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心雅趣/上海T·W(技术·智慧)写作工坊 · 十问中国诗歌(第二辑十二人)

 默默7qrvsleytp 2021-11-27


# 工坊导言 #



今天,我们的“十问中国诗歌”的“原野调查”,继续进行,无须有答案,仍是一个规矩。欣赏各种提问,也欣赏提问者的格局。这次“十问中国诗歌“我们分两辑发布,至此结束;本次提问者有十二个人,。提问者来自深圳、上海、湖北、山东、浙江等地。这次活动由深圳大学黄永健教授委托上海TW(技术 智慧)写作工坊发起,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汉诗创新诗体研究》学术调查问卷工作计划。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汉诗创新诗体研究》学术调查问卷
 
矩阵式的提问 问题式的启蒙
十个诗人十问中国诗歌
(第二辑 本辑十二个人)
    (按来搞先后排列)

本辑提问人:黄永健、许德民 、梁志伟、王国骏、梦中人、水晓得、 一抹阳光、 管龙根、王霁良 、程林、 杨瑞福、 Anna 惠子
 

黄永健十问中国诗歌
 
一问:今天的自由诗是不是美国诗的翻版?
二问:后现代转向会永远转向后现代?
三问:后现代精神是野蛮的,还是文明的?
四问:破碎的思想分行表达,还是诗歌吗?
五问:汉诗如何走出自由脱轨,自言呓语的困境?
六问:《诗刋》可不可以发表当代创新诗体,比如手枪诗?
七问:新诗重新出发的起点是美国还是中国?
八问:美国傲慢自由诗就可以任性吗?请李少君回答。
九问:写自由诗的人(比如贾浅浅、金铃子之流)连汉语句子都写不通,自己觉得有脸吗?
十问:如何向自由体汉诗发起总攻?
       

                   
作者简介:黄永健,男,1963年出生,安徽肥东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艺术学博士,深圳大学教授(三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副主席,当代松竹体十三行汉诗创始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艺术在中华文化复兴中的建构作用研究”课题组负责人。长期从事艺术学理论、诗学理论、文化创意产业及美学理论研究,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汉诗创新诗体研究”。在《文艺研究》《艺术百家》《文化艺术研究》《民族艺术研究》《诗探索》《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70多篇,专著《中外散文诗比较研究》2013年入选“高校社科文库”、《艺术文化学》入选“艺术学教育丛书”、《艺术文化学导论》入选“十二五艺术设计类国家规划教材”和“十四五艺术门类国家规划教材”、《艺术在中华文化复兴中的建构作用》入选“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第六辑)”。
 
许德民十问中国诗歌
  
1、新诗死了!新诗经历了一百年的近亲繁殖,创造力式微,已进入到一种无聊残缺的诗歌生态,似曾相识,千篇一律,缺少新鲜感与冲击力。你接受吗?
2、西方文芝复兴的文化生力军是诗歌,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超现实主义、荒诞派影响了整个西方美术界,可是,当美术发展到抽象绘画、装置艺术,音乐发展到无标题音乐时,世界文学却没有了和它们对应的样式,你觉得是文学落伍了吗?
3、抽象诗、抽象文学是在上海诞生的,它的理论起始于2005年,抽象诗起始于2006年。什么是抽象诗?为什么我们需要抽象文学?这些问题你能够回答吗?
4、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100年前的白话诗(新诗),诗歌的语言风格几经变化,但是不变是词组和主题,直到抽象诗的出现,才将中国几千年的诗歌表现方式彻底颠覆,创造了中国文学新的奇观,改变了文学的方法论和价值观,极大开拓了文字作为汉诗基因的内涵和外延。是这样吗?
5、抽象画有人看不懂,无标题音乐有人听不懂,抽象诗也肯定有人看不懂。看不懂,是抽象画、无标题音乐、抽象诗的责任吗?还是你眼界和观念落伍的象征?
6、如果抽象诗(抽象文学)是中国汉诗自新诗(白话诗)之后的又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那么,抽象诗的出世,应该是二十一世纪中国诗坛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你同意吗?
 7、抽象诗(抽象文学)的出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版图。即便它如同不毛之地的曾母暗沙,无人涉足,无人能懂,但是,它的存在就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它的缺失,就是尊严的缺失。如同当年的哥德巴赫猜想,全世界懂的人寥寥无几,但它却代表着科学的高峰,这个观点你认同吗?
8、我们习惯了的阅读是跟着文本走,读者始终是在被动地接受文本(作者)的影响和教育,直到出现了抽象诗,让被动阅读成为主动阅读,让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阅读的第一要素,这难道不是文学的进步吗?
9、抽象诗问世十五年,无论是文字形式、语言风格还是它的方法论和价值观,都堪称是汉诗的奇葩,也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先锋诗歌。但是,奇怪的是,中国所有的号称创导先锋诗歌的杂志、诗刊,面对抽象诗却一脸疑惑,都被“看不懂”而秒怂,这究竟是所谓创导先锋的姿态还是叶公好龙的现代翻版?
 10、抽象诗(抽象文学)改变了中国文学史的轨迹,这是一个重大的文学事件和学术处女地,应该成为中国所有大学文学院、学者、教授、博导、博士的学术兴奋点和探索之境,但是,至今,除少数几位学者极其推崇外,大多数人沉默不语,并非是他们冷血,而是抽象诗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在当下缺席,整个中国没有这样的学术储备,在这块土地上近亲繁殖的他们自然缺少评判的底气,这究竟是谁之过?


