脉症异同,即可使“诸病”分统于六经。经者,经界也,就是六经的界限,而非六经之经络。六经病症纷繁错杂,有风寒温热、内伤外感,表里不同,虚实各异,无所不包。

六经的确立,其立法实际上是根于《黄帝内经》,仲景自叙也提到:撰用《素问》、《九卷》......对于六经的划分,实则是整部伤寒论的立论根基。

六经,三阴三阳也,“阳主外,阴主内”,“外者为阳,内者为阴”。为何阴阳一分而为三?《阴阳离合论》云: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一阴一阳,即为阴阳,合则为一,分则为三。三阴三阳,各有不同。

太阳为开,所以仲景以太阳主表,以脉浮、恶寒、头项痛为提纲;
阳明为阖,所以仲景以阳明主里,以胃实为提纲;
少阳、少阴为枢,所以仲景以少阴少阳主半表半里。
少阳为阳枢,以口苦、目眩为提纲,重在半表,而胸胁痛、硬不属于少阳提纲;
少阴为阴枢,所以想睡睡不着,想吐吐不出,重在半里,所以舌干、口燥不归属于少阴提纲。
三阴主里,阳明也主里。但是由于阴阳属性不同,阳道实而阴道虚,所以胃实归属阳明,自利归属太阴,虚实之妙,不禁对中国古人的智慧肃然起敬。

太阴为开,且为阴中之至阴,病症的主要特性为里寒自利。
厥阴为阖,为阴中之阳,病症的主要特性为里热气逆。
少阴为阴枢,因此病症或寒或热,或表或里。
三阴三阳,各自所主区域不同,病症也会有所不同。

三阳之中,太阳为开,阳明为阖,二者所主区域相邻。六七日不大便,本为阳明之病,若后续出现身热头痛,是因为阳明热邪越界,对太阳所主区域产生影响;头项痛,是太阳风邪所致,后续如果出现鼻鸣、干呕的症状,就是太阳风邪越界,连累阳明;头项痛,后出现喘而胸满者,是太阳外邪,侵入阳明地界,称太阳阳明合病。如果头不痛,项不强,胸中痞硬,气冲咽喉,不得息者,这种情况下,邪气不是从太阳地界传过来,而是阳明实邪,结于胸中,犹如本土盗贼集结作乱。

再比如,太阳少阴相表里,若小便不利,当属膀胱病,若少阴病,出现小便不利的症状,就是因为少阴之邪,波及到太阳地界。还有腰痛病症,本为肾病,如果是太阳病而腰痛,是太阳邪气累及少阴地界。

因此,六经各有其提纲,这是六经的边界。比如,心为六经之主,所以六经都会出现心烦的症状。如果没有出现头项痛的症状,那这个心烦就不归太阳管;没有往来寒热,这个心烦就不归太阴管;没有三阴提纲的症状,就不属于三阴管;因此心愦愦、心怵惕、心中懊,一切虚烦皆属阳明。

熟读伤寒,明确六经所管辖的地界,便可明白伤寒法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