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愈称华州为“百郡之首”,反映了唐朝时华州的历史地位

 华州文史荟萃 2021-11-27

邮箱:3125136050@qq.com


韩愈称华州为“百郡之首”

作者 闫广勤

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华州史话》一书,有一篇为《隋唐时的百郡之首》,其中有云:“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称华州为'百郡之首,重于藩维’”。那么,此话出自何处呢?

在《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四,收韩愈的《与华州李尚书书》。其中有“华州虽实百郡之首,重于藩维,然阁下居之,则为失所”之语。

《全唐文》中的韩愈《与华州李尚书书》

此文是韩愈写给时任华州刺史李尚书的信,李尚书是指唐宪宗时的名相李绛。李绛为宰相时,曾辅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元和九年(814),罢去宰相,先后任礼部尚书、检校户部尚书。元和十年(815)二月,出为华州的行政长官——华州刺史。韩愈与李绛是老朋友,他们同在唐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又一起在朝廷任职,因此,韩愈在此信中称他们是“久故游从”。李绛从朝廷重臣到华州任刺史,韩愈恐李绛颓靡,劝他说:“华州虽实百郡之首,重于藩维,然阁下居之,则为失所。”意思是,华州地位虽然居天下各州郡之首,比各地藩镇更重要。但任华州刺史不是你的长久安身之处。韩愈又劝李绛,不要离开朝廷,就以疏远见外看待自己,对过客俗人,不轻易表示意见,注意养生,“为国自爱。”李绛在任华州刺史一年后,果然又回到朝廷,任兵部尚书。

韩 愈

韩愈称华州为“百郡之首”,反映了唐朝时华州的历史地位。有唐一代,华州大部分时间辖郑县(今渭南市华州区)、华阴(今华阴市并含今潼关县地)、下邽(在今渭南市临渭区北部)三县。唐末,还曾将栎阳县(在今西安市临潼区东北)划归华州,但时间很短。

当时的各州按其地理形势、面积、人口、物产等条件划分等级。州分辅、雄、望、紧、上、中、下七等,华州因在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以东180里,为近畿重地,故定为上辅,华州是京城长安的东方门户,是拱卫京城的股肱之郡,长安通向中原的重要关隘潼关又在华州境内,为确保这一战略要地,唐肃宗时,在华州始设镇国军节度使、潼关防御使,管辖华州、同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的军、民、财政。唐代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刺史,从唐肃宗后,镇国军节度使、潼关防御使多兼任华州刺史。由于华州地望为高,所以朝廷对其行政官员的人选予以特别重视。华州刺史多由重臣担任,如唐代宰相令狐楚、李固言、刘晏、高郢、李绛、董晋、崔湜等,在任相职之前或之后都任过华州刺史。

唐代华州行政区划图

因此,诗人李洞曾在一首送知己任华州刺史的诗中,称华州为“东门罢相郡”,意即被罢去宰相一职的人,都会去京城长安东门外的华州任刺史。李绛任华州刺史,正应了此句诗。


图文来源:作者供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