作者简介:许德民,中国著名抽象艺术家(诗人、画家、书写艺术家、抽象艺术理论家),中国抽象艺术学学科、抽象文化理论、抽象文学、中国抽象美术史创导者。国家一级美术师,复旦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许德民抽象艺术研修班导师。《中国抽象艺术》主编,上海抽象画会会长。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著有《中国抽象艺术学》、《抽象艺术文化论》、《抽象诗》、《人兽共患病》、《发生与选择》、《许德民作品》理论集、诗集、画册等专著十余部。
 
梁志伟十问中国诗歌
 
1.当代诗歌界,是在网络上,还是在官刊上?
2.当代有杰出的大诗人吗?
3.当代有权威的诗评家吗?
4.写不出公认的好诗,能成为公认的诗歌理论家吗?
5.自由新诗探索一百年了,还要再自由无序一百年吗?
6.诗歌的哲思性,是诗歌最耀眼的光芒吗?
7.诗歌的诗意是什么东西,谁说得清楚?
8.小诗人都是培养出来的吗?
9.神性诗人都是上帝派遣来人间的吗?
10.谁能写出当代诗歌史?


作者简介上海劳动报原副刊编辑记者,上海城市诗人社创始人之一,1980年代,上海最早的现代派.野兽派探索诗人。 
 
王国骏十问中国诗歌
 

1.何为诗,一首诗的精神风貌和格局是什么?
 2.抱团,跟风,垄断,以及利益与山头主义导致的忽略,遮蔽,互粉,盲目崇拜,何时可以休矣?
3.如果诗歌必然是神性或宗教性的,涉及诗人灵魂归宿,为什么当下国人的诗歌精神普遍是停留在知情意阶段而已?
4.如果说诗歌必然具有独立的人格,美好的令德,为什么很多渣渣总是能够凭借色相与虚伪的嘴脸欺世盗名?
5.当下诗坛,多少诗人已经深刻领略西方诗歌具有经验的独特性,思想的哲学深度,精神高度上的超越性?
6.在诗人泛滥的今天,衡量诗与非诗,优劣,以及诗人格调的础石到底是什么?
7.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8.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技巧,什么是闭门造车,什么是诗歌灵魂与内核的真正缺失?
9.一些阿谀逢迎的,没有独立性写作精神的政治文人,他们脸红了吗?
10.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信仰难道不是诗歌(亦即文学)的归宿,抑或生命?
 

 
作者简介 王国骏,笔名迟客,浙江杭州人。执著于文字中人性的真与善美,以真实的声音堆砌诗骨。涉猎小说、诗歌、散文,坚持孤独的有良知的自由写作。
 
梦中人十问中国诗歌
  
1、中国现代新诗到底有没有令人信服的标准?
2、学习写新诗,苦于难以寻到能够学习借鉴的好诗,许多所谓的“好诗”,在我看来,也很一般,好诗在哪里?
3、什么是好诗?有人说看不懂的诗就是好诗,是这样吗?
4、新诗写作言必称海子、顾城等八十年代的诗人,那郭沬若、藏克家等老一辈的诗,为何差不多被人遣忘了?
5、中国新诗的传统在哪里?还要不要继承?
6、诗歌刊物那么多,有哪几本是深受读者欢迎的(订的人很多)?
7、诗的批评有没有标准?有些诗明明是好诗,在某些批评家眼里成了孬诗、差诗,有些诗明明很一般,却奉为经典。
8、著名诗人满天飞,中国诗坛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著名诗人”?甚至有些还更进一步为“杰出诗人”。
9、音乐是诗歌的另一支翅膀,口语入诗,能成为另一支翅膀吗?
10、诗歌要不要有点难度?若没有,似乎人人都会写(只要会分行),行吗?
 


作者简介:梦中人,实名任建华,生于56年,文学爱好者,涉猎广泛,尤好诗歌。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文章在《父母必读》等报刊发表。
 
水晓得十问中国诗歌
 
1 水的源头在哪里?
2 陆地是否可以行舟?
3 如果小溪已成了河汇入大海,舢舨是否要换航母?
 4 社会已填入资本公式,诗歌的轮子应该如何安放?
5 犀牛鸟是犀牛的好伙伴,那么现在的犀牛鸟该是什么模样?
6 文学形式上的皇冠及仿制品是否应该需要尊严?
7 这棵嫁接树有没有严格定义?
8 哪些叶子才可以长到这棵树上?
9 哪些只是塑料的叶子?
10 最后一个问题,可以问自己,诗对你意味了什么?如果答案仅限自己知道的话。
 
 

 
作者简介:水晓得,本名江忆农,上海。
ACC上海惠风文学副社长,经济学学士,热爱生活和它的精灵——诗,成诗数千,部分发表于中外媒体和网络。
 
一抹,阳光十问中国诗歌
 
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国诗歌总体将如何进步与发展?
2.作为千百年来大众喜闻乐见的古体格律诗歌将如何传承与发展?
3.随着新时代的新文化与语言表现形始一不同于古体诗歌的现代诗歌又该怎么创新与发展?
4.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所谓“新诗”的创作者大量涌现,作为人类语言思想文字呈现的诗歌,各大派系应运而生,美与丑、低俗与高雅,凡是文字一分行都被人言其为“现代诗”,而就诗歌体裁而言,何为“诗”?有无确切介定?
5.关于现代诗歌有没有从内容到表现形式上的具体要求?
6.为了保护中国诗歌的原创者的劳动成果,各地有无专们机构处置或惩诫抄袭或盗用他人诗歌文字者?
7.为中国诗歌建康向好发展,如何界定内容与语境近似度极高的诗歌为借荐或抄袭?
 8.作协与非作协都有优秀诗歌创作者,为了文化繁荣与发展,中国诗人该不该有派系与门户之争?
9.作为中国诗歌的官方领头羊的各地作协与诗刊有无正确引导更多民众欣赏与喜爱诗歌?
10.中国诗歌无论古体诗与现代诗,在大语文即将开启的时代,如何在校园中普及与推广?

 
个人简介:一抹,阳光。出生于中国湖北黄冈,来自大别山的女诗者,是位中学美术教师,又名阳阳。2015夏利用假期时间习诗至今,她热衷于中国现代诗歌与古诗词的学习与创作,偶写诗评,曾为国内多家诗歌微平台当过选稿编辑,其作品风格多样,以速写诗歌见長。
 
管龙根十问中国诗歌
 
1、诗有没有逻辑,又怎么区分?
2、一首所谓的好诗与有没有逻辑一定相关吗?
3、诗的实与虚如何把握?
4、中国的新诗受西方影响比较深,传统与现代怎么结合更好?
5、诗的留白在短诗中尤为重要,留白的意义能不能说是读者的再创造。怎样留白?
6、诗除了歌颂美好,对时政的点评和批评,尤其是阴暗面的批评,怎样掌握分寸?
7、诗的形式多样,我以为还是以凸现内涵为主,而民间出现的手枪诗、纸牌诗等这是否有此必要?
8、上海民间诗社比较多,也比较松散,怎么引领,感觉缺乏一个导向。
9、诗的生命力是否一定要联系当下,描述当代现实的境象?
10、当前一个书号卖价太高,难倒不少穷诗人,这是为什么?有什么办法解决出版难?
 

 
作者简介:管龙根 浦东新区作协会员 , 惠风文学社常务副社长  ,出版诗集《管中境象》。诗不仅是心底的歌,也是社会境象在作者笔下的探索和释怀。
 
王霁良十问中国诗歌
 
一、诗的思想性何在?
二、伪诗非诗到几时?
三、庸俗化可有遏制?
四、诗歌是否到了荒年?
五、何来这么多抄袭者?
六、靠变相抄袭名人名言得来的碎片诗,何以长期占据版面?
七、当下,这么多抄袭者,写诗是不是生活途径?
八、许多诗人诗作不弱,为何只得地方刊物和民刊青睐?
九、诗刊带来的同质化坏风气何时休?
十、诗界何时风清气正?

个人简介 王霁良,山东诗人,山东作协会员,曾获首届雁翼诗歌奖、第三届泉城文艺奖诗歌创作奖等,出版诗集多部。
程林十问中国诗歌
 
    1、诗歌有什么用?因为有诗人存在。尼采讲,人都是未完成的人,所以必须在“人”前面加上“诗”才更完整。
    2、在一个媒介包围的时代,诗歌如何用抒情来突围?必须是真实的,必须是细微的,必须是个人的,甚至是人类最隐秘的情感。
    3、当代诗歌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很多诗人是生产,而不是创造。因此,很多作品有灵感,没灵魂。
    4、诗歌的出路在何方?似乎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问题。当我们回首时,总有一些作品在文学史上安静的散发着自己独特的光芒,并长久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心灵。“经典”也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5、诗歌与时代的关系?很多人认为,诗歌应该为时代鼓与呼或者是匕首和投枪,这没错。不过,我更愿意躬身入局并做一个冷静的历史的发现者和记录者。
    6、判断一首好诗的标准?除了当下的影响力,还要有跨时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7、我们还需要《荷马史诗》和《荒原》吗?在瞬息万变高速发展的时代,绝大多数诗人与其写注水的长诗,满足个人的史诗野心,还不如写两句或四句诗。例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8、再想想?最难的是好问题,而不是正确答案。新诗十问,我留点遗憾给今后的思考。
9  ?
10  ?
 


  个人简介:程林,作协会员,国企高管,城市行吟者。二十多年来,坚持用笔记录这个时代,这座城市,这群普通市民的生活点滴。出版过诗集《想象的果实》《纸上的时光》。发表过小说,随笔、新闻作品五十多万字。入选过《中国年度最佳诗歌》《中国当代城市诗典》《中华新诗档案》《海上诗坛六十家》《上海诗歌四十年》等三十余家重要选本,并多次获奖。另在“微博”,“今日头条”用“牛克思1213”的网名发现灵感,歌以咏志。
 
 
杨瑞福十问中国现代诗歌
  
1、 经历百年坎坷历程的中国现代诗歌,未来向何处去?
2 、中国的现代诗歌,本世纪是否进入了一个瓶颈期?
3、 中国的现代诗人,为什么没有出现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者?
4 、中国诗歌日益的边缘化,有没有医治的的良方?
5、 中国的现代诗歌,还能不能出现杜甫《三吏》、《三别》这样的史诗?
6 、民国时代诗歌大师辈出,今后还会重现这样的时代吗?
7 、最近诗坛频频出现的抄袭之风,原因在哪里,源头又在哪里?
8 、现代诗需要回归古体诗的格律吗?
9、 最近诗坛涌现出的《梨花体》、《屎尿体》、《老干体》之类的诗作,这是诗坛正在堕落的标志吗?
10、 中国大诗刊的人情诗和权力诗不绝,有可能纠正吗?
 

 
作者简介
杨瑞福 正高级工程师,上海市作协会员,1946年出生于上海,大学毕业后,1970年进入四川东方汽轮机厂工作,从事发电设备的技术开发工作。1979年开始诗歌写作,八十年代起,不断有诗歌和散文诗作品发表于各级刊物上,并加入了德阳市作协,并长期担任该企业的文学社社长。2006年从企业退休,在2008年回故乡定居至今,2011年5月返聘到顾村的诗歌工作室,负责《诗乡顾村》诗刊的编辑工作,并担任《顾村诗社》的副社长。这几年来又陆续有一批诗歌(包括散文诗)作品发表在《扬子江》、《上海诗人》、《中国诗人》和《散文诗》等刊物上,2015年出版了诗集《把阳光贴在窗棂》。几年来还获得了国内的多项诗歌奖。
 
ANNA惠子十问中国诗歌
  
1:歌为何成了流浪者,原本启迪心灵的诗歌之美变得陈词滥调?
2:诗歌能否成为与世界对话的窗口?
3:诗歌如何创新?网络诗蚂蚁搬家现象?
4:诗应该建立在怎样的文化认知基础之上?
5:诗歌如何构建与读者互动关系,诗的边缘化,排他性,泛滥性如何改变?
6:诗歌的表面繁荣,实质空井、幽巷,问题出在哪里?
7:官刊人情化,低俗化,腐朽化可否改变?
8:诗歌立意是民俗还是政治或者说是个人情绪?
9:复古之风正确吗?
10:诗歌秩序,诗歌存在价值是什么?

 

 
【作者简历】:Anna惠子,诗人,作家,居住上海。ACC国际双语诗刊和上海惠风文学社创始人兼主编,西班牙文化基金会ITHACA理事中国代表,其诗已经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并在40多个国家260多家诗刊杂志发表逾二千首。应邀参加多个国际诗歌节、荣获多项国际诗歌奖。出版诗中文二本,英语一本,意大利语一本。合著几十部。2021年出新诗集《血液里的孤独》,来自五个国家的国际诗人和著名作家作序。

说“我想要”,并一直重复到你能感觉到姿势的形式在你身体里了,然后停下,并把姿势做出来。把它做得大到充满你整个身体,把你能有的意识尽量放入其中。
  ——演员手册

【训练题】

说“我已经变成了一只蝴蝶”,一直重复这个意念,并进入一种情景,直到你克制不住以一只蝴蝶的身份说话。


注】凡在素心雅趣推文下留言或打赏的,后台留下邮箱地址,即可得到新诗人铁舞的小诗集《骑车的鱼 》《职场颂》(全套)PDF版。



上海T●W(技术●智慧)写作工坊期盼你参与、讨论、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